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 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骨质疏松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骨骼开始退化,因此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通常情况下,如果骨量丢失超过20%,即使是轻微创伤或无外创的情况下也会很容易骨折,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柱和股骨上端。疏松性脊柱骨折种最常见的是压缩性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如疼痛、活动受限等,会压迫患者的脊柱神经,导致畸形,还会减少病患的肺活量,出现呼吸受限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与临床疗法进行探究。以下为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共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对性药物治疗。对照组中4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5~83岁,均值为(70.5±5.2)岁,病程2~8 d,均值为(2.7±0.3)d;观察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5~83岁,均值为(70.4±7.7)岁,病程3~9 d,均值为(1.6±0.5)d。在性别、年龄等信息上,两组间的情况相似,可以进行比较(P<0.05)。
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之后,在C臂机的引导下定位和标记伤锥位置,从锥弓根外上方进行穿刺。在伤锥内缓慢注入骨水泥,确认骨水泥完全变硬之后将穿刺针拔出,对伤口进行压迫,之后进行包扎。观察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钙片、维生素D,同时患者长期静卧休息,减少活动。
对两组患者的恢复率进行比较。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别使用±s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技术资料,检验采用t和x2,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分析
对照组的恢复率为5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分析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类疾病,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被称为“无声的流行病”,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人口增多,导致该病的发生率增高。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比较多,主要是一系列骨折引发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疼痛,腰背呈现放射性疼痛,在坐着和躺着的时候疼痛有有所减轻。在站立的时候加重,久坐也会引起强烈疼痛,白天和晚上交替疼痛,清晨时疼痛最明显。其次,由于脊柱变形,会导致患者的身高降低,且疼痛会导致患者不自觉的弯曲,骨折后修复不当也会造成记住受损。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本身就容易驼背。第三,骨折难以预测,骨折的发病时间不确定,可能稍微用力或一个动作就会导致骨折的发生,且骨折部位也无法预估,因此骨折次数多了,就会出现骨交错、鞥生等。最后,会抑制患者的呼吸,脊柱骨折会挤压胸背部,减小胸廓的面积,降低肺活量,从而导致患者呼吸受限。
在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要注意几点内容:首先,由于患者的日常行动不便,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协助,如协助患者洗澡、进食等,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得以满足。其次,骨折患者不能睡软床,护理人员为患者安排硬板床,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将枕头放在患者骨折位置后,协助患者关节保持功能体位,将沙袋放置在患者脚下,以防止足下垂的发生;由于患者卧床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要定期指导患者翻身和床上互动,预防压疮和下肢静脉曲张,为患者进行按摩,并逐渐加强锻炼。在饮食上,患者要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拒绝油腻、辛辣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肉类,促进机体功能的快速恢复,饭后为患者按摩腹部,防止积食和消化不良。若患者的骨折部位比较多要特别注意,一旦患者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恢复率为5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按照患者病程和症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治疗和护理,尽量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免患者的身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