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芳
英语课前演讲能够有效增加小学生的英语输出,对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当下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不足的现象,笔者从依据学情选择演讲话题、讲听问说相结合的演讲形式、演讲及时反馈评价等方面开展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一、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 词汇量不足,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
小学生处于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很多学生迫切想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由于词汇量少,基础不扎实,在用英语表达时会产生很多阻碍。
2. 自尊心较强,害怕在他人面前出错
小学生较为敏感,自尊心较强。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学生总会出现一些错误,但由于害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错,大部分学生就不敢开口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阻碍了英语语用能力的提升。
3. 理解能力差,缺乏英语知识背景
小学生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差异的认知与了解,因此很难理解一些英语表达,这对英语语用能力的提升也产生一定阻力。
4. 难度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大量学习与接受各种知识的阶段。英语教学知识的增加与难度的加深导致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5. 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枯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过度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不注重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学生脱离课本用英语进行交流较为困难,形成“哑巴英语”现象。
二、开展英语课前演讲,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策略
为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展开英语课前演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1. 合理选择演讲话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教学话题能够提升学生英语课前演讲的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学生接触较多的话题,以学生熟知的事物为切入点,让学生乐于尝试;还可以选用社会热点话题,在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社会时事,扩大知识面。学生选择话题时,教师要留给其充足的选择空间,尊重其学习自主性。
例如,在开展“Drawing in the park”一课教学前,笔者以“美丽的公园”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学生积极踊跃地用英语表述自己喜欢的公园,参与性非常高。选择与学生实際生活相关的演讲话题,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并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其他学生也乐于倾听。英语演讲不仅锻炼了演讲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提升了其他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不同的演讲话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如各个国家的文明礼仪、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传统节日等,从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英语学习奠定必备的文化知识背景。
2. 讲听问说相结合,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英语课前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英语练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台上的学生通过发表精彩的演讲,提升英语学习自信心和英语语用能力;台下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倾听,能够提高其英语听力水平,积累常用英语词汇和英语句型。
英语课前演讲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对“你讲我听”的演讲模式进行突破,让演讲的学生提出与自己演讲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所有学生都会全神贯注地听演讲,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英语语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课教学前,笔者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篮球”为主题演讲。在学生演讲结束后,笔者讲解标志性的篮球历史事件和篮球发展史,以此拓宽学生的认知,并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通过讲、听、问、说的方式开展英语教学。
3. 及时反馈评价,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信心
英语教师应对学生的演讲声音、发音、表情、仪态、口语表达等做出及时的反馈评价,也可将优秀的演讲视频发到家长群或者班级群中,同时对学生的演讲进行合理的鼓励性评价。通过反馈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解决。
通过长期英语课前演讲锻炼,学生能够勇敢地表现自己,并开始就常规性演讲进行充分准备。每次演讲,学生都会按照老师之前的评价反馈调整自己的演讲,声音更加洪亮,语音语调更加准确,慢慢地,学生参与演讲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随之增加,学习英语的态度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结语
英语课前演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有信心投入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英语课前演讲的作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共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越秀校区)
责任编辑: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