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2021-01-19 06:30陈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4期
关键词:心血瘀阻西酞心功能

陈柳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该病以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水肿、周身乏力为典型症状[1-2]。西医认为该病发病原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需积极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心理问题,分析原因发现,慢性心力衰竭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患者常因担忧疾病,极易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性疾病。临床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统称为“双心”患者,且诸多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心力衰竭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 倍以上[3]。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长期处于焦虑、抑郁负面情绪中,心力衰竭与心理问题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导致患者病情迁延不愈,难以控制,由此可知,还需注意心理治疗。但纵观西医治疗现状发现,临床治疗该病患者多是针对心力衰竭与抗焦虑抑郁的基础治疗,未能体现个体化用药理念,但不同患者病情存在一定差异,若仅是应用统一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2)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基础心脏病;(3)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4)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5)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6)对西酞普兰无过敏史。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合并肺内感染者;(3)合并肝、肾等脏器性疾病者;(4)有家族遗传性精神病史者;(5)依从性较差者;(6)不愿参与本研究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2018 年1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9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25 例;年龄43~78 岁,平均(60.6±1.6)岁;病程1~6 年,平均(3.65±0.06)年。试验组中男20 例,女26 例;年龄44~78 岁,平均(61.7±1.1)岁;病程1~7年,平均(4.53±0.01)年。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3 方法 2 组入组后均予以心力衰竭基础治疗,即给予患者吸氧,利尿剂、抗血小板药物干预,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生产厂家: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53〕口服,4 mg/次,1 次/d。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生产厂家: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7288)口服,25 mg/次,1 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西酞普兰(生产厂家: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42)治疗,口服,20 mg/次,1 次/d。持续治疗3 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具体方法如下。药物主方为:当归、牛膝9 g,桃仁、赤芍15 g,人参12 g,川芎15 g,柴胡12 g。在主方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心肺气虚型:于主方基础上加以五味子、麦冬、黄芪各15 g,肉桂(后下)12 g、甘草6 g。针对血瘀水停、气阴两虚合并痰热型:加以太子参、黄连、猪苓、五味子、麦冬、泽泻各15 g,陈皮12 g、半夏9 g,神曲、车前子(包煎)20 g,红花12 g,葶苈子18 g。针对心阳亏虚、痰湿、心血瘀阻型:加以丹参、茯苓、炒白术、葶苈子各15 g,黄芪、酸枣仁、柏仁各20 g,桂枝(后下)、半夏各9 g,神曲20 g,大枣5 枚。针对心血瘀阻、心脾肾阳虚者,加以丹参、益母草各30 g,桂枝(后下)12 g,泽泻、猪苓、大腹皮、车前子、葶苈子各15 g,制附子(先煎)10 g,砂仁5 g(后下),大枣3 枚。煎煮方法:将一剂药方所有药材煎煮前先予以冷水浸泡20 min,遂使用武火熬煮,煮沸后采取文火熬煮15~20 min,一副药方共熬煮2 次,将2 次所得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 份(300 ml),叮嘱患者早晚各1 次,1 剂/d,持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临床疗效,其判定标准:显效: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等心力衰竭症状消失,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50%以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径缩短率(LVFS)提升50%以上,NYHA 心功能改善程度>2 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70%以上。有效:症状有所改善,NYHA 心功能改善程度>1 级,HAMA 评分和HAMD 评分降低50%以上。无效:病情未见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NT-proBNP、LVEF、LVFS。晨间空腹状态下采集患者血液进行NT-proBNP 水平测定,采取本院心电图进行LVEF、LVFS检测。(3)比较2 组治疗前后HAMA 评分和HAMD 评分,HAMA 评分>14 分表明存在焦虑,HAMD 评分>17 分表明存在抑郁,评分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比。(4)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 min 步行距离(6MWD)。(5)观察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心功能相关指标 治疗前2 组NT-proBNP、LVEF、LVF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T-proBNP 低于对照组,LVEF、LVFS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3 HAMA 评分和HAMD 评分 治疗前2 组HAMA 评分和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AMA 评分和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HAMA 评分和HAMD 评分比较(,分)

2.4 CK-MB 与6MWD 治疗前2 组CK-MB、6MW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K-MB 水平低于对照组,6MWD 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CK-MB 与6MWD 比较()

2.5 不良反应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05)。见表5。

表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为较为严重的心脏病,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需积极治疗[4-5]。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抑郁、焦虑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病率高达20%以上,在长期负面情绪影响下无疑会使患者心力衰竭病情恶化,影响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社会孤独,继而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增添患者痛苦[6]。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原因发现,多是患者治疗期间不了解疾病严重性,或长期治疗效果不佳所产生的心理疾病,由此可知,仍应积极治疗躯体原发病,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以减轻患者的内心担忧及焦虑抑郁负面情绪,此外,配合必要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亦为必不可少的程序,以期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加重患者心力衰竭病情[7-8]。

纵观西医治疗现状发现,西医治疗心力衰竭多注重对症治疗,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即在治疗某一系统疾病时,即使采取完全符合针对这一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也会给患者其他系统带来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病更注重整体观,更偏向于求“证”,其中的辨证治疗即利用四诊,即望、闻、问、切搜集患者有关病情,加以分析,得出患者在某一病理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以及邪正关系,再结合具体的证,确定相应的中医治则、治法及方药[9-10]。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病机主要是心气虚、阳气不足所致,依据病机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心肺气虚型、血瘀水停、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心血瘀阻、心脾肾阳虚型,依据不同辨证在主方基础上加以对症治疗,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适。如针对心肺气虚型患者,方中五味子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麦冬能补肺阴,清肺热,润肺燥。黄芪能补气,肉桂能散淤驱寒,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明显改善患者气促、心肌乏力症状,起到益气活血,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在血瘀水停、气阴两虚合并痰热型患者治疗中,太子参能补气生津,黄连清热燥湿,猪苓利尿消肿,诸多药物合用以改善患者盗汗、气喘、心悸、烦热症状,发挥活血利水、养阴益气、清痰液功效,提升患者心功能,减轻疾病对患者心功能的损伤。而心阳亏虚、痰湿、心血瘀阻型患者,多表现出气促、咳嗽、畏寒等临床症状,予以相应药方进行治疗,能起到健脾化痰、益气活血功效,如方中丹参能活血祛瘀,茯苓利水渗湿,改善患者水肿,提升患者心功能。心血瘀阻、心脾肾阳虚型患者多表现出心悸、下肢水肿、恶寒肢冷等症状,治疗时以温阳利水为主,方中桂枝、砂仁、制附子均能祛湿散寒,泽泻、猪苓、车前子利水,诸多药材合用能明显增强利水功效,缓解患者水肿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

NT-proBNP 在调节机体血压与血容量中占重要作用,是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物,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K-MB 在心肌细胞受损时,水平升高,是评估心肌细胞受损标志物。LVEF、LVFS、6MWD 与心脏功能呈正相关。西酞普兰是一种二环氢化酞类衍生物,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相关,能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发挥抗抑郁功效。口服吸收完全,不受食物的影响,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80%,在发挥抗抑郁效果的同时,对改善焦虑症状亦有明显效果,且已有研究证实,针对“双心”疾病患者,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不仅可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也可提高心功能,具体反映在LVEF 的增加,在改善负面情绪同时,提升心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T-proBNP、CK-MB、HAMA 评分、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LVEF、LVFS 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差异,表明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焦虑抑郁负面情绪,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血瘀阻西酞心功能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瘀阻型风湿性心脏病的效果研究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祛瘀止痛汤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