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梅,袁群弟,蔡幼群,罗日猛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医院急诊科,广东 东莞 52300)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脑血管疾病,总体发病率约为140/10万~200/10万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为该病症的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势必会呈现出进一步上升态势[1]。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病情进展快等特点,但随着溶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由急性脑梗死所致的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而致残率却随之提高,使得患者预后大幅降低,改善其预后成为当务之急[2]。及早接受规范而系统的治疗成为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重中之重,故本次研究围绕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行常规急诊护理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8年12月行急诊护理流程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48岁~77岁,平均年龄(61.59±3.43)岁;起病时间0.5 h~12 h,平均起病时间(4.33±0.25)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分~14分,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00±1.00)分。观察组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48岁~78岁,平均年龄(61.64±3.51)岁;起病时间0.5 h~11.5 h,平均起病时间(4.50±0.30)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分~15分,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50±1.50)分。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可分组比对。本次研究已经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急诊护理,患者收入院后依据现场救治反馈结果予以分别护理,病情较轻者送入留观区完善各项检查并由护理人员开展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建立静脉通路、低流量吸氧、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护理,检查结果反馈后联系分诊至专科接受进一步诊治[3]。病情严重者直接送入急救室接受急救。
1.2.2 观察组
行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方案如下:(1)成立急诊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任组长,3名~5名急诊科以及专科护师或者是护士为组员,组建急诊护理小组。由组长明确各个组员的工作职责后,促使所有组员均能够掌握本岗位工作内容。(2)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①院前急救。指派急诊护理小组成员随同医师一同赶赴下场并辅助其开展现场救治,包括呼吸道清洁、低流量吸氧、开放静脉通路等。由小组成员迅速通过电话将患者实际情况、病情动态变化等信息及时反馈给组长,随后与专科联系,神经内科医师前往急诊科集中并一同研判病情。②院内急救。对处于时间窗内的患者及时做好急诊的各项准备工作,接诊患者后迅速判断病情变化,做好病情评估迅速开放绿色通道,并在急诊护理小组成员引导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检查,促使患者能够在时间窗内接受溶栓、脑保护治疗。对已经错过黄金治疗时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则由神经科医生与患者家属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将不能及时疏通血管的危害性以及错失静脉溶栓时间窗后的补救治疗措施如实告知,知情同意后立即采取SolitaireAB支架取栓术治疗。在院内急救期间由急诊护理小组围绕患者及其家属展开沟通交流,利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急性脑梗死发生机制、风险因素、治疗措施、预后等内容一一告知,消除其内心存在的恐惧感。利用既往成功案例来进一步巩固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治疗结束后将治疗结果告知存活患者及其家属,重点强调接受专科进一步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意义。
取救治时间、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救治时间包括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包括存活率(包括植物生存状态)、致残率、致死率;护理满意度以3级评定,分别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x2检验,等级资料以Z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救治时间对比(±s,min)
表1 两组救治时间对比(±s,min)
?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对比[n(%)]
急性脑梗死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该病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患者并未接受及时治疗,导致病情迁延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面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高达30.00%和70.00%[4]。一旦急性脑梗死发生每分钟就会导致约190万个脑神经元死亡,所以在起病的6 h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促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无疑能够最大程度上恢复梗死区域的血液循环。在错过静脉溶栓时间窗后借助动脉取栓以及拉栓技术同样有助于疏通闭塞的血管,但一旦超过此时间段绝大多数患者就会受到不可逆性损害,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然而,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并非固定时间段,而是需要采取个体化对待的策略,目前该病症的治疗时间窗涵盖再灌注治疗时间窗以及脑保护治疗时间窗两部分,当前普遍认为起病后6 h内为再灌注治疗时间窗,而脑保护治疗时间窗随着不同机制的脑保护药物而不尽相同,如C扩+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于起病后6 h~12 h给药能够取得理想疗效;自由基清除剂、白细胞因子则最晚可至起病后24 h或者是数天内给药[5]。总而言之,无论是再灌注治疗还是脑保护治疗,时间越早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越好。
由于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预后差,所以急诊收入后予以积极的护理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然而,既往采用的急诊护理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信息共享不畅,使得院内救治期间往往出现重复诊疗情形,从而延长患者治疗等待时间,致残及致死风险大幅提高[6]。所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避免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成为当务之急。本次研究证实,与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相比,采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更短,存活率和护理满意度更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先,本次研究采取的急诊护理路程充分整合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通过指派急诊护理小组成员一同参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现场急救并借助电话保持密切沟通交流,能够促使急诊护理小组获取患者第一手资料,并与神经内科医师一同完成病情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时间窗内采取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脑保护时间窗内予以脑保护治疗等,更具科学性的治疗方案使得整个救治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7]。其次,急诊护理小组各个组员的工作职责范围明确,彼此之间配合默契,指派的急诊护理小组成员在参与院前急救期间能够将患者相关信息及时传回,便于信息的共享。急性脑梗死患者收入院后急诊护理小组迅速根据获取的信息开展生命体征监测、必要的检查、样本采集等护理,使得整个护理流程衔接个更为顺畅。
尽管本次研究证实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救治中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但因研究方案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加之样本例数较少,使得所得结果的科学性及可靠性不足,成为本次研究不足之所在。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缩短急性脑梗死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