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桂清
摘要:“双减”将给中小学的办学生态带来巨大变化。加强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地位,无疑会使我们的教师肩负更大的责任和更高的职业要求。尽管“双减”的工作量略有增加,但促使我思考如何提高作业质量,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这就是“双减”对教师的积极影响。实行“双减”,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开展常规教学。因为在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得不到有效的调动,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探索,进而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教学
一、“双减”的解析
实行“双减”以后,多个地区性教研部门开始组织教师科研作业的设计。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语文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发现作业设计的转换主要集中于“控制”与“形式”。在控制方面,有三个选项可供选择。第一,控制任务量,例如一天最多几个题目;二是控制完成工作的时间,如“几分钟内一个问题就完成”等;第三,控制工作所完成的范围,例如仅限于上课或在辅导期间完成等。
就形式而言,有两种变化。最初的改变出现在认知领域,原本设计的作业只照顾考试,因此通常都是要求学生进行同类型作业反复机械化地训练。而现在的设计可以根据某种认知层面来划分,允许不同的任务针对不同的层次。
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老师在组织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多种体验中更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更好地实现学生思想意识以及思维发展的综合性碰撞,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得到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得到有效培养。从当今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及语文学习中可以看出,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在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中,往往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热情和兴趣,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加强,那么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相应的游戏活动,这样,在活动中,师生之间以及人之间就能够加强交流和互动,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学习效果更好地得到加强。举例来说,在词汇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接龙成语的游戏,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来做,如果学生不能给出相应的答案,就要展示才艺。以此游戏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在充分掌握字词的同时,实现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在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充分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学习目标,这样,不同阶段的学生就能在更符合自己学习需要的目标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实现自身语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层,该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教材的主要内容、思想内涵、图解等方面有较深的理解。二是提升层,这一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的是普通语文水平的学生,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在仿写等活动中实现应用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语文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进而实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其三是学生的潜能层,该层次的目标针对的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此,在此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在同一篇主题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充分认识同一类文章的内涵,从而实现对同一类文章的理解。上述过程中,通过将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学习目标的选择,这样,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更符合自己学习目标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实现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語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其中蕴涵的德育教育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得以充实。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前预习时就必须深入分析教材的内容,进而寻找其中蕴涵的德育价值,并以此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对文章的情感进行理解和把握,从而促使其对德育价值的认识[3]。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舞台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对道德情感进行更为深入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有效地实现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树立,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语文这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指导下,学生更能有效地实现对知识点的把握,有助于培养其核心素养,同时其视野也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中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就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情景、教学评价、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体现,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以及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琼.将阅读变成“悦读”——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12):4-5.
[2]王雨静.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预习提示的妙用——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5):51-52.
[3]刘群英.奏响美妙的序曲——初中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思考[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5):91-92.
[4]李永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及价值意义探究——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教材为例[J].甘肃教育研究,2021(06):70-74.
[5]王磊.深入浅出、简约有序的课堂——例说关键词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1(0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