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土耳其第一条高铁、印尼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都有中国高铁的身影。“中国高铁”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也是中国“入世”后实现走出国门、闯进世界、实现出口“常态化”的代表之一。中国中车就是高铁这一“大国重器”的设计者、制造者和提供者。
在京沪高速铁路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飞速掠过。“一秒钟100米,只是人一眨眼的功夫。”中國铁道博物馆原副馆长金万智曾这样比喻“复兴号”的速度。而在上年纪90年代,中国铁路平均时速还不到一百公里,铁路运力十分欠缺。“提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2004年,中国相继引进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此后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生产出了高速动车组。
中国中车是以研制“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产品的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唯一一家产业化集团。中国中车从1881年唐山胥各庄机修厂起步,实现了轨道交通装备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飞跃。
在“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标志着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中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2017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双向首发,而后又按时速350公里开始商业运营,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中国中车还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创造了便利、提供了动能。中国中车通过种种改进措施,CRH2G和CRH5G两种型号的动车组可在零下40℃的高寒条件下正常运行,具有抗风、沙、雨、雪、雾、紫外线等恶劣天气的能力。目前,高寒防风沙动车组不仅运行在哈大和兰新高铁上,其耐高寒技术还应用于美国芝加哥地铁车辆。
2021年10月16日,中国中车集团所属大连公司和青岛四方股份公司联合制造的动车组“澜沧号”运抵中老铁路万象站。依托中国“复兴号”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成熟技术,中车大连公司等企业积极适应跨境运输环境和线路条件,对“澜沧号”动车组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载客量大、乘坐舒适、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完全满足中老铁路全线运营要求。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缺少核心技术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从冰雪覆盖的高寒地带到热带海岛,从特大荒漠风区到极端艰险的山区,中国已经拥有球最完整的技术和产业配套体系。同时,中国中车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车辆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已经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未来,中国中车将以“融合全球、超越期待”为己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发展等重大机遇,努力建设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