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莹 蒋孝锋 王佩国
(1.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苏州215006;2.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纺织服装工程学院,苏州215500)
西服是一种“舶来服饰文化”,其具有社交礼仪功能,已成为国际上男性的通用装束[1]。西服的造型特征主要包括外观挺括、线条流畅、穿着舒适等,男士着西服可显高雅。而男西服的后身造型是西服整体造型架构的重要方面[2,3],其可谓“简约”而不简单[4]。本文关注并研究男西服后身造型设计,就其对应的人体后背而言,绝对标准的人体甚少。又由于生活方式、年龄、职业、遗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对的“特殊体型”的群体的体型呈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这些人体体型变化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男西服后身的造型[5,6],因此,在男西服的造型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对男西服进行样板补正[7],提高后背造型结构的准确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尤为关键和重要。
近年来,对男西服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造型结构及工艺优化的研究[8,9],而针对男西服后身造型进行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试图以眼动仪为实验工具[10],以男西服后身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男西服后身造型的形体轮廓参数作为评价男西服立体造型的形态特征,为特殊体型的男西服成衣定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积累。本研究使用SIM RED眼动仪,以穿上标准体样衣的特体人台为研究对象,取得后背与侧面的照片共18张,通过40名被试者在观看图片后,提取对应图片的眼动数据(获取的回看次数、停留时间等参数),经过分析和实验探讨得出感兴趣区域,找出特殊体型影响服装造型的部位,为设计出适用于特殊体型的男西服提供数据支持,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指标对男西服的后衣身结构进行样板补正,做出符合特殊人体结构特征的样衣。
本实验使用SMI(SensoMotoricInstruments)公司开发的固定式眼动仪设备来记录被试者观看不同图片时的眼动数据,如图1所示,再通过相匹配的实验分析软件BeGaze将实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多样化的分析处理。
图1 SMI眼动仪设备
实验样本为穿着标准体样衣的特体人台背、侧面图,共18幅图片,如图2所示。
实验选取的被试者共40名,其中包含普通消费者10名、服装专业的教师10名、服装专业的学生20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图2 穿着标准体样衣的特体人台背、侧面图
第一步,调试好所有的仪器及操作设备,包括主试者操作的笔记本电脑,被试者使用的安装有固定式眼动仪的台式电脑、鼠标、键盘等。确保实验过程中被试者不会被打扰,确保环境安静,光线强度适中,每一位被试者的眼动实验相对独立地进行。
第二步,向被试者介绍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和歩骤,在被试者表示了解后,引导被试者进入房间,端坐于电脑桌面正前方,与屏幕保持大约60-80cm的距离(该距离为实验的有效距离),我们要求被试者保持上半身的稳定,尤其是头部在实验中不能左右移动。
第三步,进行“校准”,在眼动仪正式开始记录之前,需要对每一位被试者进行眼动追踪测试一一被试者的眼睛跟随屏幕上出现的红色圆点移动,如果得到的偏离数值过大,不符合实验标准,就需要重新测试,可多次测量,直至结果符合相应的标准。
第四步,开始实验,启动Record键,眼动追踪正式开始,被试者依次观看18幅实验图片。每幅图片的展示时间为6秒,相连的两幅图画展示时间间隔为1.5秒。在看完18张图片后,眼动仪的实验部分即结束。
第五步,经过筛选,最终选取30组有效眼动数据。通过其配备的数据处理软件BeGaze分别对五种体型不同程度特体的眼动数据的差异性进行分析[11]。同时将每幅图中的热点部位划为兴趣区(AOI),研究不同图中兴趣区的眼动数据差异性。
2.1.1 整体注视模式分析
通过SPSSSU在线网址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由表1可知,整体注视模式分析中我们选择三种不同程度平肩体的图片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作为因变量,平肩程度与背面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均存在极显著性(F=57.435,P<0.01;F=64.119,P<0.01;F=63.727,P<0.01),与侧面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也都存在极显著性(F=59.270,P <0.01;F=53.535,P <0.01;F=62.491,P <0.01),且背面与侧面都是 3>2>1(平均值比较),即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均随着平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在样板结构中平肩程度越深,越容易引起视觉上的不适感,越需要做样板结构优化。
表1 平肩体整体注视模式方差分析结果表
2.1.2 AOI兴趣区注视模式分析
图3展示的是不同程度平肩体在眼动实验下的背面和侧面热点图(FixationHeat-Map)。热点图由30位受试者的注视点分布计算得出,高亮区域表示受试者注视点集中的区域。注视热点图直观地展示了受试者对各个图片的感兴趣区域。从热点图中可以看出,受试者的注视点在每张图片中都呈不均匀分布。但仔细分析热点图,我们可以发现受试者观看这些图片的凝视模式如下:从背面热点图可发现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后颈点、肩线部位、后身肩胛骨处,对比另外两幅背部注视热点图,基本一致;从侧面热点图可发现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肩点、袖窿线处。
为了进一步分析受试者的注视模式,我们选择平肩程度最高的体型平肩体3进行背面和侧面兴趣区的划分,参考热点图提供的眼动信息,分别对背面划定了三个兴趣区(后颈点、肩线部位、后身肩胛骨处),对侧面划定了两个兴趣区(肩点、袖窿线处),如图4所示,并分别对背面三个兴趣区和侧面两个兴趣区的平均注视时间进行数据分析。从图5、6可以看出:背面图中,受试者在兴趣区1上的注视时间最短,在兴趣区3上的注视时间最长,由此可见,平肩体型最影响服装背部肩胛骨处的美观,其次是肩线部位,最后是后颈点,我们在进行样板结构优化时,更应关注肩胛骨处造型的适体性;侧面图中,受试者在兴趣区2上的注视时间最长,可知平肩体型对袖窿线部位的影响也较大。
图3 平肩体背面及侧面热点图
图4 平肩体背面(A)及侧面(B)兴趣区划分
图5 平肩体背面兴趣区注视时间图
图6 平肩体侧面兴趣区注视时间图
2.1.3 平肩体后身样板补正
平肩体肩部较平直,肩膀高耸,肩宽较窄,因此,平肩体型在穿着标准体男西服时往往会出现肩头上翘、领根上浮等问题,领根周围及后背上方会出现波状橫绺,结合热点图可知,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后颈点、肩线部位、后身肩胛骨处以及肩点、袖窿线处,因此,需要重点对这些部位的结构进行优化。在进行样板修正时:将前、后衣身样板的前、后小肩分别分成二等份,过中点向胸围线引直线,然后按所画线迹剪开,使之向上平行移动,修顺肩线。则肩端点向上移动,肩线倾斜减小,同时袖窿深也向上移动,防止领根部上浮。由于袖窿的上移,使得肩斜度减小,后领窝线相对降低,解决了后背领窝处出现波状横绺的问题。样板修正如图7所示。
图7 平肩体型的男西服样板修正
2.2.1 整体注视模式分析
通过SPSSSU在线网址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由表2可知,整体注视模式分析中我们选择三种不同程度凸肚体的图片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作为因变量,凸肚程度与背面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均存在极显著性 (F=62.778,P<0.01;F=50.240,P<0.01;F=64.231,P<0.01),与侧面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也都存在极显著性(F=61.631,P <0.01;F=54.780,P <0.01;F=65.625,P <0.01),且背面与侧面都是 3>2>1(平均值比较),即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均随着凸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在样板结构中凸肚程度越深,越容易引起视觉上的不适感,越需要做样板结构优化。
表2 凸肚体整体注视模式方差分析结果表
2.2.2 AOI兴趣区注视模式分析
图8展示的是不同程度凸肚体在眼动实验下的背面和侧面热点图(FixationHeat-Map)。热点图由30位受试者的注视点分布计算得出,从背面热点图可发现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后颈点、后身腰围线处及臀部,对比另外两幅背部注视热点图,基本一致;从侧面热点图可发现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腹部及腋点以下部位。
图8 凸肚体背面及侧面热点图
为了进一步分析受试者的注视模式,我们选择凸肚程度最高的体型凸肚体3进行背面和侧面兴趣区的划分,参考热点图提供的眼动信息,分别对背面划定了三个兴趣区(后颈点、后身腰围线处、臀部),对侧面划定了两个兴趣区(腹部、腋点以下)如图9所示,并分别对背面三个兴趣区和侧面两个兴趣区的平均注视时间进行数据分析。从图10、11中可以看出:背面图中,受试者在兴趣区1上的注视时间最短,在兴趣区3上的注视时间最长,由此可见,凸肚体型最影响服装臀部的美观,其次是腰围线处,最后是后颈点,我们在进行样板结构优化时,更应关注臀部造型的适体性;侧面图中,受试者在兴趣区2上的注视时间最长,可知凸肚体型对侧身美观性的影响也较大。
图9 凸肚体背面(A)及侧面(B)兴趣区划分
图10 凸肚体背面兴趣区注视时间图
图11 凸肚体侧面兴趣区注视时间图
2.2.3 凸肚体后身样板补正
凸肚体腹部呈隆起状,脖颈后倾,因此,凸肚体型在穿着标准体男西服时,腹部两侧会出现斜绺,后摆紧贴臀部,衣服表现为前身短后身长。结合热点图可知,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后颈点、后身腰围线处、臀部、腹部、腋点以下,因此,需要重点对这些部位的结构进行优化。在进行样板修正时:前身,将样板上半身在胸围线位置剪开,向上展开0.6~0.8cm,使侧颈点后移,符合脖颈后倾的状态。由于腹部向前腆出,造成前衣长不足,补充不足的量,则将样板下半身在腰围线位置剪开,上下各展开0.4~1cm,加长了前衣长间的距离。后身,将样板在腰围线位置剪开,向上折叠0.2~0.3cm,缩短腰围线到衣身下摆的距离,改善了前身短、后身长的现象。样板修正如图12所示。
图12 凸肚体型的男西服样板修正
2.3.1 整体注视模式分析
表3 驼背体整体注视模式方差分析结果表
通过SPSSSU在线网址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由表3可知,整体注视模式分析中我们选择三种不同程度驼背体的图片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作为因变量,驼背程度与背面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均存在极显著性 (F=53.829,P<0.01;F=47.879,P<0.01;F=68.239,P<0.01),与侧面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也都存在极显著性(F=58.672,P <0.01;F=38.566,P <0.01;F=65.575,P <0.01),且背面与侧面都是 3>2>1(平均值比较),即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眼跳距离均随着驼背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在样板结构中驼背程度越深,越容易引起视觉上的不适感,越需要做样板结构优化。
2.3.2 AOI兴趣区注视模式分析
图13展示的是不同程度驼背体在眼动实验下的背面和侧面热点图(FixationHeat-Map)。热点图是计算了30位受试者的注视点分布而得出的,从背面热点图可发现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后颈点、袖窿线处及后背,对比另外两幅背部注视热点图,基本一致;从侧面热点图可发现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肩点、袖窿线处及腋点以下部位。
图13 驼背体背面及侧面热点图
为了进一步分析受试者的注视模式,我们选择驼背程度最高的体型驼背体3进行背面和侧面兴趣区的划分,参考热点图提供的眼动信息,分别对背面和侧面划定了三个兴趣区(背面:后颈点、袖窿线、后背;侧面:肩点、袖窿线、腋点以下),如图14所示,并分别对三个兴趣区的平均注视时间进行数据分析。从图15、16中可以看出:背面图中,受试者在兴趣区1上的注视时间最短,在兴趣区3上的注视时间最长,由此可见,驼背体型最影响服装背部的美观,其次是袖窿处,最后是后颈点,我们在做样板结构优化时,更应关注背部造型的适体性;侧面图中,受试者在兴趣区3上的注视时间最长,可知驼背体型对侧身美观性的影响也较大。
图14 驼背体背面(A)及侧面(B)兴趣区划分
图15 驼背体背面兴趣区注视时间图
图16 驼背体侧面兴趣区注视时间图
2.3.3 驼背体样板补正
驼背体的体型,呈后背凸出,肩胛骨向前弯曲状,因此,驼背体型在穿着标准体男西服时,后衣身下摆上翘,衣服前长后短,引起后背周围吊涟,结合热点图可知,受试者的视线主要集中于后颈点、袖窿线、后背、肩点部位,因此,需要重点对这些部位的结构进行优化。在进行样板修正时:前身,前衣片样板的胸围线处剪开,向下折叠0.4cm,使侧颈点向前移动,胸宽变窄,同时肩线也向下移动;后身,在样板的胸围线处切开、展开0.7cm,增加第七颈椎点到后胸围线间的距离,后领窝、肩线向上移,后衣身加长,补充了背部不足,避免了后衣身下摆的上翘。样板修正如图17所示。
图17 驼背体型的男西服样板修正
三种特殊体型的眼动仪实验研究结论及补正建议如下:
(1)平肩体: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人体视觉上的不适感随着平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平肩程度越是严重,越是影响服装穿着的美观性。在对平肩体后身部位进行观察时,受试者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后颈点、肩线部位、后身肩胛骨等处,可知这些部位的美观性最受平肩影响,其中,后身肩胛骨处最受影响,需要重点进行补正。结合平肩体本身的体型特征,建议将前、后衣身样板的前、后小肩分别分成二等份,过中点向胸围线引直线,然后按所画线迹剪开,使之向上平行移动。则肩端点向上移动,肩线倾斜减小,同时袖窿深也向上移动,由于袖窿的上移,使得肩斜度减小,肩胛骨处横绺消失,可解决美观度不足的问题。
(2)凸肚体:人体视觉上的不适感随着凸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凸肚程度越是严重,越是影响服装穿着的美观性。在对凸肚体后身部位进行观察时,受试者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后颈点、后身腰围线处及臀部等处,可知这些部位的美观性最受凸肚影响,其中,臀部的美观度最受影响,需要重点进行补正。结合凸肚体本身的体型特征,建议前身将样板上半身在胸围线位置剪开,根据体型,向上展开一定量,使侧颈点后移,符合脖颈后倾的状态。由于腹部向前腆出,造成前衣长不足,补充不足的量,则将样板下半身在腰围线位置剪开,上下各展开一定量,加长前衣长间的距离,可解决臀部紧绷的问题。后身,将样板在腰围线位置剪开,向上折叠,缩短腰围线到衣身下摆的距离,可解决腰围线处松量太大的问题。
(3)驼背体:人体视觉上的不适感随着驼背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驼背程度越是严重,越是影响服装穿着的美观性。在对驼背体后身部位进行观察时,受试者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后颈点、袖窿线处及后背等处,可知这些部位的美观性最受驼背影响,其中,后背最受影响,需要重点进行补正。结合驼背体本身的体型特征,建议后身在样板的胸围线处切开、根据驼背程度展开一定量,增加第七颈椎点到后胸围线间的距离,后领窝、肩线向上移,后衣身加长,可补充背部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