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

2021-01-19 05:34吴士玲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1年5期
关键词:河长江西水资源

吴士玲(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除了陆地生态系统,由广阔的江河湖泊、溪涧泉涌、湿地沼泽以及浩瀚的海洋组成的水生态系统同样是人类栖居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人类日常更多的是在陆地上起居饮食,但庞大的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却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一项长期推行、稳步推进的基本国策,但人们对生态系统的了解却显得不足,公众水生态文明意识的淡薄是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实际上,地球表面积被约70%的海洋所覆盖,陆地面积仅占约30%,人类看似赖以生存的陆地生态系统可以说是被水生态系统包围起来的一座座岛屿。近年来,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愈发显露出来,核污染、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等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人类自身也为这种破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日本的福岛核泄漏事件,使数以万计的人类至今仍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赤潮以及更多的水生态危机在向人类发出预警,若再不采取修复措施,水生态系统或将成为人类生存环境极度恶化的开端。由此看来,培养公众的水生态文明意识已经迫在眉睫,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重要工作。而教育领域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重镇,高等教育人才是否具备充分、健康、科学的水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

《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正是一本系统阐释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专业力作,该书由谢彪等主编,于2019年8月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书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进行了分解阐述,重新阐释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架构起以系统工程建设和人文教育完善并行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在广泛吸收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整体来看,全书内容呈现出以下几点特色。

一、立足实际,以水生态现状明确水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任务

水生态环境作为人类涉足较为频繁的区域,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论是沿海沿河以捕捞养殖为生的渔民,还是远离水源的城市居民,都一直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水生态环境施加影响。人类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表现在对水资源、生物性资源的直接取用,还包括矿物资源的开采、水利发电、水污染、水生态环境的设计改造或破坏。人类科学合理地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进行开发利用,在其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内,水生态是能够承受的。但现实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越来越多无序开发活动的出现,人类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超出其可自我修复的程度,部分地区甚至造成对水生态环境的永久性损伤,进而又引发了一系列连贯性恶性影响,给水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书由对水生态现状的具体阐述开始,藉由人类与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具体互动的充分阐释,以及当前水资源和水生态在人类影响下呈现的状态的具体分析,进而过渡到水生态文明教育领域,以水生态现状明确实施水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现了研究论题的自然过渡和主题内涵的升华。在此过程中,本书主要以水安全的论证、水生态的整治修复、水资源管理、水景观的设计建造等论题为手段,通过对人类对水生态施加的具体影响以及造成的后果进行系统分析,将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的状态客观呈现出来(这里引用了许多实际调研案例和指标数据来例证),以期引起人们对水生态更多的关注。具体来看,通过对水安全的论述,本书以具体案例论证了维护水生态环境对确保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水工程安全的重要意义。针对多数水生态遭到人类不同程度破坏的问题,本书对水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策略作出了系统科学的论述,对应对当前水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针对区域水资源管理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书从以往水资源管理机制缺陷入手,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现水资源智能化管理的初步构想,突显出研究理念的前瞻性和应用价值。水景观设计是人类利用水资源非常普遍的一种形式,本书通过梳理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呼吁人们科学、合理地改造利用水生态环境。通过上述主题的论述,为顺利引出以水生态文明教育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倡议提供了有力证据。

二、角度新颖,从水文化传播导入水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水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不仅体现在水生态提供给人们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以及人类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的改造利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由于水的自然属性或人类不当利用,水和水生态也在相当程度上对人类产生了许多危害,如洪灾、干旱、泥石流等。可以说,人类与水生态的关系处于一种亦合亦搏的状态,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了许多的水利工程杰作,以此来驯服水、引导水、利用水,使水资源和水生态能够更好地对人类生存产生有利条件,消除水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在人类与水互相博弈、互相配合漫长历史进程中发生的文化故事,即为水文化的有机组成。我国水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价值,其中许多情节生动、情感动人的故事一直影响着后世的人文教育。

本书选取水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作为水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催化剂,角度颇为新颖。相比生硬直接地切入水生态文明教育,以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水文化为引子,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水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意蕴丰富的社会价值,也对进一步将水文化作为水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素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从具体论述内容和形式来看,本书中“水文化”一章主要围绕对水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水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现状论述、以水文化为素材实施水文化教育以及水工程建设和水文化相融合的案例解析展开。可以看出,作者以水文化为核心,有意识地将水文化在教育和社会建设领域进行深度拓展,充分激发水文化的精神文明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逐步将水文化从单纯的具有独特韵味的历史文化意识转变为对现阶段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推动作用的文化教育内容。这对水生态文明教育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不错的角度,为培养学生高度自觉的水生态文明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

三、实践导向,以具体实践解析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水生态文明建设究竟如何实施?其与陆地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区别?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对这一系列关乎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任务和手段的问题,国内尚未形成系统成熟、可供全局推广的实践经验。可以明确的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尊重自然、尊重区域水文条件、尊重当地生产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优势,形成具有本区域特色又切实符合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的建设策略。本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以国内具有典型建设意义的“江西河长制”为例。江西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个中部省份,其水生态环境在全国来看具有独特地位。其北部是全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形成了景观独特的鄱阳湖生态湿地。全省范围被长江一级支流赣江所环绕,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域网。发达的水系为江西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下,江西也是洪灾、内涝频发的省份。江西为更加高效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遏制洪灾威胁,建设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

但本书对江西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介绍主要从机制建设方面展开,“河长制”是江西率先引入并付诸实践的河流规划管理创新机制,运行数年后,已经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对其他各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书对江西“河长制”水域管理机制的阐释先从其定义内涵开始,对“河长制”的概念及其提出背景、经过和现状作了细致深入的探讨,确立了机制建设理论支撑;其次,本书对江西河长制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和暴露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评述分析,肯定了江西率先推动河长制走向实践的创举,提出了未来河长制完善优化的方向。并建议教师将这一部分作为学生的课后思考练习,以此考察学生对当下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理解程度及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作者在编写本书时对结构和内容的深度思考和精心设计。

猜你喜欢
河长江西水资源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江西银行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我爱江西奶奶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