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个体价值、现实困境与选择路径

2021-01-17 05:22韩传信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韩传信

(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之所以强调劳动教育,是因为劳动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在人的全面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劳动教育意蕴极其深刻,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为创造美好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更能够让学生达成并完善自我发展的个体价值。

一、劳动教育的个体价值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从教育学上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谐发展思想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劳动教育应重在“教育”二字,其综合育人价值表现如下。

(一)劳动教育有助塑造品德

劳动可以使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变得高尚,以劳动教育夯实道德教育基础,对培养善良诚实、勤劳拼搏和尊重他人等美德有一定促进作用。首先,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通过劳动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喜爱劳动,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立德重劳,培养青少年劳动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其次,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协作互助品质。现代社会劳动是多行业多人员参与的协作性劳动,并非个人独立能完成的。任何一种劳动形态都具有合作性和集体性,在劳动中可以培养青少年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及其相应的道德品质。同时,在劳动中更能培养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和坚强意志品质。再次,劳动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教育者将劳动作为德育的抓手,强化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热情、劳动习惯、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的同时,使他们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奋斗奉献等美德。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不流汗水不能轻易获得,对任何劳动成果应倍加珍惜,反对不劳而获的懒人思想。最后,要尊重劳动者,对劳动者心存感恩、敬意。可见,当赋予劳动教育之德育意蕴时,也就自然与育人搭建起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劳动教育可以启迪智慧

劳动教育能够加深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智力技能水平,使人的大脑变得更灵活和富有创造力。在身体参与的同时,有心智活动,可开发潜能,引发创造力,劳学结合,劳智兼得。例如,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中要求对儿童一边进行生产劳动教育,一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很大作用,这些作用体现在语言、智力、制造工具等方面,实现人在体力、脑力上全面发展;卢梭在《爱弥儿》中高度重视手工劳动,在物品的手工操作体验中,在身心的整合中,去学习知识,培养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劳动中,某些学科知识得到拓展与应用,活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生追求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品质也得到相应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做手工是放松大脑的一种方式,由此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展示、显露、发展个人天赋才能,促进学生的职业定向。[2]通过劳动教育,体现劳动工艺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增进民族文化自信。例如,某山区学校借助地域文化创设茶道体验、茶叶采摘等劳动实践,加深茶文化工艺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和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及养成良好的劳作习惯,学生使用不同工艺、标志或符号,去创造有创意的或有想象力的作品,并能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劳动用于生活创造,将抽象的劳动教育转为可感知的生活逻辑、生活技能,实现知行合一。由此看出,劳动教育使得认知能力(如语言、计算、逻辑推理等)和非认知能力(如动机、情绪、意志、兴趣、意志力等)协调配合,学业成绩与劳动素养全面提升。

(三)劳动教育能够强健体魄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最古老的一种活动形式。劳动作为维持自我生存与完善的手段,最先保障身体的锻炼。一般来说,人的劳动是与身体的某种行动相联系的。劳动教育健全人之身体,满足人身体生存的基本需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学校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或户外劳动,可使肌肉、筋骨得到锻炼,增强生命功能,提高免疫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重视劳动教育,提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倦,日益精壮。但是,目前随着升学和考试压力的增大,青少年体质健康每况愈下,令人担忧。据国家卫健委一项调查,2018年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为53.6%,高三年级学生近视度数高于600度的达到21.9%,大多数学生出现了体重增加、运动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通过劳动培养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是现代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四)劳动教育提高审美情趣

劳动既是个体自由的生命表征,也是人的一种生活的志趣。以劳动教育彰显审美价值和美学使命,在大自然中、在社会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青少年学生感受过程之美,获得美的感悟,在创作和劳作中体现个人的审美意趣和标准,从而提升审美人格。马克思曾说:“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3]劳动创造美的生活,一些新形态劳动教育过程与艺术审美欣赏表现有机融合,必将倡导一种基于劳动基础之上的现代审美人格的培育,从而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在劳动中增强审美教育,树立劳动的美学立场,培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情趣。[1]任何一种劳动教育,既有显性成果,如学会某项技能、收获某种产品;也有隐性成果,如形成劳动价值观念、欣赏劳动过程之美等。

二、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从调查和走访来看,部分青少年出现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精神的现象。劳动教育被淡忘、忽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劳动教育认识偏差

劳动教育基本目标是劳动价值观的培养。[4]然而,现实中存在对劳动的曲解、淡忘,甚至产生对劳动厌恶、轻视和躲避心理。首先,劳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实施劳动教育是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古代社会,劳动、生存、教育基本上是一体的,呈现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劳动场景;现代社会人类劳动的形态不断演进,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性、生产性劳动逐渐减少,无论农业劳动还是工业生产,繁重体力活都由机器人替代或机械化操作。尽管劳动对于优渥生活条件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不是生存第一需要,但是青少年通过亲身劳动,可以深刻体会价值创造需要付出汗水。如果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缺失,就会导致其好逸恶劳、嫌穷爱富、不想吃苦、梦想一夜暴富等错误的人生态度。其次,劳动教育没有成为学生升学的硬性要求。在“唯分数论”评价导向下,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使劳动教育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校园劳动可有可无。再次,将劳动等同于惩罚手段。此类方式在现有教学中仍然屡见不鲜,如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以打扫教室等劳动手段进行惩戒。“我爱劳动”变为“你要劳动”,这种逼迫使得学生心理上产生厌恶劳动、恐惧劳动,进而对劳动形成错误认识,劳动变成不受喜爱的活动。劳动成为惩罚学生过错的手段,这实际上是与劳动教育背道而驰的。最后,教育者害怕承担劳动风险,出于安全性考虑以及对学生身体过度“保护”的意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存在着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会出现安全事故的担心,加之缺少相应的制度建设、安全保障措施,因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劳动,限制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等集体劳动锻炼。

(二)劳动教育实践偏离

劳动教育离不开具体的劳动形式以及专门劳动技术的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生产本位的劳动教育曾受到高度重视,学校建有校办农场、校办工厂,内容基本上是生产性和技术性的,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例如,早在198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意见(试行)》,要求学校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正式课程。今天的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却存在场地受限、管理缺位、师资不足等问题。首先,场地受限。城市学校空间小,以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方式来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形态,虽然有劳技课教室,但主要是室内手工练习(如陶艺、剪纸),缺少室外或校外劳动场地。其次,管理缺位。学科和活动的劳动教育、个人和集体的劳动教育、校内和校外的劳动教育没有充分整合,缺乏“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在社会劳动实践和公益劳动中,没有挖掘具有地域性、民族文化性的劳动课程资源。在家庭中,缺少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有些家长认为劳动成为学生的额外负担,不支持、不赞成,如很多孩子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课程教学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不够,尽管有劳技课,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主动性与选择性,没有形成劳动技能和习惯。再次,师资不足。很多学校除了缺乏劳动教育器材设备、实践基地外,还存在专业劳技课教师不足问题。学校没有聘用兼职教师(如工匠、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等)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指导,在各类教师继续教育中,没有开展劳动教育培训来提升教师劳动教育的能力素养。

(三)劳动教育时间偏少

劳动教育是学校基本任务之一,我国曾经在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单设劳动课,并且对各学段学生劳动时间作出明确规定。但是,2000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取消劳动课、劳动技术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中,劳动教育课时不足一半。近期,教育部颁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对劳动时间作出明确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本科高校不少于32学时。[5]2020年教育部重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开设劳动课程,共6个学分,为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调查显示,由于应试教育评价导向的影响,学校教育将主要精力放到为升学做准备上,必要的劳动活动时间被其他课程挤占已屡见不鲜。

三、劳动教育的选择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家庭劳动等为基本路径,且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通。鉴于地区、城乡、学校之间劳动资源不同,选择劳动教育的路径各异。

(一)整合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劳动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特征,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加强劳动观念及其重要意义教育。不得挤占、挪用劳动课程课时。小学要以劳动习惯养成为目标,培养小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中学突出劳动责任观念及劳动方法教育;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高校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就业辅导课程、社会实践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以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等为课程实施途径,系统开展劳动教育。[5]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劳动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灵活运用各种新技术,创新内容与手段,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做准备。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条件开设校本课程,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例如在烹饪课中,让学生了解食品生产过程,培养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各学科领域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存在开展劳动教育的可选择性,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千人糕》一课,课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一种叫“千人糕”的点心,让孩子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发挥学科课程的劳动价值,培养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劳动兴趣,养成劳动习惯。德国劳动课程实施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并辅以丰富的实践形式加以落实。

(二)夯实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首先,依托社会力量和行业资源,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或劳模工作坊,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乡村学校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如组织学生采摘果实,让孩子们贴近自然,体验劳动,感受成长的快乐;城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工业游,观看现代企业制造过程,让学生实地感受劳动情景,在他们心中播下劳动的种子。引导学生暑假期间积极参加适合的农业生产、工业实训、商业和服务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体验活动,逐步形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思想品质。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学工学农等。其次,利用校园周边空地,开辟劳动教育基地。以年级、班级为单位,采取轮流值岗种植食物、栽培花卉,增强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和责任意识,如某校在教学楼附近种下一片麦子,让学生观察麦子成长过程,感悟生命的意义,组织收割麦子,体验丰收喜悦。利用劳技课教室,开展设计、手工技艺、废物再造、器材维修等学习内容和技能比赛,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最后,有些青少年活动中心可改造为劳动实践基地,接纳学生集中参加劳动实践,体验劳动实践的快乐,补齐学校劳动教育的“短板”。 随着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开辟新形态劳动教育基地,举办新形态创新创业活动。选择合适的劳动场所和规范劳动过程,加强劳动安全保障,劳动器材等资金投入。避免劳动教育的娱乐性。

(三)形成劳动教育合作机制

劳动教育不是学校能独立完成的任务,需建立家庭、社会、学校相衔接的劳动育人协同机制。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和校园生活,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请本地劳模工匠进校园,开展劳动示范教育活动,达到“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要求。注重在学科学习中体认劳动精神,做到“劳心”和“劳力”相结合。家庭生活劳动是儿童最常见、最易参与的劳动形式,家长要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居家劳动或劳动亲子课,如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物品等,同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节水、节粮、节电意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引导自己动手分类处理垃圾,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家务劳动体验,逐渐发展他们的职业意向和职业选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拨付劳动教育经费,开发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和社会公益劳动课程,在全社会营造支持青少年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如在超市、养老院、居民社区等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和劳动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总之,在学校、家庭、社区不同场域加强劳动教育,做到全体性与差异性结合、养成性与创新性结合、学校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体现劳动无处不在。

(四)重视劳动教育过程评价

劳动品质是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学校应根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在衡量学生全面发展中,将学生参加劳动活动情况、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陶行知曾在晓庄师范学校倡导“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以“不会烧饭,不得毕业”为口号,注重学生劳动教育。当今中小学要以“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为抓手,将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要点、评价方式、安全保护等要素融入培养方案,不断研究和探索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与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承担起家庭和社会劳动责任,使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开展新形态劳动教育评价,通过创新创业劳动、机器人竞赛等实践体验,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同时将学生劳动实践纳入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督导评估中,以考评促进劳动教育落实见效。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坚守劳动教育的“成人之道”“成才之理”。不断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弘扬中华民族劳动精神,引导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劳动,成为有社会劳动能力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