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英明 李晓依 肖新艳 张剑
目前,我国正由快递物流大国向快递物流强国迈进,快递业务总量从2010年23.4亿件增加到2020年833.58亿件,行业收入从2010年的574.6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8795.4亿元。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已经下降到14.7%,相比于2012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物流产业发展由大到强的过程,除了在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和搭建之外,也是科技和数字不断赋能的过程。在科技的赋能下,通过数字化和线上化,打通数据系统,成为推动商业升级变革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智慧化的实践中,深耕产业链供应链,向深服务产业带,向下服务下沉市场,向外推动国货出海和进口贸易,共同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物流产业互联网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国家邮政局提出以“两进一出”(进村、进厂、出海)工程为抓手,建设高质量的民生服务体系、高标准的现代市场体系、高效能的国际寄递体系、高精准的风险防控体系和高水平的绿色发展体系。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联动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增强物流业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供应链协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完善农产品上行发展机制等。物流产业互联网面向下沉市场、制造业市场、国际市场“三个市场”,全面推进快递进村、进厂、出海“两进一出”工程,既顺应了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也初步构建了内外融合互通的全球物流网,更好发挥快递业畅通生产端与消费端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见图1)。
二、进村: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快递进村作了部署。快递进村有助于畅通城乡流通渠道,便利消费品下乡进村,释放农村内需潜力,更好满足农民消费升级需要;有助于农产品出村进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快递进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一)共配体系引领乡村物流水平提升
近年来,我国快递服务网络基础不断健全,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成,城乡之间流通渠道基本畅通。自2014年推进快递下乡工程以来,商务部累计支持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100多个,乡村电商快递服务站点14.6万个。全国建制村已经实现直接通邮,主要快递企业已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乡镇网点覆盖率接近98%。目前,全国日均快递包裹量已超3亿件,其中1/3在農村地区。随着快递进村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快递服务深度显著增强,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供给力度明显加大。到2022年底,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将要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将被打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流通渠道会更加畅通,快递物流体系愈益完善。
(二)乡村普惠物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农村居民消费意愿日益提升。农村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连续8年快于城镇。同时,乡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农村居民用于教育文娱、交通通信、医疗保障、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的消费支出增长迅速。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消费潜力释放,2021年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伴随着农村对消费品需求的日益扩大,快递进村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1—8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73.2亿件,其中,农村地区收投量超280亿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1.4万亿元。快递进村打通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农村物流覆盖率,缩短配送时间,有助于丰富农村消费的商品品类,充分释放乡村消费潜力,推动乡村消费市场融入国内大循环。与此同时,快递进村在不断提升农民消费体验,影响和改善农民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培养下沉市场用户的购买习惯,提高生活品质,助力农村消费升级。
(三)农产品上行中心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产品上行通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发展农村快递,有助于完善农业生产链、农村供应链、农产品销售链,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快递进村将农产品规模化带进城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为更好地帮助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助农增收,菜鸟依托快捷的共同配送体系,在农产品核心产区建设农产品上行物流中心。通过整合农业、城乡快递物流行业和交通、电商等资源,实现“产运销一体化”供应链。农产品在产地就可以实现加工、销售、配送,减少损耗,降低仓储成本,促进农产品销售。同时也为城市消费者提供更新鲜、品质更高的农产品。
三、进厂:推动产业带和供应链升级
2020年2月,国家邮政局和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持续拓展,深度融入汽车、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打造一批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国际供应链、海外协同等代表性项目。加快“快递进厂”工程,构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对助力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源头产地仓助力产业带降本增效
随着新零售和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阿里、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纷纷改变原有的供应链模式,将仓储直接移到原产地,供应商就近送货入仓,使物流集约化、规模化。产地仓主要应用于产业集中度高、单一品类规模大、销售网络遍及全国的产业带区,能够有效帮助供应商优化备货结构、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升紧急订单处理能力,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C2M供应链带动生产制造智能化
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消费者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消费需求正在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特征,过去大批量采购、大批量制造、大批量运输的以工厂为中心的推式供应链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消费者直达工厂”)供应链模式应运而生。C2M改变了由生产驱动消费的传统模式,在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流通费用、降低最终销售价格的同时,使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龙头电商还可以依托其大量消费数据,形成集中反映产品改进要求或创新需求的报告,为制造企业研发设计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电商纷纷入局C2M,使消费者直连工厂,实现工厂与消费者的双赢。
(三)供应链数字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驱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涌现,商家越来越趋向于渠道多样化、流量多元化,供应链复杂度大大提升。传统的供应链要通盘获取全渠道、全链路信息,需要不同部门进行汇总,再进行分析调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工投入。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对更加智能、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需求愈加迫切。
四、出海:服务“中国制造”双循环
物流产业互联网以数智化跨境物流网络为基础,持续创新供应链服务,提升末端服务能力和协同运行效率,有效连接供给端和消费端,为国货出海保驾护航,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一)数智化物流畅通国货出海新通路
目前,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主要包括邮政包裹、国际快递、物流专线、海外仓等形式。每种形式各有优劣,但物流成本、履约时间、退换货便利等始终是跨境消费者的核心关切。数智化跨境物流的稳定性、灵活性和高效性,为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快速履约和便利退换货奠定基础。跨境包裹服务通过数字通关、干线包机、智能合单等创新举措,为中小跨境卖家提供高性价比、高时效性的服务。
(二)供应链创新增强中国制造新优势
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面临区域化、数字化、多元化等一系列深刻调整重组,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全球供应链服务可以提供原材料采购、库存仓储、海外头程、港到仓、保税仓和海外仓发货、清关、配送及退换货等全程服务。通过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协同运行效率,有助于增强全球供应链弹性,促进形成多元化分布格局。
(三)联通国内外提升全球购物新体验
依托数字化跨境物流网络和全球供应链协同创新发展,物流产业互联网能更好地促进商品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依托国内仓储物流园、产业园、海关特殊监管区、海外仓等各类平台,畅通进出口及国内流通渠道,更好助力国货出海,更好提升国内消费者全球购物体验,满足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物流产业互联网通过高效精准匹配产销,协助商家合理规划出口市场和时机,助力外贸企业提升数字化营销。协助宣传推广品牌和形象维护,根据目标市场特点,制定专属营销策略,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全球物流网络和供应链服务,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快速履约,提升跨境购物体验。
五、绿色:打造全链路减碳新样本
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已成为国际共识,绿色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標承诺。2021年3月,“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在“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总体较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双碳”目标下,物流行业也面临变革。菜鸟、顺丰、德邦等物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绿色运营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绿色探索和实践,物流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企业联动:携手共建“绿色商城”
我国邮政快递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833.6亿件,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快递包装问题也带来资源负担和环境压力。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行动”,力争到 2025 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各大物流企业积极探索开展装箱算法优化、纸箱回收、运单“瘦身”等工作,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随着菜鸟从消费供应链到产业供应链的绿色行动升级,一批跨国企业都把菜鸟绿色方案作为在中国市场的首选,包括雀巢、联合利华、飞利浦、SK2等诸多品牌商家在内,已和菜鸟绿色物流开展了如减碳包装设计、环保包材替代、包装上门回收、增加原箱发货体量等一系列绿色合作。
(二)数字化减碳:打造绿色物流全链路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2019年3月,浙江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绿色物流发展指数,旨在全面评估物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推进绿色物流发展。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落地深化,国内物流运输行业转型升级迫切,物流企业加速布局。科技创新成为物流运输绿色化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技术、新模式助力物流运输在低碳高效的道路上加速行进。据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测算,使用原箱发货、装箱算法、环保包材的“绿色物流包裹”单位减碳量分别可达358g、62g和22g,如果一个包裹能历经完整的菜鸟绿色物流全链路可减碳超过1000g。
(三)全民参与:建立个人减碳账单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既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离不开民众参与。阿里菜鸟、顺丰等相关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引领民众参与纸箱回收等环保活动,提高民众环保意识,促进全民参与、全民共治,共同推动社会绿色发展。为了增强消费者绿色物流意识,推动消费者践行绿色回收行为,从2018年“双11”起,菜鸟便开始推动“菜鸟回箱计划”,联合快递公司,在菜鸟驿站和全国快递网点铺设绿色回收箱,推动快递纸箱分类回收、二次利用,培养消费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习惯,鼓励快递纸箱循环使用。
六、深耕和绿色是物流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
精准对接需求,扎实投入,深耕“两进一出”工程。积极拥抱并运用数据、算法技术、云端、物流感知等技术,更加扎实投入,深耕乡村,深耕工厂,更好服务国货出海,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让物流服务更精准、更可靠、更智慧。扎实落实国家关于共同富裕战略部署,精准对接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需求,走实走宽“快递进村”。聚焦时间敏感型、温度敏感型、周转型制造业需求,推动上下游产业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推进敏捷供应链和温控供应链能力建设,助推产业带转型升级。实施“快递出海”支撑计划,完善全球数字化物流建设,推动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打破企业间、业务间、部门间壁垒,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赌点,推动物流在线化、业务数据化、产业数字化,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四流合一,提升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水平,助力产业数字化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优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积极参与绿色国内国际合作,持续推动物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开发绿色物流系统,打造绿色园区、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回收等全链路的绿色物流体系,更多使用绿色能源和可循环包装,减量使用包装并绿色回收,让物流网络更加集约、绿色、智能和高效,更好地满足多领域、多场景、多样化的物流需求,更好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许英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晓依,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肖新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剑,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