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班级种植角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

2021-01-17 03:33陈丽清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幼儿

摘 要:文章结合具体案例,运用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的方法,探讨利用种植角的环境条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师要注意捕捉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适时生成教育活动;从种植的基本活动出发,生成猜想、实验、观察、记录、讲述等多种活动,以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在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积极评价,以增强幼儿的活动体验。

关键词:班级种植角;幼儿;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4-0071-02

引  言

班级种植角是幼儿开展种植实践的平台。与户外的自然区相比,班级种植角与幼儿的距离更近,是幼儿生活中的“活教材”,便于幼儿持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捕捉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种种现象[1]。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借助种植角环境开展了“趣玩玉米”活动,让大班幼儿在水培玉米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本文以此为案例,探讨了利用班级种植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策略。

一、顺应幼儿兴趣,生成科学探究课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一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这时,探究就成为幼儿自发的活动。当主体意识较强时,幼儿能够更好地内化经验。在科学领域的教学中,除了预设性主题课程,教师还要留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基于幼儿兴趣创设活动课程。

“趣玩玉米”活动是教师顺应幼儿兴趣的结果,是生成性科学课程的一部分。幼儿以前参与过“黄豆发芽”的课程,几天后,他们在一次下午吃点心时吃到了玉米,提出了“玉米是否也可以发芽,怎样让玉米发芽”的问题,并讨论玉米发出来的芽会是什么样子。教师听到幼儿的讨论后,便提出可以在班级种植角中水培玉米,于是“趣玩玉米”活动就在幼儿的期待和教师的支持下开展起来。有了兴趣和目标后,教师收集了玉米、塑料杯等材料,同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计划从家中收集一些材料。这样,科学探究所需的条件便形成了,班级种植角中的小空間变成了幼儿遨游科学世界的学习天地。教师在开展教育实践时,要多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支持幼儿将想法变为行动,开展主动探究活动。

二、挖掘学习空间,丰富活动实施形态

“种植”本身是表层活动,是幼儿自主生成的初步目标,但表层活动下蕴藏着丰富的学习空间。在开展“趣玩玉米”活动时,教师依托活动自身的逻辑及过程中的生长点,开展了多种科学探究活动。

(一)分组开展种植,实施对比探究

1.以提问引发猜想

幼儿的主动提问弥足珍贵,他们是发现问题后才开始积极探究和学习的,即有疑问才会探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应与幼儿的猜想相对应,这样的问题才具有思考的价值和引向深度学习的可能性。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引导幼儿说出让玉米发芽的方法。经过讨论,幼儿提出了三种方案:将整根玉米棒放在水里;将玉米粒剥下来放在水里;只用中间的玉米芯。每种发芽方案都得到了不少幼儿的认同。教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的幼儿认为“所有的玉米粒都黏在玉米芯上,看起来似乎可以发芽,就像苹果的核才是它的种子一样”。幼儿的猜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对科学的已有经验提出的,有一定的依据。这轮猜想活动让幼儿活动的目标导向更明确,同时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2.以实验证明猜想

具备科学探究意义的种植活动,有别于劳作和观赏性质的种植活动,其中包含明确的探究指向,因而能够让幼儿通过种植活动增长方法性和知识性经验。在幼儿提出三种猜想后,教师鼓励幼儿:“小朋友们不妨行动起来,用三种方法水培玉米,看用哪种方法可以让玉米成功发芽。”这样,三种猜想自然地延伸出了三种科学实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大班幼儿提出的目标为“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趣玩玉米”活动中,幼儿的种植活动便是对猜想的验证过程。教师与幼儿通过沟通将验证方法细化,如怎样掌握杯子中水和空气的比例,以及某些杯子中是否需要经常加水等。待沟通完成后,幼儿立刻就开始动手实施,形成了三个实验组别,每组中都包含多个水培杯,以便对比和观察。幼儿的思维和操作活动大多是他们自主发起的,而教师主要起到精神鼓舞、经验补充的作用。

(二)在种植中记录,促进有效观察

记录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科学领域的许多活动都要求记录。种植活动中的记录是对植物生长现象的记录,它不仅起到描绘客观现象的作用,还可以促使幼儿进行有效观察,能让幼儿的观察更具目的性,使幼儿更敏锐地察觉事物之间的异同和联系,进而发展逻辑思维[2]。

因为活动本身是生成性的,且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教师没有提供表格式记录纸,而是提供空白便笺纸,让幼儿在记录时有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同时,教师用两块移动展示板创设了“玉米成长记”分享专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经过观察,幼儿发现“玉米芯发芽组”的种植实验失败了,其他组别的玉米在两三天后成功发芽。这个结论是教师与幼儿在共同描述记录单内容后,经过讨论得出的。同时,种植、观察、记录、讨论活动的同向实施,让活动更有深度,幼儿从中获得的经验还可以迁移运用到其他情境的学习活动中。

(三)组织语言讲述,提升科学素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针对科学活动提出,幼儿应“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在种植植物时,经常自发地聚集起来讨论植物的长势及其与环境、人的干预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可提升幼儿科学素养。教师可以从中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点,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表述。在“趣玩玉米”活动中,幼儿发现那些水培整根玉米的杯子里出现了好多小芽,像一个小森林,而且只有水面附近的玉米粒发了芽。此时,教师提问:“谁能完整地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只有水面附近的玉米粒发芽了?”这样,教师就能利用种植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激发幼儿思考,以生成性的活动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巧用评价策略,促进幼儿经验内化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成人必须参与儿童生活与成长的环境。”评价就是成人参与儿童生活的一种方式。幼儿在种植植物时,解决了心中的问题,积累了新的科学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主动质疑的态度和勇敢尝试的精神,其中有许多方面都值得教师关注。

在“趣玩玉米”这个活动中,我们将积极评价渗透到全过程中,使之起到正面反馈、激励、固化经验等作用。比如,幼儿在后期创设了一个新的组别,他们从“打地鼠”游戏中得到灵感,将鞋盒顶层的纸板挖了一个洞,然后将水培杯放入鞋盒中,观察洞口以下没有受到光照的玉米能否发芽。教师表扬了幼儿,而且拍摄了活动现场的照片并展示在主题墙上,以无声方式表达对幼儿的肯定。同时,教师在集体讨论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展开自主评价和同伴互评。教师的评价融合在幼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能让活动充满情感因素,为活动增添乐趣。

结  语

根据瑞吉欧的环境教育思想可知,环境只有能够促使幼儿与之互动,才具备价值。幼儿教师有意识地利用种植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资源条件,能够使课程的实施与幼儿的行为模式相融合。班级种植角虽然空间不大,却是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理想载体,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一区域的价值,支持幼儿在种植区中趣玩科学,积累关键经验。

[参考文献]

[1]汉丽.基于自然环境的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园本课程的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20(45):71-72.

[2]冯院君.论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放”与“不放”[J].小学生,2021(04):75.

作者简介:陈丽清(1990.1-),女,福建连江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