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赋予了新使命,提升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以期为促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能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在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进入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应有新气象、新作为,既要培养一大批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又要不断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服务能力,打造成为国家开展科研创新的重要聚集地。
一、提升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职业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为此,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并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积累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制定支持政策,形成多方参与机制,推动“政、校、行、企”联动,协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将职业院校打造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用优秀成果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3]。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要服务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提高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水平与协同创新能力,为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要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技艺传承创新等活动,将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为区域内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等[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在当前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将更加突显,要进一步强化新发展理念,紧密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需求和市场需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为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提供专业化服务[1]。
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为国家“双高计划”)提出,要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6]。国家“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提供新机遇
目前,我国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国家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国家将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7]在此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型升级,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必须通过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赢得市场先机。这就为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行业企业加快转型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能力与国家“双高计划”目标任务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在“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此外,地方行业企业在改革发展中会不断产生大量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与科研项目,这也同样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积极拓展创新领域,促进高职院校更加聚焦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国家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提出新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8],这就为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国家“双高计划”提出,要“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6]然而,在“双高计划”建设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偏低,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亟待提高。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把握职业教育发展主线,围绕职业教育改革發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提供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全民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国家“双高计划”也明确提出,要对接科技发展最新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为纽带,加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6]这既为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也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汇聚的优势,紧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步伐,为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目前,高职院校在引领师生创新创业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充分调动起师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与积极性,缺少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产学研用”结合度还有待提高,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还不足。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国家实施“双高计划”以来,各大高职院校以推进内涵式发展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并取得了一些实效。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学院”)严格落实国家“双高计划”目标要求,以“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引领,进一步强化“政行企校”深度协同,不断提升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学院积极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全面服务于国家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学院的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为国内同类院校提供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做法。
(一)健全技术技能创新管理体制,营造科研创新浓厚氛围
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创新需要建立一套運行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做到协调配合、运行通畅。学院科研发展处是开展技术技能创新的牵头部门,负责学院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的规划布局、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考核、技术交易与成果转移转化、成果宣传推广等工作,并做好组织实施、过程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各二级院部具体负责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打造、科研成果培育、项目申报等工作。同时,学院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整套支持技术技能创新的制度体系,包括《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团队管理办法》《学术带头人培养和管理实施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为教师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营造了科研创新的浓厚氛围。学院还通过举办高端学术会议、聘请业界权威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开展科研项目培训、派遣科研骨干外出学习交流等活动,助力学院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提升。
(二)建立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夯实技术技能创新基础
学院遴选了一批院级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包括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型智库、研究中心、实验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众创空间等,并积极争取市厅级以上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立项。学院建立了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不断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其中“宴席设计与制作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酒店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创新平台”等4处平台获得省级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立项。学院成立了酒店职业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智慧商贸协同创新中心、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校地、校校、校企等形式的协同创新工作,其中酒店职业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入选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学院“海斯曼”创客岛众创空间作为学院师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场所,于201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院的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此外,学院还建立了青岛市旅游大数据中心、山东省研学旅行研究院、乡村振兴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鲁菜研发与推广中心、C.A.S.H装饰材料设计研究实验室等技术技能创新平台,重点针对酒店数字化、旅游产业升级、文化创意、乡村振兴、鲁菜研发等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技能创新,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中国旅游酒店业技术技能创新高地和高技能人才汇集地,为助推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为提升平台的科研创新能力,学院设立了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项课题,用于资助平台团队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方面的研究。
(三)突出企业办学特色,发挥“政行企校”协同创新优势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学校与行业领先的企业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9]。学院作为省国有企业鲁商集团的下属院校,充分发挥“校企一体,协同发展”的行业办学特色,共享人才和技术资源,着力推进政行企校协同创新。学院依托集团所属酒店产业板块,联合省内68家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牵头成立了山东现代酒店业职业教育集团,各成员单位在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等方面深化合作,形成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协同关系,重点开展了酒店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学院与青岛市文旅局合作共建了青岛市旅游智库,着重对青岛旅游产业重大规划、重大事项等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学院与南京灏程教育公司深化合作,共建“酒店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大住宿业研究所”,共同打造现代酒店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学院鼓励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中去,输出技术和智力资源,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技术咨询服务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政行企校深度协同,使专业教师能够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沿和创新需求,进而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促进了技术技能创新工作的开展。学院还积极与科研院所、兄弟院校、协会学会等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共享创新平台和人才资源,协同开展科研创新、项目功关、技术研发等。
(四)打造技术技能创新团队,提升科研创新人员素质
学院以各类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团队成员,打造了专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的技术技能创新团队,形成了“一个平台、一支团队”的局面。创新团队由5-10人组成,合理优化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老、中、青相结合,具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争创高水平创新成果的能力,围绕共同的科研目标和研究方向,联合开展创新性、探索性、应用性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科研攻关,强化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学院开展了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团队创建工作,设立团队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创新团队开展项目运营、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工作。管理办法还明确规定了技术技能创新团队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在三年建设期满后进行目标考核。学院还组织了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专业理论扎实、科研攻关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突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通过发挥学术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院教师自觉开展科学研究,实现了学院整体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院技术技能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其中,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教师团队成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五)深化应用技术创新研究,对接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
学院高度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将地方应用技术性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学院依托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和团队人才资源,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项目研究,积极建言獻策,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学院重点深化与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合作层次,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产品创新研发、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的需要,以技术技能服务为突破,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了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院还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的深度合作,重点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库咨询、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社区教育等工作,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学院共承接了《青岛市智慧旅游企业标准制定》《公证处无接触尽调业务系统开发》《基于BIM的MEP施工可行性与优化技术》等横向委托项目研究100余项,合同金额共计650余万元,涉及技术服务、产品研发、管理咨询等内容,为行业企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学院还主动参加科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编辑出版《科研成果汇编》等资料,促进学院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
[2] 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21/04-13/9453579.shtml,2021-04-13.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Z].教职成〔2015〕9号.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10/t20211012_571737.html,2021-10-12.
[6]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9〕5号.
[7] 中国政府网.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10/31/content_5556384.htm, 2020-10-31.
[8] 新华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017-10-27.
[9] 许凯,林乃昌,李华平.“双高计划”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以泸州市X校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1(01):16-19.
收稿日期:2021-10-25
基金项目:2020年度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招标课题“我院科研创新服务平台运行机制优化研究”(2020ZB03)
作者简介:魏有广(1981- ),男,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职业教育、高校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