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昶晓 田向东 朱光宇 谭冶彤 马晟 杜冬峰 李述文 陈汉东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北京 100029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OVCF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显示全球50岁以上人群OVCF发病率为11%~50%[1-2]。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临床上最常用于治疗OVCF的微创外科手术,但手术并非OVCF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手段,术后需要联合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或减少再骨折的风险;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已证实,脆性骨折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使3年内再骨折风险降低40%[3]。
近年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方面,中医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4]。中成药金天格胶囊作为天然虎骨粉替代物,多项研究已证实其具有促进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骨质疏松的功效,同时能够改善腰背部疼痛与步履艰难症状[5]。但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KP术后的患者中,使用金天格胶囊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临床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分析于我院行PKP手术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比较口服金天格胶囊或钙补充剂6个月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转换标志物指标、SF-36量表、VAS评分以及ODI评分的变化,探讨金天格胶囊对PKP术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治疗组(n=40)及对照组(n=40)。治疗组男9例,女31例,年龄62~81岁,平均(68.8±5.7)岁;对照组男7例,女33例,年龄60~82岁,平均(70.2±6.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6]骨密度T值≤-2.5;②确诊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③均为新鲜骨折,病程在2周以内;④椎体后壁保持完整。排除标准:①患有对骨代谢影响的疾病;②在入组前1个月内使用过激素、钙剂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③患有严重心肺等疾患不能耐受手术。所有80例患者中单椎体骨折67例,多椎体骨折13例;部位分布:胸7椎体2例,胸10椎体2例,胸11椎体骨折12例,胸12椎体骨折37例,腰1椎体骨折32例,腰2椎体骨折9例,腰4椎体骨折6例。
两组患者均先行PKP手术治疗,且手术均为同一名经验丰富高年资医师完成;术后均常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术后1周:治疗组口服金天格胶囊(成分为人工虎骨粉,规格0.4 g/粒,生产厂家为金花企业高新制药厂,国药准字Z20030080),3粒/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3片(成分为碳酸钙D3片,生产厂家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每粒含碳酸钙1.5 g,相当于钙600 mg,含维生素D 3125IU;国药准字H10950029),1粒/次,2次/d,连续服用6个月。
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①采用同一台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Lunare-DPX-L)检测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1-L4,排除受伤椎体)、 股骨颈处骨密度与骨矿含量;②取两组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OC)、骨吸收标志物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评估骨密度及骨代谢情况。
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随访记录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简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腰背部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骨密度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OC、S-CTX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OC水平显著升高,S-CTX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OC、S-CTX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VAS评分及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3、6个月时,两组患者SF-36量表、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改善对比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mong the groups score)
本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PKP术后服用金天格胶囊,对比常规钙补充剂,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起到抗骨质疏松作用;同时能降低VAS评分与ODI评分,提高患者SF-36量表得分,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确,无严重不良反应,老年患者使用安全性好。
PKP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充分改善后凸畸形[7-8],优势突出、疗效明显;而临床上医生多重视手术治疗,却轻视或者忽略了骨质疏松本身的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和容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疾病[2]。其作为全身性骨病,如同其他慢性疾病一样,需要长期、个体化治疗[9-11]。
近年来,中医药在抗骨质疏松治疗中有较大进展,中药从肝脾肾、瘀滞等方面对骨质疏松进行论治,颇具疗效,富有安全、经济、基本无副作用等优点,为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虎骨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性辛温,归足少阴经入血分。具有祛风、定痛、健骨强筋、镇静、止痢、除骨哽等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屈伸不利、腰膝痿软、四肢麻木等证。中成药金天格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工虎骨粉,含丰富的骨胶原蛋白及生物来源钙、磷,与天然虎骨相同[5],在药理药效、理化生化性质等方面人工虎骨与天然虎骨也都十分相似[12]。多项研究表明,人工虎骨粉也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抗骨质疏松等作用[13]。此外有研究指出,金天格胶囊具有改善腰背部疼痛和步履艰难等症状[5],本研究中患者VAS及ODI评分对比对照组的显著改善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本研究选取代表骨形成的OC和代表骨吸收的S-CTX两种骨转换标志物,观察使用金天格胶囊前后其水平的变化,以了解其对骨代谢的影响。骨转换的过程是成骨细胞形成新骨和破骨细胞吸收旧骨的过程,骨转换标志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代表了全身骨骼的动态状况,可以反映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14]。正常情况下骨吸收和骨形成处于动态平衡中。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形成和骨吸收调节紊乱打破了这一动态平衡。多项现代研究表明,金天格胶囊可以通过促进患者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15-16]。但其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目前对于金天格胶囊抗骨质疏松作用以及应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已不在少数。王燕等[17]对老年骨质疏松Ⅰ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以金天格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ODI评分、骨密度以及血清BAP和CTX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陈燕萍等[18]应用金天格胶囊联合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3个月后对比单纯密盖息治疗,患者的VAS评分及骨密度显著改善;余雷均等[19]将6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PKP术联合金天格胶囊组与单纯PKP手术组,治疗3个月后服用金天格组患者在Cobb’s角、骨密度、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骨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老年人形体已衰,抗邪能力较弱,加之骨断筋伤,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PKP术亦是基于快速止疼、改善畸形的作用,使患者减少卧床时间,早下地,从而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证明金天格胶囊在改善该类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也为临床PKP术后的抗骨质疏松用药提供更多的选择。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对于金天格胶囊的中远期疗效不能有效评判;②入组患者以门诊随访为主,服药依从性等受患者本人主观影响较大;③针对金天格胶囊改善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具体生物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