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2021-01-18 08:54覃仲宇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赛项竞赛院校

覃仲宇,刘 钦

(1.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0430;2.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1.引言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已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也是衡量各高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1],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时态下,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2.1 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机制缺失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思维方式单一,难以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缺乏自我反思意识,导致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严重制约学生创新意识、横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各高职院校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实训实践课程,但在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中,仍然按照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使得实践教学流于表面、贯彻落实不足,导致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岗位胜任力差,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传统实践教学方式阻碍

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对经验丰富、技能和水平高超的教师挖掘和培养力度不够,专业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难以全方位了解学生个性需求,提供情景化、工作化的专业学习场景,造成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失真。实训实践教学过程中重理论化、轻实践性;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显性因素,轻隐性因素;重基础操作训练,轻创新思维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了对学生自主能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2]。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3]。

2.3 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双重性,学生职业岗位胜任力低

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学测评仍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评价,主要的评价方式仍以考试和测验为主,在专业实践课程测评中虽有采用定性评价,但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细化考核评价,难以对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个人综合能力形成层次性的、多元化的评价。在高职院校“二元共育,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院校“双主体”的需求各有不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各有不同[4]。企业的评价更多地与企业经济效益、战略管理与需求衔接,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校则采用定向岗位培养机制,对学生进行无差异、一贯性的培养与评价,极易培养出岗位角色转化能力弱,岗位胜任能力差的学生。

3.构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

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5]。考虑到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现状,创新能力很难通过增加常规教学实践学时来培养,而学科竞赛与项目研究覆盖面广、层次性强,体现了行业、产业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突出技术技能含量的高与新,涉及职业专业素养培养的各个方面,作为常规教学的有益补充,设计一套符合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路径规律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指导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构建主义教学设计原则,以课堂改革为指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线、以质量为核心,科技与创业项目搭台,赛事锤炼,能力对接为改革思路,利用竞赛和项目要求的层次化,突出创新性与实践性,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培养,重点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构建“一中心,四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该培养模式以四融合为核心,“一中心、两意识、三能力”为教学实施原则,任务(项目)导向化实践教学资源为教学实施内容,多元化评价机制为教学实施考核标准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

通过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为中心,在培养学生基础实践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实践意识培养,利用“项目+竞赛”与常规课程内容的衔接,培养学生技能竞赛能力、主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构建“项目任务+技能竞赛”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联合校外导师共同开发实训实践教材,并建立开放性实训室,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及参加竞赛活动提供场所,提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时空必要条件;教学评价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图1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

3.1 以能力培养为前瞻进行顶层设计,完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

根据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综合、项目、课程三类顶层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各级各项竞赛与项目,完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将基于现状的教学实施方针向可持续发展培养转变。当前高职院校教的是技术技能,属于行动导向教学范畴,赛项活动具有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贴近生产实际的特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中通过将竞赛项目内容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以赛项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竞赛技术指导企业为平台,通过开设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以探索性为主导,以基本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的创新性开放实训室、创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等多种教学措施,并将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与手段整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相融合、实践内容与工作岗位相融合、赛项成绩与考核评价相融合、人才素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突出技能竞赛的“职业导向”,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3.2 搭建校企合作共育培养平台

依托校企协作育人机制,借力于实训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通过校企深层次合作,开辟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的创新实践中心,将企业部门业务引入创新实践中心,购置技能竞赛软件,构建职业教育环境,学生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实践教学中引入赛项内容,实现专业竞赛内容常规化、备赛日常化,引导学生既重视专业知识的获得更倾向基础职业能力的养成。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鼓励学生能动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共享共建,让学生快速熟悉工作岗位的业务流程,并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基础职业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已掌握既有的专业知识深度挖掘创新能力,为学生能高效完成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研发任务提供能力保障。

3.3 以教科研项目为支撑,全面打造创新型师资团队

各高职院校通过建立校企互派师资机制,选派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深入企业开展“顶岗实践”和专业调研了解并掌握最新专业知识,企业定期选派企业导师或技术骨干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校内指导老师作为企业导师的助教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学习与专业交流,确保教师的成长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有助于实践教学的正常推进与高效实施,为教师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发现问题、挖掘素材的平台。

既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又具备较强科研研究能力的创新型师资团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针对高职学生的生源特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展示独特的人格魅力外,还需要构建与学生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引导、倾听与理解学生,通过循循善诱,等待、支撑、鼓励、针对性提问、释疑、提案与认可[8],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参与老师教科研项目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所申报的专业教科研项目研究之中,以研促教、教研相长,通过在同环境的交互作用,借助榜样的作用来发展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教师将思考、信念、行为显性之后,逐渐对学生个体的思考、信念、行为形成施加影响,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基础。

3.4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打破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特别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9]。通过赛项与实践课程相衔接,将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相结合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效驱动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将考核评价分为综合评价与后期成效检测与反馈,综合评价由基础实践课程检测评价、个人赛与团队赛结合评价、阶段性综合评价相结合,每个评价模块设定一定的系数,量化课程成绩。后期成效监测与信息反馈则需要基于技能竞赛和创新项目成绩与参赛者赛后总结与过程反馈相结合组成,将过程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

3.5 营造校园创新实践氛围,促进学生自主能动性

赛项活动的推进能一定程度推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赛项活动赛期短、覆盖面窄的弊端难以保持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持续性。营造校园创新实践氛围,通过非学习场所的行为导向,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10],将职业技能中隐性部分的知识以老带新、师生共做的方式进行传承。根据人才培养的阶段性,设置考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的校内竞赛活动,辅之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综合类科技赛项与活动,提升学生实践兴趣,考察学生专业核心知识应用、工作岗位胜任力、职业综合素养及团队协作、管理决策等创新能力。

4.结语

通过开展学科竞赛与项目研究,从根源上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现象,破解“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缺乏”与“专业人才创新培养面窄”两大教学难题,以期在培养和锻炼高职院校学生的组织协调、表达交流、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基础上,为高职院校培养“懂思考、会探索、能创新”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赛项竞赛院校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赛项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模式改革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中职学校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培训实践探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全国高职英语口语大赛回顾与反思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