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妮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对学生来说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则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客观存在的认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满足感。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应将马克思主义和思政教育联系和区别进行探究,再将两者有效融合,引导学生重视自身价值和个人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进程。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联系与区别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为学生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素质教育工作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有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核心观念,这与我国如今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发展的理念方向统一,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未来更好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奠定了观念和理论的基础,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在学生利益的角度出发,将思政教育的理念和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对家境贫困的学生提供资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思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相较课堂教学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规律有明确的认知和了解,利用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眼光看待生活,帮助学生坚定政治立场,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政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推动力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产生的重要社会发展指导理论,不是简单的教条,然而对于如今高校的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活之间有一定差距,其内容抽象、深奥,也让学生形成一定程度的抵触和畏惧心理。而思政教育工作则能有效弥补这一缺憾,思政教育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进行了解,进而满足学生要求。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效果也要根据日常的思政教育效果进行验证,学生的思政成绩和品格不能一次性得出结论,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日常表现等情况纳入评价环节[1]。
二、马克思主义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区别
(一)内涵不同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理论教育和日常教育两个重要层面,理论教育是学生接受相关知识和理念的重要渠道,而学生日常教育则是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人生价值观念以及世界观,意在引导学生优化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充分体现出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生活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科学等内容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會发展理念的重要课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学课程之一。
(二)教育主体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主体是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师,他们具有相关理论知识的功底,对于相关政治理论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为开展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优秀的教学条件。而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涵盖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利用充足的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比如高校中负责组织工作的团体、专业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宿舍管理人员等。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思政教育主体不仅有专业课教师,还有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高校领导等。除此之外,随着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社会认知的不断提升,主体意识也会逐渐增强,尤其是如今提倡“以人为本”、“立人树德”的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应该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形成自我教育的主体,从而形成优秀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三)教育方式不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想要充分学习这一理论,就要重视对相关理论的了解和认知,也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堆砌,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然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将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逐渐将其内化。而思政教育则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过程贯穿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堂之外,也有较多进行思政教育的时间和方式。比如,班会、主题活动等。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加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并逐渐完善和优化自身基本素养,从而建立优质的人生价值观念以及世界观。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重视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和内容的讲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思政教育工作则更加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行为体现,倾向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2]。
结语: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和思政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两者也存在内涵、教育主体、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距。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重视探究马克思主义教学和思政教学之间的关系,统筹规划各个部门和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构建优质的教育教学方式,明确教育理念,推动马克思主义教学和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尤佳锋,刘群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08):32-34.
[2]胡阿刚.高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