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各话题教学中的实践

2021-01-17 23:20:23潘晓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话题小学英语课堂劳动教育

潘晓

摘要: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将英语学习与劳动教育相融合进行研究,不再将劳动教育独立成劳动课来实施,帮助学生获得英语与劳动能力双进步。探索小学英语每个话题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在英语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体验,以促进学生的智育和劳育的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劳动知识并锻炼其实际劳动操作能力。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英语课堂;开放式作业;话题

新时代新形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长期方针,培养五育并举的青少年是我国现今最为重要的教育举措。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要求教育中“坚持‘五育’并举”,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明确指明小学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具备重要意义。

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用一体”,在以语言能力为底色的前提下,英语教学要做到立德树人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英语学科的学习,理应是从“准交际活动”到“真实交际活动”的循序渐进过程,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学科的学习,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英语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更是他们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过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将英语学习与劳动教育相融合进行研究,不再将劳动教育独立成劳动课来实施,帮助学生获得英语与劳动能力双进步。

一、研究理念

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是以模块为单位,每册教材包含6个独立话题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和一个复习模块,其中很多内容与劳动教育息息相关。每个话题都是以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生活来展开的。本研究在实践中落实每个话题的劳动教育内容,在英语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体验,以促进学生的智育和劳育的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劳动知识并锻炼其实际劳动操作能力。英语的学习课堂上,从单元话题出发,联系个人生活体验和知识拓展,多以图片、视频或实操来进行劳动知识的深化及延申。课后,再通过英语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开放性作业实践中用英语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灵活使用英语。笔者将劳动教育融合于英语学科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应用案例

以教科版5,Module 5 Foods we need综合拓展课为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2011教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Module 5 Foods we need的第六课时综合拓展课,本模块的内容主要是继模块四Foods and drinks的学习之后,继续围绕健康饮食这一话题进行谈论的,此话题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经过前面五个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核心语言去谈论各地方的饮食习惯。本课时是第六课时,上课时间为感恩节当天,内容包括已学的有关食物的单词和描述食物味道的词汇,表达对食物喜好的句型。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在二次的输入中进一步完善介绍食物,能在读中习得语言,形成相关的阅读策略,能对自己喜好的食物作出较为准确及流畅的描述,并尊重个人口味喜好,拓展为表达自己及家人朋友的喜好。在课堂的模拟烹饪过程中,在感恩节的氛围中认识到创造美好生活需要付出劳动才能获得。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正逐步发展,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与听说读写技能基础,他们掌握了本话题的部分词汇,也能用已学句式清楚表达自己对饮食的喜好及原因。他们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具有小组研学能力,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去主动合作,共同探究学习问题,通过互帮互学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能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食物类的,食物味道类的,感官动词类的等,并能在交流中熟练运用已学句型进行交流。学生能通过阅读学习更好地了解健康饮食,反思自己的饮食健康,表达个人及家人的饮食喜好、尊重别人的喜好,并在模拟操作中了解烹饪的乐趣和技巧,为课后的劳动实践积累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语言去描述一道健康的菜式,能清晰地介绍自己及家人喜欢的口味,并了解烹饪过程步骤,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基于广州市番禺区“研学后教”理念,使用小学英语教研室提出的“小学英语IIO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强调语境、语篇带动语言学习。本节課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语言交际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

(六)教学过程

1. Learning aims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与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

2. Preparation and Revision创设情境及复习热身

课堂从欢乐的歌曲Healthy Food Song For Children和游戏开始,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复习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引出本课的主线“I will cook for my family on Thanks Given Day”,为整节课作铺垫。

3. Input and internalization阅读学习,输入并内化,为输出做充足准备

在创设的情景下,进行视频和文本学习,介绍在感恩节当天Xiao为感谢父母准备的一道菜,从菜式的决定、食材的购买、烹饪前的准备到菜式的完成,认识健康饮食。最后是Xiao在劳动实践中的感悟和与父母分享的喜悦。分两种方式进行文本解读,从视频中获取主要内容,从文本学习中了解步骤及剖析,拓展新知识并内化语言,为后面的语言输出的作好准备。视频资源给学生提供情境和在下一个实践环节中提供了编写笔记的基础,给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用法,正确使用目标语。

接着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food?”,并讨论What do you want to cook for your family on Thanks Given Day?并按意愿自由分组,为下一步劳动模拟实践做准备。

4. Output学习输出,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在小组交流活动中,综合利用本模块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感恩节菜式。设定情景--讨论准备内容--如何烹饪--成品展示--互相评价,以笔记形式呈现,教师组织组与组间生生和师生评价的环节。在这实践过程中,学生利用本模块知识点进行小组合作和演绎场景。学生互相分享饮食概念及观点,练习了关于食物的词汇,并综合地运用语言去交流和展示,也能相互学习平日的生活劳动技巧,总结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观察、思辨、表达的能力,也达到了本节课设定的语言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5. Homework开放式作业布置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作业环节从课上学习延伸到课下,课后作业为录制一个在感恩节为家人做饭的视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丰富生活劳动实践经验。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发现,每一个视频作业都洋溢着劳动的兴奋感及成就感。从学生的英语言语表达和操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在把课堂中的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一些英语积累丰富的学生或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表现得更为出色,能在视频作业中正确地表达对生活对家人的感恩之余,制作过程使用的材料器具也都能熟练运用和用英文讲述出来。

三、结语

在小学英语各话题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的研究,让我们的英语教学及五育更适应当今时代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英语学习能力,学生各话题的学习,在了解和理解主题及课文内容后,抛出研学问题,不断拓展孩子们的英语词汇量和提升孩子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再通过英语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开放性作业实践中用英语劳动,强调教育的体验性目标。在作业布置中,强调语言教学的实践性,主要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劳动中灵活使用英语。在作业效果上,强调生成性目标,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掌握必不可少的劳动技能,激发起自主创新的劳动思维、陶冶浓厚的劳动情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中小學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2020

[2]鲁宗干.小学英语(教科版)教材分析[R].广州市教学研究院,2019

[3]徐浩,屈凌云.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4]黄卓珍.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知识窗,2021,(2)

[5]凌顺诗.小学英语IIO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

猜你喜欢
话题小学英语课堂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效果调查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话题与主语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3:34:14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实践探索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晓松奇谈》话题选择及启示意义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15:24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