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强
摘要: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将德育教育工作走向新阶段。开展德育的渠道不断得到丰富,德育开展也更加便捷,方便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当把握住互联网提供的有利机遇,积极探索开展德育工作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德育;创新策略
前言:“互联网+”时代为小学德育工作增添了新鲜血液,因此新形势下,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来挖掘多媒体资源。这样不仅使德育内容得到丰富,还拓宽了德育的渠道,使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得到良好的开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德育工作遇到的问题
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德育工作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影响着学生和老师。例如,小学生在运用网络资源时会出现一些不良信息,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又如,当学生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时,如果没有家长的有效监督和老师的管束,很多学生对达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学生会有意识地逃避现实世界,不能和父母、老师开展沟通的现象,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互联网技术在应用到德育教学时,增添了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德育教育中。
二、“互联网+”时代的德育机遇
互联网时代下的德育工作也提供了学校、教师、家长一定的机遇。互联网技术使德育工作开展的途径得到丰富,拉近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将德育教育很好地落到实处,互联网提供了德育教育新型的教育手段,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发布的信息来获取正能量。因此,小学教师应当将互联网资源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除此之外,互联网是一种能够被学生轻易接受的教育手段,它也方便了教师开展工作,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下载教育资源,有效推动教师的德育工作。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开展的策略
1.借助多媒体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网上通过链接等形式,搜集到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文章或者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片段,适时地呈现给学生,尽量不让德育工作开展的变为学生的被动说教,而是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知识,逐渐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搜集到音乐或者视频形式的德育资源,其内容不限单一地体现集体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互联网相关的网络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等德育教育内容也应该纳入其中。这样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2.利用新型网络平台,拓宽德育路径
信息时代的逐渐深入,网络给我们提供了类型丰富的平台,这些都在日常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活动和行为方式。因此,网络平台应该始终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打造健康的开放共享型网络模式。教师在拓宽德育教育渠道时可以利用新型的网络平台,努力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校园资讯网、学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筛选并发布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教育小故事、身边的好人好事、榜样人物行为事迹等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地浏览阅读,在这种润物细无声模式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多样性、共享性的新型网络平台下,也丰富了德育教育的路径,学生获取德育知识更加便捷,自身素质显著提升。
3.整合家庭社会资源,厚实德育队伍
互联网模式下,德育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学校可以轻易地从社会或者家庭中获取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支持,同时也方便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德育工作进行到底。因此在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加持下,教师应该对于家庭与社会资源要有一个合理的利用,加快德育工作教育。不论是学校环境或者是家庭生活,都让学生生活在德育教育的熏陶感染下,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的纪念馆或者实训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生发出一种爱国情感、劳作意识以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行为。教师还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共同传输给孩子热爱劳动、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等题材的德育故事,不断地提升学生思想上的道德修养。
4.樹立网络德育观念,深化德育实效
小学德育教育由于形势的变化给教师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根本在于转变德育教育的理念。首先教师应当树立恰当的网络德育观念,消除对于网络德育工作的错误理解,将网络资源更好地为德育教育工作服务,追求德育的实效性。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只有对于网络有一个科学的认知,才能确立网络德育教育的准则,从当前德育工作的问题中脱离出来,实现德育教育目标,让学生也紧跟时代的发展,提升整体的素质。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时期的德育工作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的,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机遇,在过程中逐渐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佚名.互联同时代学校德育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2018(41):196-199.
【2】王洪明,“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实践与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