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强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景模式;融入;探索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受情境的影响而产生心理或者行为的改变,这表明“情景”因素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显著。教师可以据此将“情景”迁移到语文教学当中,激发学生情感与思维,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之为情境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十分常用,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展现生活情境,启发學生思维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师”,它可以教会人们思考,无数与之相关的佳作的产生是最好的证明。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选取一些典型场景作为教学资源,将语文课文还原于生活,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使学生在具象的自然情景中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者思想。
例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长沙秋景图片用于生活情境的构建,通过语文情境让学生“独立寒秋”“看万山红遍”,并结合作者生平体会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长沙秋景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景色进行描绘。其次,让学生将诗歌的景色描写部分与长沙秋景图做对比,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原作的妙处。学生在情与境的交融中所形成的感悟,是教师语言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再次,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理解课文所承载的情感与思考,并促使学生把文中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二、构建影音情境,积累审美体验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获取知识的主要平台,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构建方式的优化。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继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语文审美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借助影音情境的构建化抽象为直观,实现语文课程美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时,教师要通过影音资料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他们对音乐、绘画、建筑之美进行深入探究。首先,教师可以将“千变万化”的音乐、绘画、建筑作品影音资料制作成微课视频,供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在具象的微课情境中,学生可以对不同的美形成直观认知,继而探究它们之间的通感。这有利于学生跟随作者视角发现音乐、绘画、建筑之美,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对作者所描述的“通感”进行深层次理解,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的熏陶。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升思维能力
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才会深邃,对文本的理解才能深刻、精准。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热情,促进其思维能力与感知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眼睛与仿生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眼睛与仿生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成长为具备一定好奇心和发散思维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首先,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问题,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思考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促使其主动阅读。其次,教师结合文章内容对相关事物进行描述,并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仿生学发展的具体意义。学生可以从生活应用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实践证明,问题情境的巧妙设置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保持思维活跃,对其思维能力与智力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得益于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的构建,教师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重视其与学习环境的构建之间的一致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要基于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的了解,对情景模式的融入方式进行灵活应用,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将与课文内容相适宜的情境引入课堂,有助于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成效提升。在具体的情境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情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情趣的调动作用,通过多种课堂情境构建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菊霞.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107.
[2]叶宣东.用生态助成长——中职语文生态教学环境的构建策略[J].职业,2020(36):88-89.
[3]王迎春.浅谈中职语文教育及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国培训,2020(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