杨予平,宋见林,李坚贞
摘 要:文章结合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目标与项目校的实际需求,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探索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的“4N+X”研修模式,力求从区域发展、学校推进和个体研修三个维度,优化配置研修内容、研修方式与研修流程,有效推进提升工程2.0的项目实施。
关键词:提升工程2.0;“4N+X”模式;工作坊混合式研修;整校推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3-0002-02
作者简介:杨予平(1973.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中学一级教师,本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科科长,湖南省“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培训;
宋见林(1966.9—),湖南省湘潭教育学院;
李坚贞(1968.8—),湖南省益阳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明确要求:“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1]。通过对整校推进工作的长时间指导、实践与调研,笔者发现项目校在实施提升工程2.0项目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提升工程2.0的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不清楚,实施过程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严重脱节,抓不住提升工程2.0的研修重点,研修成果普遍偏少等。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总结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为2.0项目提供指导、引领与示范。
运筹学(最优化理论)是关于系统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它主要研究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力求使系统具有最优功能,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发挥和提高系统的效能及效益,最终达成系统的最优目标。本文提出的“4N+X”模式正是依据运筹学理论探索出来的。
一、“4N+X”模式的实践建构
鉴于整校推进工作的指导需要,研究团队依据运筹学提出的“整体效应优化”“系统多级优化”与“满意性法则”等理论[2],结合提升工程2.0的“三提升一全面”总体发展目标,运用“简化、最优化设计、菜单化”等思路,秉承“高效、简约与低成本”的研修理念,遵循“信息化设备+通用软件+学科软件→融合创新应用”的研修路径,坚守“微融合→小融合→中融合→大融合”的研修发展路径,在大量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研究及学校信息化试点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提升工程2.0项目“4N+X”研修模式。这一模式由“4N”工程与“X”项目两部分组成。
(一)“4N”工程及其内涵
基于“极简教育技术”的理念[3],笔者将生涩难懂的各能力点应用进行简化,将它们所包含的应用划分成通用软件、信息化技能、信息化模式、学科软件四个模块。
项目县或项目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模块中自主选择几个(对应N值)项目进行研修,量身定制混合式研修内容。所以,“4N”工程的“N”代表各模块选择的应用个数。若某个项目校分别选择4个通用软件、3个信息化技能、2个信息化模式、3个学科软件进行研修,那么,就称该校“4N”工程的特色代号为“4323”工程,当然也可能出现“4524”工程或“6756”工程等。
(二)校本研修的“X”项目菜单
“X”项目是项目县或项目校根据自身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等自主选择的校本研修项目,其实施目的是促进区域或学校的信息化教学风气形成,促进融合创新应用的落地生根。为此,研究团队研究出三个类型的校本研修“X”项目菜单,如下表所示。
二、“4N+X”模式的组织流程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流程再造是一种组织变革模式,包括流程重新设计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变革[4],
“4N+X”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它再造了教师培训组织的流程。研究团队将该模式的组织流程分为项目准备、工作坊混合式研修、“X”项目与能力点考核实施和项目总结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明晰的实践任务和具体的要求。
(一)项目准备阶段
此阶段要求组织方做好训前调研,收集参培教师信息,建立各项评价管理制度,配置工作坊、遴选与组建管理团队,办好管理团队、指导团队及骨干团队三个培训班,让他们依据“4N+X”模式制订学校、工作坊实施方案及教师研修计划等。
(二)工作坊混合式研修阶段
此阶段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建工作坊,将教师按学科划分坊小组,一般指定教研组长担任坊组长;要求成立工作坊“三人行”团队,成立以学校行政成员为主的“坊委会”;要求召开工作坊混合式研修的启动仪式等。
在完成工作坊组建的各项准备后,学校管理团队首先应安排工作坊的“4N”工程研修。以“4323”工程为例,开展五个主题的混合式研修:第一,4个通用软件研修(问卷星、二维码、思维导图、PPT);第二,3个信息化技能研修(微课制作、EN5的教学应用、同屏技术);第三,2个信息化教学模式研修(微课教学模式、BYOD教学模式);第四,3个学科软件研修[提供菜单,由各教研组(室)自定义];第五,融合片段课研修(综合运用已研修的多个应用技术打造一个8~15分钟的“融合片段课”)。
(三)“X”项目与能力点考核实施阶段
学校管理团队选定校本研修的“X”项目后,应制订详细实施方案,确保每一个项目做出实效。在组织能力点考核时,学校管理团队应发布能力点为参培教师考核指南,针对能力点指明对应的网络课程编号、对应软件及应试注意事项等。
(四)项目总结阶段
此阶段要求学校、工作坊、教研组与教师撰写与上交工作总结,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等。
三、“4N+X”模式的实施成效与反思
近两年,多地、多所学校进行了“4N+X”模式的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以“湘乡市东皋学校”试点项目为例,共82名校教职工均参与了7个工作坊的混合式研修,主推了“4N+X”研修模式,实施了“7583”工程,校本研修的“X”项目实施了“一师一技能”展示活动等三个项目。作为成功试点案例,在“湖南省提升工程2.0县级管理者汇报会”上,东皋学校作了题为“迟来的爱如此多娇”的典型经验介绍,其实施模式与效果得到了湖南省领导及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从实践探索的成效来看,运用运筹学理论研究与探索的“4N+X”研修模式是组织与实施2.0项目的有效模式。这一模式在理论思考和模型建构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如何让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对接,如何进一步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研修空間,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课例分析式等多种研修模式[5]等,还需要研究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04/20190402_376493.html,2019-04-02.
[2]刘娜,赵蔚,李征仁,等.运筹学在线学习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57-59.
[3]黎加厚.极简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兴起[J].中国电化教育,2019(2):6-9.
[4]桑强.以流程再造为中心的组织变革模式[J].管理科学,2004(2):7-11.
[5]孙明云,林文灿.发展 融合 创新——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践[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6):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