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莉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523000)
东莞红色文化是指在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合东莞这一特定区域的多种文化元素凝聚东莞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的特色文化,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东莞红色文化由非物质和物质两个方面构成,非物质主要表现为红色的革命精神及革命者所拥有的价值取向;物质主要表现在遗留下来的遗址、遗物等。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先进的文化存在,对每一代的炎黄子孙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让每一代人勿忘历史、砥砺前行。“红色”服饰作为红色文化的衍生品,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宣传。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宣布销烟。士兵们向挖好的池子里放满海水,投进鸦片,再撒上石灰。刹那间,池水翻滚,烟雾冲天,万众欢腾。满池鸦片很快化为渣沫。这时正是退潮的时候,林则徐命令打开闸门,满池废渣随滚滚潮水卷入大海。历时22天,终于把二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2]。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反抗外敌侵略的开始,同时也拉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篇章。
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大岭山区,在大王岭村设立部队领导机关,创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斗争,曾取得百花洞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日伪军“万人大扫荡”,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华南地区及全国的抗日战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孤悬华南敌后,受日、伪、顽的三面夹击,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了八年抗日战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东江地区、广九铁路沿线、港九敌后、大鹏湾、大亚湾的广大地区开展山地游击战、城市游击战和海上游击战。营救困留香港的一大批文化精英、阻断日军通往太平洋战场的铁路和海上交通线、援助策应了国民政府和英军高级官员从香港突围、营救被日军囚禁在香港集中营的英军和国际友人、营救执行空袭任务被日军击落的盟军飞行员、与盟军成功的情报合作、建立了6个县级以上的抗日民主政权,拥有450万人口,面积3万平方公里,东起捻平半岛西止珠江,北起增城南止香港大屿山的东江解放区。
“红色”服饰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在那段历史中赋予了它顽强拼搏、不惧生死的革命理念与精神文化,传统的“红色”服饰一般是指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个时间段带有革命色彩的服饰[3]。
这时期服饰的发展潮流与政治发展有极大的关系,代表“工农兵”形象的服饰受到人们的追捧,如列宁装、蓝布工装、军用包及解放鞋等,因为这些服饰不但具有各自的审美,更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时代特征。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文化,在抗日战争的那段时期内,更加地强调政治,政治意识形态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小孩到大人、从农村到城市,到处都弥漫着革命与政治的气息,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从而也就体现着人们的所思所想及所关注的日常焦点,因此服饰也就带有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人们通过对于服饰的追求与审美表达自己对于当时政治的领悟及思想的统一,从而适应当时的政治体制。
这时期主要的服装种类有中山装、列宁装、人民装、军便装等,男女服装的变化区别不大。
(1)中山装
中山装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诘襟服)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如图1)。中山装一经问世就深受男性的喜爱,成为男性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普遍着装。
(2)列宁装
列宁装,文革时期的服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如图2)。列宁装深受女性朋友的喜欢,意味着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同时也塑造出了肯干、能干的女干部形象。
(3)人民装
人民装是在中山装的基础上改变而来,将中山装的圆领改为新式尖角领,同时对中山装的袖笼也进行了提高处理,前阔和后背也被拉宽,腰部位置稍稍内收。改良后的中山装深受毛主席的喜欢,国外称之为“毛式制服”,国内称之为“人民装”(如图 3)。
(4)军便装
军便装的设计主要以中山装为基础,上下四只挖袋,和中山装的区别在于上口袋的袋盖是暗扣。
图1 中山装
图2 列宁装
图3 人民装
综上分析,当时“红色”服装主要以中山装为基础,进行改良。款式单一,样式也比较普通,着装的重复率过高,不能够彰显个性,尤其在女性的着装上面,更加地弱化了性别,缺乏性别的区分。
东莞是近现代史的开篇之地,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非常多的革命志士,东莞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包括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及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精神等,这些红色文化的精神成为东莞发展和东莞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现阶段人们对于服饰的追求已经不再停留在仅仅满足视觉的阶段,文化的融入成为现代服饰设计的核心,一个成功的服饰品牌都有非常成功的品牌文化,消费者追求的是带有文化内涵的商品,也就是说,商品被赋予了文化的诉求。实际上,商品设计的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的是文化内涵的设计,文化内涵是产品设计的灵魂所在,我们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我们不忘历史、砥砺前行。“红色文化”在我国具有极强的共识性与普遍性,将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交融,使红色文化散发应有的光芒,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一股中坚力量。
传承“红色”服饰的意义在于通过服饰来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财富,唤起顽强拼搏、爱国等精神,唤起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满足人们多元化文化的需求。
“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消费者对于服饰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同的要求,服饰的文化性与审美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红色”服饰的款式、色彩单一,种类较少,需要对红色文化进行弘扬和传承,服饰也是一个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传播载体。“红色”服饰的创新设计,主要可以在造型、图案上进行创新。
(1)“红色”服饰造型创新
服饰的造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外部轮廓是服装的外在表现,是区别描述服装的主要特征。不同的外部轮廓体现不同的服装风格,服装外轮廓最常见的是以字母命名的形式,如H型、T型、S型、O型、Y型、A型等等。传统的“红色”服装主要的廓形是H型,符合当时人们需要劳作、宽松的需求,但是纵观服装发展的历史,每种廓形在交替与结合中流行,人们对于外轮廓的审美也随着时代的审美变化发生着变化,如现代的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喜欢穿Oversize的服装来释放身体与精神上的压力,故“红色”服装外轮廓的创新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与需求。
服装的内结构主要包括省、分割线、公主线等,是一种细节的设计,这种细节设计为服装的整体效果增加亮点与设计点,提高服装的设计感。传统“红色”服饰主要的内结构设计包括中山装的立翻领、贴袋、双排扣、肩章等,这些元素都是“红色”服饰最为经典的设计元素,如果将这些元素与现代流行的时尚元素进行解构主义设计,既保留了原有的设计味道,又提高了“红色”服装的设计感。
(2)“红色”服饰图案创新
“红色”服饰设计最为简单的是进行图案设计,但是在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不是照搬地进行生硬的应用,而需要运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将“红色”景点中的革命人物、革命事迹和风土人情等红色元素运用当下流行的图案设计法则进行重新的设计与构思,可充分展示“红色”历史风貌及民俗风情使服饰既有红色特征又有文化内涵,消费者借助这些题材符号可以联想到革命的历史事件和文脉意境,达到缅怀过去以及激励斗志的目的。
将红色文化的内涵通过服饰进行演绎,弘扬与传承“红色”精神,东莞作为近现代史的开篇之地,作为抗日战争中的一股力量,有非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故事,他们身上都有一股拼搏、进取、爱国的精神,时时刻刻感召着我们热爱祖国、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