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冈石窟壁画技法在国画中的运用研究

2021-01-18 22:55陈艳裴京哲刘思宏
牡丹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云冈石窟铜箔肌理

陈艳  裴京哲  刘思宏

云冈石窟受到当地的政治、宗教、文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艺术相互碰撞、融合与创新的特征。其壁画图像较为简单却装饰性极强,内容变化丰富。通过对壁画技法进行研究,形成了滚、洒、揉、喷等多种技法,并将其运用到中国画中,技法的更新给画面带来了特殊的新效果,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古代石窟群之一。在佛教东渐的过程中,经统治者提倡,开始建寺开窟、雕塑佛像和绘制壁画,由此带来了佛教造像艺术的繁荣兴盛。云冈石窟正是这种出于宗教目的而开凿在岩壁上的洞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其壁画多集中在中期,以精雕细琢、复杂多变著称于世,它的很多技法至今仍被其他画种借鉴运用。

一、云冈石窟的形成背景

北魏云冈石窟艺术,是在文化艺术大交融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源于凉州僧匠带来的西域风格造像艺术,古印度及西域诸国高僧传来的佛经、佛像和艺术样稿,由皇家赞助修建,僧人昙曜主持,凉州工匠和中原工匠共同设计制作,创造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造像是印度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它兴起的历史原因复杂,不仅与北魏社会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联系,而且与北魏特殊的国家政治、经济背景紧密相关,这就为研究云冈石窟的文化艺术带来了较为广阔的天地。

二、云冈石窟壁画技法

云冈石窟的壁画分为无地仗壁画和有地仗壁画两种。有地仗壁画是在岩石壁面做涂层,再在上面绘制壁画;无地仗壁画是在岩体壁面上直接绘画,主要集中在窟顶和窟内侧上部。

壁画的载体不同于传统绘画所用的绢和纸,有地仗壁画的载体由麻、泥、砂、灰、麦秸等混合而成,无地仗壁画直接画在岩体上。壁画载体因时代、地域和技术手法的关系,选用的材料也有所不同。云冈石窟壁画因开凿于崖体上,岩石表面比较粗糙,所以画壁画的地方有时候是粗糙的岩面,有的地方是掺和麻或麦秸的泥灰面,因此颜料在不同肌理的壁面上会产生不同的肌理变化,生动地表现了画面的质地和虚实关系。同时,这种载体不同的表现也带来了特别的呈现效果,进而有了表现艺术的丰富多彩。因时间的关系,有的墙面甚至出现脱落,从而产生一种残缺的美感,也被其他画种所借鉴。

线描在壁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审美价值,是技法表现中主要的手段与作画程序,线描起着勾勒外形和加强表现的作用。云冈石窟壁画的线描以严谨、遒劲为风格特征,以拙朴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简单的形象,结合打底稿的土红色线条就更显得厚重一些。

云冈石窟壁画中使用最多的颜色的是土红和青色。由于矿物质颜色的特殊性,在壁画中多使用勾填法,将画线描的地方空出,空白地方用颜色平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颜色覆盖勾勒线条,这样能充分保持颜色的鲜艳和线条的表现力。除此之外主要采用两种染色方法,即凹凸法和渲染法。

凹凸法指由深变浅或由浅入深形成层次分明的色阶,用浓淡造成明暗变化,主要在人物眼眶与肢体部位用朱色进行晕染。渲染法指同时拿色笔和水笔,在画面上先着色,接着用水笔把色均匀地分染开,这样颜色能过渡自然,不存在色阶痕迹。晕染主要表现人物的凹凸感,平涂主要表现厚重感。晕染和平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一起使用。后人根据壁画展现出来的面貌,创造了滚、揉、喷等技法来表现肌理感。

三、壁画技法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壁画精髓的吸收和继承,石窟壁画中的面貌给中国画技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中国画借鉴壁画的载体形式,在木板上装裱两层云龙皮纸取代墙坯,然后用胶矾水把云龙皮纸变成熟纸,为增加厚重感使用蛤粉打底,因为皮纸有粗糙的纹理,后期将会产生明显的肌理感。

在颜料的选择上除了矿物色外,还应用了金属色、水干色等来扩充颜色,因大小颗粒不同,画面容易产生斑驳的效果。绘画材料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地扩宽了绘画技法的应用,传统绘画大都是三矾九染,而现在则产生了滚、揉、喷等技法,相应的新技法有积染法、撞色法、揉纸法、贴箔法等。由此可见,中国画在画法技艺方面的发展是动态的、兼容的、创新的。

积染法即积水积色法,指利用熟绢熟纸不吸水、便于控制的特点,在颜色干后,再把其他颜色泼染在画面上,将颜色堆积起来,颜色不够可以多次积染。积染法可以让画面厚重、层次丰富,颜色透气。积染法一般和撞色法一起使用,撞色法就是利用水、颜色、墨在纸上相互冲撞流淌形成的一种绘画技法,一般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种偶然的纹理变化是不可重复的,它也改变了传统绘画画面中的僵硬死板,使画面更加自然生动。画面干后,如果颜色效果不够理想,可以重新再撞一遍,要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性地撞色,有的地方颜色厚一些,有的地方颜色薄一些,这样会出现颜色上的深浅变化。现代基本利用水干色进行撞色,画面的流淌性和显色性更加明显,肌理会更强烈。

揉纸法是制作底色的一种方法,在画面上先泼上预先调制好的颜色,一种是趁湿把纸从四角向中心一点点地揉成一团,注意不要把纸揉破;二是等颜色干后,把纸揉成团状,产生褶皱,颜色脱落一部分,力度要适度,用手轻轻弹掉,然后装裱平整,再进行绘画。现在的工笔画一般都是做出丰富自然的底色,再进行绘制,底色的制作一般运用积染法、撞色法、揉纸法等,都可以做出丰富的肌理效果。例如,《窗》(见图1)就采用了先撞色、后积染、再揉纸的技法,画面肌理丰富,为了统一画面,后又采取喷洒法统一画面,让底色在统一中又有变化。花卉运用了错

位染的笔法,即交错用笔,层层叠染,产生轻盈灵动的感觉。白色的花瓶,采用厚涂蛤粉、揉纸剥落的方法产生厚重的肌理感,和花卉形成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窗外窗内风景生机盎然的艺术境界。

金属箔发色效果好,并有较强的装饰性,画面效果金碧辉煌。金属箔的使用技法主要有贴箔、撒箔、烧箔等。以《金秋》(图2)为例,画面中的底色肌理,是以粗颗粒的云母在调胶后倾倒在画面上,绘制出颗粒感的肌理,为贴箔做好准备,云母感的肌理能给铜箔产生斑驳错落的效果。其后利用铜箔易变色的特性,将铜箔用铁锅进行高温烧制,产生五彩斑斓的颜色,将变色后的铜箔按画面需要进行重组粘贴,使其形成斑驳变化的效果,更加贴近自然。贴好大体的形状后,用线描进行勾勒,然后再进行细节刻畫处理。刻画时利用矿物色和铜箔的可覆盖性,在画面上进行反复的上色与粘贴,以此增添画面的神秘感,矿物色与铜箔的结合给画面带来了厚重感。除了表现画作肌理所营造的一种金秋厚重的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对金色的秋天的一种喜悦和对艺术追求的不懈努力之感。

四、结语

云冈石窟壁画虽然只是石窟的一个点缀,却依然不失细致,多年来云冈石窟艺术研究者孜孜不倦创造了现在如火如荼的云冈艺术学术研究盛景。云冈石窟的壁画构图繁复、优美精致,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中国画中的很多技法都是对石窟壁画表现方法的借鉴,创造了滚、洒、揉、喷等新技法,给中国画的画面带来了特殊的表现效果,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韩国水原大学;2.长春艺术设计学校;3.长春艺术设计学校)

作者简介:陈艳(1980-),女,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猜你喜欢
云冈石窟铜箔肌理
印制板用电解铜箔时效研究
某500 kV变电站隔离开关软连接失效的原因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中国恩菲成功研发超薄电解铜箔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云冈石窟的文物数字化探索与实践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云冈石窟中的交脚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