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春
从教学层面上来说,所谓“生态”,对学生来说,就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是体现价值引领、实现明理导行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是顺应教学本质、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从教育的本质而言,生态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坚持以情境案例为导向,通过一个主题案例将教材中零散杂乱的知识构建体系,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充分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坚持生态化,既落实了“以生活育人为宗旨”的学科教育理念,又提升了学生反思、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所指向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乐学”,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的“善学”,让学生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实现课程、师生、知识多元多向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分享、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一、案例生活化
生态的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生活是教学的来源,教育教学活动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应如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和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并在体验中感悟其中的道理。
如果主题式情境探究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不管情境案例多动人、多有趣,最终结果可能是教师侃侃而谈,而学生却无话可说。在主题情境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可以是校园生活情境、乡土生活案例、家庭生活案例,充分体现生活化特点。另外,从课堂教学结构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导入生活情境案例,分析生活案例,最后回归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从生活到教学、从教学到生活”的教学理念,拉近了学生与教学的距离,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接触社会、融入生活。
二、问题情境化
生态课堂应该是情境化的课堂。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就是要求教师通过设置主题情境,将干巴巴的问题和理论融入真实、鲜活的情境案例之中,将学生置于形象、具体的主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体验、问题导思、自主探究中知真事、探真知、明真理,从而真正实现在感悟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通过多种形式,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情境案例,可以是时事新闻,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歌曲、电影片段等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案例之中。当然,将问题情境化必须基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学科特点,其中,理论性较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开展主题式案例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案例将问题置于情境中,让学生在阅读案例中去体验、去探究,真正将理论知识融入多样的情境中,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探究、感悟及自我展示的舞台。
三、探究主题化
生态课堂应该是探究主题化的课堂。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就是通过引入主题情境案例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典型的教学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融会贯通。在选择主题情境方面,可以是整体的情境案例,可以是某一事件的始终,也可以是不同事件的关联线索,要体现选择情境的整体性、主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主题案例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探究、导思、导行”的教学特色。一方面,借助生动、形象、具体的主题情境案例,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并且通过一个主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易于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探究,学生通过分析情境案例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拓展了思维。
四、拓展实践化
生态课堂应该是实践化的课堂。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之一。主题式情境探究教学通过选择突出育人功能的整体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开展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无论是体验还是实践,教师都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体验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育人功能转化为学生实践导行,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有魂、有序、有趣的教学风格,注重主题探究教学的育人功能,体现价值引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认知提高了,核心素养提升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
責任编辑: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