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1-01-18 21:39杨慧敏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杨慧敏

摘要: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不仅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交融,二者协调,相互作用。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帮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不如让学生去发现一个问题。教师要给与学生充裕的空间去展示,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没有把老师所讲解的内容理解透彻,甚至可能听不明白老师讲了什么,但是由于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再加上各种其他的因素,导致学生不会对知识进行提问,学生在课堂之中也没有动用自己的大脑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所以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直都很低,如果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会提问和质疑,那么数学课堂的氛围会更加的枯燥和乏味,所以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萌芽,喜欢上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大脑运作起来,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很多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都由于自己的性格和老师的严厉而不敢提问,有些学生性格腼腆,发现了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也不好意思举手提问,有的学生觉得老师很严厉,也不敢质疑,认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如果听不懂那应该就是自己的问题,如果问出来多羞耻,这些想法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不断地盘旋,于是就造成了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可是没有疑问的数学课堂等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没有经过思考,所以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很浅薄,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

例如我会在课堂之中可以创设一个有趣又轻松的氛围,用体贴、亲切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对我有信任感,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觉得课堂是欢乐的。同时我也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可以是朋友和倾诉者,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敢于提问,产生表达的勇气,在学生提问过后,我会鼓励学生并且细心耐心的回答问题,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奇怪我也会尊重学生,说错了也没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的真诚,更加积极在课堂之中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使得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获得勇气的力量。

二、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善于提问

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学生的质疑是很重要的,当学生在课堂之中学会了提问,动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才会让思维能力更好的发展。当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不断地提问,那么就证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积极的,是喜欢学习的,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的课本之中有很多对于小学生来说复杂的知识,学生经常会有不能理解听不懂的情况出现,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之中对知识进行分析,在提问之后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学会举一反三,让知识更好的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把知识理解透彻,产生求知欲。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到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通过分小木棍的形式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每个学生16个小木棍,先按每个人两根来分,可以分8组,接着让学生按3根、4根依次来分,在分的过程中學生发现每人3根就会剩余一根,每人4根可以分4组......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我会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在引导后学生就会问为什么有的时候能够正好分完,有時候又会剩余呢?多余出来的该怎么分?这时我就会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来记录一下哪些情况可以正好分完,哪些不能。接着再结合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在平分物体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体会到余数为什么会出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中有了探索的平台,渐渐地,学生都善于在课堂之中进行提问了,并且在提问之后从需要我引导来解决问题也逐步变成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三、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学生乐问

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不是随便说两句话就是提问的,都是经过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来的,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然后把问题提出来。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很小,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旁人的帮助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会用多样的方式激励学生。比如在课堂之中如果有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认真的提出了问题,我会先说问得好,然后会说你真厉害,接着我会奖励他一朵小红花,鼓励他再接再厉,让其他学生也向他学习。再比如我会在课堂之中布置人物,让学生放学回家之后,把今天的课堂表现和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进行交流,并且我会在家长会之中让家长每天都要问一问孩子今天在课堂中有没有提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自信心暴涨,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

四、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

数学和生活之间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设计教学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可以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情景模拟等手段,为学生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然而然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思考。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以班级集体活动为例,引导学生结合班级内班费的实际情况,提出多元化的活动策划,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同时不会额外支出,最终确定的策划可以落实到实际。此时,学生会提出看电影、吃自助餐、去公园等活动,根据不同活动的单人金额,展开实际的计算,找出最恰当的活动策划。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也会主动展开计算,确保自己的活动能够通过策划。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把问题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关系,让学生快乐提问,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孙晓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5):0087-0087.

[2]尉小鱼.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1).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