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021-01-19 08:54周亚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0期
关键词:过敏史剂型注射剂

周亚鹰

我国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间基础,伴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研究发展的深入化,当前临床上出现了不少针对中药引发不良反应问题的案例,更多人开始认识到中药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应更广泛投入对中药应用安全性的研究工作中[1]。为此,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才能对中药药学进行良好的监护,避免更多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影响病情。在对中药的研究中,祛瘀类中药和清热类中药是常见的类型,有研究发现,这两类中药导致患者发生临床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2-3],因此研究价值较大。本研究选取本院近两年上报的68例祛瘀类和清热类中药致患者不良反应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2020 年鹰潭市人民医院上报的祛瘀类和清热类中药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共计68 例。其中男28 例,女40 例;年龄15~83 岁,平均(48.3±10.2)岁;涉及药品中,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制剂和中药煎熬分别为36 例、18 例、7 例和7 例。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符合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的不良反应或是说明书已有描述的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性质和程度存在不一致或是更严重的病例;(2)严重程度包括以下几种:危及生命、致人死亡、致癌、致畸形或缺陷、导致明显伤残或器官损害、延长住院或治疗时间、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发生等。排除标准:与国家针对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中心评价结果无关、不符的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Excel 2007 软件导出中药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内容,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用药途径、药品种类、用药剂型、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等。

2 结果

2.1 性别及年龄 68 例患者中女40 例(58.8%),男28 例(41.2%)。年龄以50~59 岁最多(20.6%),其次为60~69岁以及70~79 岁,均占16.2%;超过50 岁的患者共占58.9%。见表1。

表1 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过敏史 68 例患者中,既往有中药不良反应者17 例(25.0%),既往无中药不良反应者41 例(60.3%),情况不详10 例(14.7%)。有家族过敏史5 例(7.4%),无家族过敏史41 例(60.3%),情况不详22 例(32.4%)。

2.3 用药途径 68 例患者中,用药途经以口服用药为主(57.4%),其次为静脉注射(26.5%),阴道给药、直肠给药和吸入给药占比最少,均为1.5%。见表2。

表2 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用药途径分布

2.4 药品种类 药品种类包括中成药、中药注射液、院内制剂和中药煎熬剂4 种,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占比最高(52.9%),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6.5%)。严重的和新的严重的病例中,中成药最多,其次为中药注射剂,院内制剂与中药煎剂较少。见表3。

表3 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药品种类分布

2.5 用药剂型 68 例患者中用药剂型有20 种,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剂型为注射剂(25.0%),其次为胶囊剂(16.2%)。在外用剂型中,膏剂发生率最高(5.9%)。见表4。

表4 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用药剂型分布

2.6 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 68 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在用药后超过1 d 发作者占比最大(48.5%),其次为1 h~1 d(30.9%)。见表5。

表5 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分布

2.7 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居多(39.7%),患者常见临床表现有皮疹、接触性皮炎、瘙痒、过敏反应等。其次为全身系统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均占14.7%,临床表现如输液反应、寒战、发热、水肿、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口干、溃疡性口炎、牙痛、便秘等。见表6。

表6 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2.8 转归 68 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经停药处理或对症治疗后,4 例痊愈(5.9%),62 例好转(91.2%),1 例存在后遗症(1.5%),1 例出院时未好转(1.5%),未存在死亡病例。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自我管理意识、健康意识提升,对自我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部分人选择用中药调理身心,中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不可否认,部分中药本身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再加上部分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调理不适,反而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新陈代谢功能减退,自身代谢情况与很多药物之间因敏感性增加,而发生用药后机体生理稳态功能受损的问题,药物耐受能力极大降低,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出现的各种反应加大。由此可见,应用中药下给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需要引起临床医疗人员、药剂师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与相关报道[4-6]相似,且显示年龄段在50~59 岁的女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应将这些人群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做好相关的药学监护工作。本研究中,既往有中药不良反应者占25.0%,有家族过敏史者占7.4%,表明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既往史及家族史关系不大,建议用药时加强患者相关资料的收集,最大限度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7-8]。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见,如小金胶囊,该药物与小金丸的成分相同,剂型不同。而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多为用药后1 d,与相关文献中报道的12 h~10 d[9-10]略有差异。针对所有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提倡定期检测肝肾功能。以小金胶囊为例,其含有的动物源成分较多,如麝香、五灵脂、地龙等,这些动植物蛋白和多肽大分子物质,对患者机体产生抗体的可能性大,因此患者发生过敏的可能性高。小金丸中的乳香、没药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1]。因此本研究提倡针对服用含有毒性成分或是动物蛋白成分药物的患者,必须进一步强化用药的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也尽量不要长期用药[12]。

本研究发现,中药注射剂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25.0%),结合既往经验和相关研究,使用时提倡重视以下注意事项:(1)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强化对医生的培训;(2)预防出现超剂量和长期应用的情况,尤其是药性较寒凉的清热类药物,更不能盲目使用,预防损伤患者阳气;(3)用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选择与应用,预防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发不良反应的后果;(4)注意药物配伍的禁忌问题[13]。

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累及患者系统/器官中最常见为皮肤及附件,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皮肤及附件损害表现为皮肤的黏膜表面相关,因症状较为明显,容易察觉,因此容易快速确认[8]。另外在相关学者对祛瘀类中药的研究中发现,由于该类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较为普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教高,特别是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应引起相关人员高度关注[10]。而祛瘀类中药本身可调节患者脏腑,帮助患者疏通血脉、去除瘀血、消除疼痛,最终促进患者恢复,用在血瘀证上较为适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煎剂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分析原因可能与对中药煎剂应用后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不够有关,因为中药用于煎剂时配伍的种类基本为两种以上,因此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很难判断出影响结果的为其中哪种药物,监测难度极大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倡应在日常药学查房和门诊用药的工作中多加监测中药煎剂的使用后续情况,一旦发现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尽快了解和完善患者的用药史,以做及时处理。从本院患者的转归情况来看出现1 例应用除湿丸治疗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例,分析这或许与说明书解析简单相关。另外,还要求药师更好地发挥专业作用,及时发现中药注射剂应用与剂量不对、适应证不符或重复用药等问题,结合患者病情进行审核和调整,最大限度避免患者在使用祛瘀类及清热类中药时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过敏史剂型注射剂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沉默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不同剂型药物需要注意用法区别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