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群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无障碍地沟通和交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并提高其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 2012)。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微型移动学习技术为学生多方面提供英语学习的机会,特别是视听说学习机会,让学生从“哑巴英语”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拓展其语言学习能力。
随着微型移动学习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和在家庭的迅速普及,利用微型移动学习技术辅助初中生进行听说学习在当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受欢迎的。
微型移动学习是一种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网络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常以多种移动终端来承载微型课程,并以移动通信工具实现微型学习的互动。
从技术设备角度分析移动学习有三大特点:(1)基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数字化学习的移动性;(2)依赖于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教育内容和服务传输,具有灵活性和情景相关性;(3)基于移动计算技术实现的教学活动的交互性。
它的优点还包括高效性、灵活性、个体性和广泛性。不足是注意力的控制和技术限制(叶成林、徐福荫2004)。移动性既是优点又是不足,会使学习很难深入。不确定性、知识的碎片化、不系统性等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出现焦虑情绪。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应用于英语学习的移动英语软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英语移动学习研究也正在开展。
以“英语移动学习”为关键词,检索知网近十几年(2004—2018 年)的文献共发现781 篇论文。英语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而且热度在上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词汇部分。在基础教育部分,小学多于中学,初中多于高中,但数量上整体还是太少,研究力度远不及高校英语。
再看初中英语移动学习研究状况:初中共18篇,其中13 篇属于会议纪要和硕士论文,5 篇是期刊论文,可以看出研究质量是比较高的。其中,聚焦于词汇学习的有6 篇,聚焦于语法学习的有1 篇,专注于课堂学习活动的有1 篇,针对教师培训的有1 篇,研究英语听说的有2 篇,关注移动学习平台和资源开发、建设的有7 篇。
本研究探究基于微型移动学习技术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旨在改善学生的“哑巴英语”状况,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研究首先对学生基于微型移动学习技术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设计基于微型移动学习技术的初中英语听说学习的原则和模式并进行初步实践,以实证的方法探究基于微型移动学习技术的初中英语听说学习的诉求和模式。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式回答三个问题:初中生英语听说学习的现状是什么?初中生使用微型移动设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是否喜欢、愿意使用微型移动学习技术进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
考虑到实证研究对样本量的要求和具体操作的难度和可行性,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学生作为被试。研究者于2018 年3 月10 日至20 日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初中生英语听说移动学习状况”问卷调查(问卷见附录)。截止到2018 年3 月20 日,共有272 个学生(七年级47 人,八年级212 人,九年级13 人;男生143 人,女生129 人)参与调查,且全部有效。
根据要研究的问题,问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初中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初中生使用微型移动设备现状的调查;第三部分是初中生对微型移动学习教学听说活动和自主学习方式的认可及需求的调查。
1.初中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的调查
基于本研究的需要,问卷第一部分主要调查了初中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
问卷中调查了初中生平常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的。调查显示(见图1),33.46%的学生“基本采用传统学习方式”,43.01%的学生“以传统学习为主,移动学习为辅”,20.59%的学生“两种学习方式势均力敌”,2.94%的学生“移动学习为主,传统学习为辅”。总的来说,传统学习方式居多,但移动学习也成了一种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从图2 可以看出,94.85%的学生能够接受移动学习方式。
图1:学生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
2.初中生使用微型移动设备的现状调查
问卷第二部分是对初中生使用微型移动设备的现状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研究者对初中生接触或使用哪些移动电子设备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99.52%的初中生能够接触和使用移动电子设备,具体如下页图3 所示。从下页图4 可以看出,95.59%的初中生家里有WIFI 或网络,15.81%的初中生可以随时随地连接WIFI,35.29%的初中生可以利用手机流量,只有1.47%的初中生连不上网络。这说明目前大部分初中生拥有使用微型移动学习的硬性条件。
图2: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程度如何
图3:学生能够接触或使用的移动电子设备情况
图4:学生的移动设备联网状态情况
手机作为一种重要又便于携带的微型移动智能终端,大部分学生能接触到和使用智能手机。从图5 可以看出,只有5.51%的学生一周都不能玩手机。调查还发现在周一至周五,学生一般是在做完作业后不久使用智能手机(见下页图6),且44.86%的学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半个小时以上(见下页图7);而在周末,84.56%的学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半个小时以上(见下页图8),大部分学生在晚饭后、起床后和睡觉前使用智能手机(见下页图9)。
图5:学生一周使用智能手机的频率统计
图6:学生周一至周五使用智能手机的时段统计
图7:学生周一至周五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统计
图8:学生周末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统计
图9:学生周末使用智能手机的时段统计
同时,研究者还对家长对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监督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95.58%的家长会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见图10),且60.29%的学生表示希望家长监督自己使用智能手机,但是不要太严格(见图11)。
图10:家长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监督情况
图11:学生对家长监督的接受程度
3.基于微型移动学习技术听说需求调查
问卷的第三部分是初中生对微型移动学习教学听说活动和自主学习方式的认可及需求调查,结果如下。
研究者首先对学生是否希望将移动设备应用到英语听说学习中进行了调查。从图12 可以看出,30.5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希望”,31.62%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希望”,24.2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0.29%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只有3.31%的学生“不希望”。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希望将移动设备应用到英语听说学习中。
图12:学生对移动设备应用到英语听说学习的接受程度
在移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初中生希望有哪些学习行为?从图13 可以看出,73.16%的学生希望获取与课堂相关的视听说资料,63.24%的学生希望获得课外辅助学习资料,52.21%的学生希望下载并观看微课视频,47.06%的学生希望能够向教师提问并取得答复,50.00%的学生希望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19.12%的学生选择其他。研究者还对学生如何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主要是下载相应的软件或APP,等待教师布置任务,利用微信、微博、QQ 等网络社交平台的资料(见图14)。
图13:学生在移动学习英语过程中希望的学习行为统计
图14:学生如何使用移动设备统计
在进行英语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生有哪些方面的困难呢?调查显示(见图15),54.78%的学生有“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方面的困难,31.62%的学生有“学习资源不够丰富”方面的困难,45.96%的学生有“移动学习时间太短、内容太零散”方面的困难,31.99%的学生有“学习资源质量不高”方面的困难,12.13%的学生有“移动学习配置太低”方面的困难,25.37%的学生有“没有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方面的困难,33.09%的学生有“没有人可以及时沟通交流”方面的困难,15.81%选择其他。
图15:学生在进行英语移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统计
4.初中生对于利用微型移动技术进行英语听说教学的看法与建议
调查显示(见图16),91.91%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研究者还调查了初中生英语移动学习的最大优缺点,具体结果见下页图17、图18。在英语移动学习的最大缺点的调查中,46.32%的学生认为是分散学习的注意力,26.10%的学生认为是完全自主的学习环境,44.85%的学生认为是情感交流的缺失,26.84%的学生认为是资源不够充足,43.38%的学生认为是学习结果不能得到及时反馈。而学生认为英语移动学习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次之,第三是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还可以补充课堂所学知识,增加知识的获取方式,消除心理负担,提供国外学习资源等。
图16:学生对移动学习方式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看法
图17: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最大缺点的认识统计
图18: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最大优点的认识统计
好的英语移动学习,学生最需要哪些条件?79.78%的学生认为需要丰富并完善学习资源、学习平台等,68.75%的学生认为需要创建积极、良好的移动学习环境,47.43%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移动设备的配置和功能,51.84%的学生认为需要尽可能减少移动学习资源的费用,使移动学习大众化,47.79%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强与同学、老师的及时交流和反馈。
课题研究小组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移动学习能力为目标,为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针对不同的听说活动目的,对一些常用的APP 进行分类,挑选出适合初中生的有关英语听说学习的APP,主要包括词汇、听力、口语三个方面。
1.侧重词汇类:扇贝英语、百词斩、墨墨背单词等
词汇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背单词软件种类繁多,各有特点。扇贝英语、百词斩、墨墨背单词都有不错的帮助记忆单词的方法,进行小组及打卡机制,有利于监督自我,坚持学习。
2.侧重听力类:每日英语听力、被窝英语、听书学英语、听歌学英语等
每日英语听力、被窝英语、听书学英语、听歌学英语等听力软件都提供了丰富、免费的听力素材,各有不同。在播放界面,可以长按可查询单词,可以自由选择句子并点击播放,还可以切换听写和测验模式。听歌学英语不仅推荐了一些非常经典、好听的英文歌曲,而且对歌曲中的一些单词、句型有很详细的讲解,让人在听歌娱乐之余还能学习英语。
3.侧重口语:英语趣配音、英语流利说、天天练口语、英语魔方秀、有道口语大师、口语发音教练等
英语趣配音、英语流利说、天天练口语、英语魔方秀、有道口语大师、口语发音教练等提供了各种题材的配音素材,可配音可字幕查词,有智能打分即时反馈,可以互加好友交流、切磋。英语流利说、有道口语大师采用闯关式设计。英语流利说还有“口语力”的积分制,每一次练习闯关都会增加口语力(黄茜 2019)。
4.侧重听说二合一:翼课网、一起中学
广东省中山市初中英语考试分为“听说考试”和“笔试”两个部分,“听说考试”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人机对话”)方式进行,包括对话理解、短文理解、朗读短文、情景对话、口头作文五部分。翼课网、一起中学为学生提供大量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听说学习任务和成套的听说试题,学生可以在完成后上传;软件会进行评分,并整理出错题,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在基于微型移动学习技术的初中英语听说学习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及时了解,及时跟进,及时反馈
在学生进行微型移动英语听说学习时,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其学习情况,及时跟进,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以激励其持之以恒地进行主动学习。在课题研究实践中,要求学生每周完成2 个英语配音,并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中。在学生分享到微信群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配音进行一些激励性评价,表扬优点,委婉地指出不足。一年多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增强,配音效果也越来越好。
2.学习内容要有渐进性,尽量贴近生活,教学情境化
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弱,虽然他们渴望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但对英语听说有较强的畏惧心理,所以,教师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打消学生对英语听说练习的畏难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使教学情境化,使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更好地习得语言。
随着微型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教师在初中视听说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基于微型移动学习技术的听说学习活动,以满足当前初中生利用微型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英语学习并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诉求。
基于微型移动学习技术的初中英语听说学习模式如下:教师通过微型移动学习软件首先建立班级群,让学生迅速进入班级群,便于了解情况和管理。建好班级群后,教师通过APP 推送英语听说图文、视音频学习材料,并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英语听说学习任务后上传至APP;APP 会自动进行评分,并指出错误,将错题放入错题本,便于学生查漏补缺。同时,教师可以接收APP 发送的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听说情况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问题,从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及下一次网上作业的要求。学生之间可以互加好友交流、切磋。教师还可以通过个人微信、QQ 群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和多对多的群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参与学生群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微信群、QQ 群或课堂上分享英语听说作品,并认真地完成英语听说任务。在学生完成听说任务的同时,也可使用学生自评表和家长监督评价表(见下表),培养学生的自查能力和自觉学习能力。
学生自评表 家长监督评价表日期 内容 时长 收获 自评效果 是否朗读 是否听录音 守时情况 行为效果 家长签名注意:1.内容:请从趣配音、课本配套光盘、谢孟媛英语音标发音、一起中学等选择学习内容。2.收获:可以是知识点,也可以是能力,要具体。3.自评、守时、行为效果,按优、良、中、差四等评价。4.家长签名务必是家长本人签名。
通过不断努力,学生感受到微型移动学习技能可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微型移动技术辅助英语学习,特别是辅助英语听说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效果,还需切实整合教学活动。本研究已取得积极的效果,但还需要更大规模和更深入的实践,如人机对话能替代教师授课吗?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使用微型移动终端设备的自控能力?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微型移动学习技术辅助英语听说学习的评估和测试体系?如何设计更有效的学习活动及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