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8B1基因突变致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报道并临床及分子病理特点分析

2021-01-18 01:42赵俊波周颖蕾张海辉郭琼雅张延瑞王春荣丁松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淤积胆红素胆汁

赵俊波,袁 林,周颖蕾,张海辉,郭琼雅,张延瑞,李 健,王春荣,丁松泽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3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胆管梗阻,使胆汁不能排入十二指肠而引起的疾病。胆汁淤积性肝病有一系列临床表现,如皮肤黏膜黄染、皮肤瘙痒、尿黄、乏力等。引起胆汁淤积的原因较多,常见病因主要有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药物和/或毒物、自身免疫、酒精、结石、肿瘤、遗传代谢等。

近来,一组由遗传引起的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开始在临床引起关注,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benign recurrent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BRIC)是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一种[1-3],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国内发病率低,病因难以靠临床常规检查确诊。BRIC分为1型和2型,主要由ATP8B1和ABCB11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肝细胞毛细胆管膜蛋白氨基磷脂P型ATP酶(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1,FIC1)或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异常,引起胆盐和脂质的分泌和转运异常所致,临床表现多样,但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无明显原因地出现黄疸[2-3]。

近来我们在临床诊治了1例BRIC患者,经基因检测诊断为BRIC1型。该类疾病因国内报道较少,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我们总结其临床和分子病理特点,并复习国内外相关疾病的报道,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协助临床医师在鉴别诊断时作出正确判断。

病例患者,男,22岁,平素体健,在校大学生。主因间断性全身皮肤黄染2年,再发并皮肤瘙痒1个月住院治疗。之前健康状况良好,否认有遗传史,父母健康,无肝胆疾病病史。

2016年1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地出现皮肤黄染,小便变黄、大便颜色变浅。第1次入我院查肝功能显示胆红素水平升高(见表1),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病。经“保肝、降酶、去黄”等治疗后,胆红素恢复正常,约2周后患者出院。

上述症状在2017年8月无明显诱地再次出现,为了进一步治疗,患者再次来到我院,肝功能检查结果(2017-09-13)显示:TBIL 306.6 μmol/L,DBIL 222.7 μmol/L,给予“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药物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基因分析(北京金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显示,存在ATP8B1基因的杂合突变,诊断为BRIC。2017年9月25日出院时胆红素水平尚无明显下降(见表1),但出院后2周左右电话随访,胆红素降至正常。

2018年9月初,上述症状再次出现。患者自行服用“熊去氧胆酸”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第3次来我院就诊查肝功能(2018-10-10)显示,TBIL 422 μmol/L,DBIL 290.3 μmol/L,经“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药物治疗后,TBIL继续升高,症状无明显改善。出院前(2018-10-23)胆红素:TBIL 460.1 μmol/L,DBIL 347.8 μmol/L,出院后1个月电话随访胆红素降至正常。

实验室检查:患者发病时的肝功能检查结果见表1。其特点是胆红素水平高,主要是TBIL、DBIL和ALP升高,GGT正常,AST和ALT正常或略有升高。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试验、免疫系统、血清蛋白电泳、自身免疫性肝抗体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梅毒螺旋体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表1 患者3次入院的肝功能检测结果Tab 1 Liver function test results of the patient on three admissions

影像学检查:患者第2次住院时的胆道系统超声检查未见异常表现(2017-09);磁共振检测提示,胆囊炎,肝门部胆管显示欠佳,脂肪肝,肝右下叶异常灌注可能,少量腹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示,肝、脾肿大,肝脏代谢弥漫性增高,考虑炎性摄取;脂肪肝;肝内多发钙化灶;胆囊壁增厚,代谢轻度增高,提示胆囊炎。

病理结果:患者在第2次发病住院时行肝穿刺检查(2017-08),结果提示:淤胆性肝炎,病变程度相当于G1S1,重度肝细胞及毛细胆管内淤积,不除外药物性肝损伤。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结果(北京金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2017-8-22)显示,该患者在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1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1型/胚胎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型相关基因ATP8B1存在一处杂合突变,该基因外显子区杂合突变为:c.2854C>T(胞嘧啶>胸腺嘧啶),导致氨基酸变化p.R952X(精氨酸>终止因子);该突变是终止突变,可能对蛋白质功能有较大影响。经家系鉴定,杂合子突变源于母亲。基因测序具体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 患者本人,chr18:55322503存在c.2854C>T的杂合突变Fig 1 The patient had a heterozygous mutation of c.2854C>T at chr18:55322503

图2 患者父亲,chr18:55322503无突变 Fig 2 The father of the patient, chr18:55322503 no mutation

图3 患者母亲,chr18:55322503存在c.2854C>T的杂合突变 Fig 3 The mother of the patient, chr18:55322503 had a heterozygous mutation of c.2854C>T

讨论根据临床特点、检查结果和基因检测分析,本例患者确定了BRIC 1型的诊断。BRIC最早由英国的Summerskill和Walshe于1959年提出[4],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北欧、地中海、日本等国家也有报道,BRI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具体发病率尚未有报道。随着国内临床分子诊断水平逐步提高,近来对本病的特点开始有更多的认识,相关报道也开始出现。

本病目前国内报道较少,2018年国内一组对5例确诊为BRIC的病例临床特点分析显示[5],严重的瘙痒和黄疸,持续数周,有时长达数月,在疾病的间歇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年龄较年轻。其病理特点是肝组织小叶中心性胆汁淤积,伴有或不伴有肝细胞变性、坏死,随着症状的缓解,病理学改变逐步恢复正常。这些特点同本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点吻合,缓解期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但不定期复发。

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和BRIC两种;PFIC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致病基因不同被分为5型,其突变的基因/编码蛋白包括PFIC1:ATP8B1/FIC1;PFIC2:ABCB11/BESP;PFIC3:ABCB4/MDR3;PFIC4:TJP2/Z0-2;PFIC5:NR1H4/FXR,均引起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和相关临床症状[1-3]。其中PFIC1、2的临床症状较轻,而PFIC3、4、5的临床症状较重,在儿童期即可起病,进展较快,可快速进展为终末期肝病,预后相对较差。

BRIC根据基因特点可分为1型与2型,BRIC 1型是由ATP8B1突变导致氨基磷脂P型ATP酶(FIC1)功能缺陷引起,缺损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8q21~q22;而BRIC 2型由ABCB11基因突变引起,编码肝细胞胆盐输出泵[2-3]。ATP8B1是P型腺苷三磷酸酶(P4 ATPases)的4型亚家族的成员,在上皮细胞的顶膜中表达,包括肝细胞的小管膜,编码FIC1[6-8],ATP8B1缺乏易使胆汁酸诱导的小管膜损伤[9],从而导致胆汁淤积。ATP8B1的突变会导致两种形式的胆汁淤积性疾病: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1型(PFIC1)和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1型(BRIC1)[2]。进一步研究显示[10],ATP8B1突变包括6种错义突变(p.L127P、p.G308V、p.D454G、p.D554N、p.I661T、p.G1040R)和一种无义突变(p.R1164X),除p.L127P外,其余的突变均会导致ATP8B1蛋白表达下降,影响细胞功能。另外,有报道提示[11],个别PFIC患儿早期可表现为BRIC,并在短期内发展为肝衰竭。

BRIC的诊断标准[12]:(1)持续数月到数年的无症状间隔黄疸至少发作2次;(2)实验室指标符合肝内胆汁淤积;(3)GGT正常或仅轻微升高;(4)继发于胆汁淤积之后严重的瘙痒症;(5)肝组织学证实小叶中心性胆汁淤积;(6)胆管造影术显示肝内或肝外胆管正常;(7)无已知的其他导致胆汁淤积的因素(如药物和妊娠等)。其关键要求是至少6个月的无症状间隔性多次黄疸发作,且无药物或毒性物质接触史或胆管疾病等诱因。

本病例患者符合BRIC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皮肤和黏膜发黄、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尿液变黄、自限性疾病且患者总体状况良好。实验室检测显示胆红素水平升高,以DBIL为主;ALP升高,GGT正常。AST、ALT正常或轻度升高;3次发病均无明显胆红素升高诱因,每次持续2周~2个月胆红素恢复正常。基因检测确定该病为BRIC 1型,家族鉴定显示杂合子突变源于母亲,但患者母亲从未出现过类似的临床症状。腺苷甲硫氨酸、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目前对BRIC及其他胆汁淤积性肝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支持治疗,保肝、降酶、除黄等药物效果不明显。报道显示,利福平(RFP)[13]是治疗BRIC黄疸和瘙痒的有效药物;人工肝和透析吸收系统及鼻胆管引流术[14-15]也可治疗BRIC患者的瘙痒促进胆红素的恢复。Gonzales等[10]认为药物分子伴侣疗法可能是改善间歇性疾病(BRIC1)患者胆汁淤积复发的有效治疗策略。日本的一项研究[16]表明,对BRIC 2型的患者,4-苯基丁酸钠盐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肝功能和顽固性瘙痒。其他有报道[17]认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有利于患者黄疸消退。肝移植可能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方法,但因为较为困难,很少有患者选择这种方法。

此外,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皮肤黏膜黄染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影响,包括社交恐惧等,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未来需进一步对其基因表达的调控特点结合发病情况进行研究,以开发相关药物用于临床治疗或进行预防,并在未来对其开展相关基因治疗以彻底治愈患者。

猜你喜欢
淤积胆红素胆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水库运行管理方式对水库积淤的影响研究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