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焕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之后恩格斯在表达方式、语法拼音等方面进行了些许修改,并于1888年正式发表。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主要包括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实践观、宗教观以及革命观这四个方面,其中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最基本、最首要的观点。《提纲》是马克思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哲学彻底决裂的标志,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1](P266)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主要资产阶级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产阶级越来越富裕;贫困化不断加深,工人的异化发展到了极端,甚至已经达到不能生存的地步,工人阶级的运动不断,斗争情绪日益高涨,这引起了马克思的极大关注。马克思同情贫苦人民,站在苦难的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希望创造一种崭新的世界观为工人阶级的斗争运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去摧毁黑暗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崭新的社会制度,“新世界观”正是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同时,马克思为了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的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肃清黑格尔时代的哲学信仰,希望建立一种新哲学,解放人们的思想,“新世界观”由此诞生。
1.“人的本质”维度探析“新世界观”。从古到今,学者们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接受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万物流变的思想,提出著名论断“人是万物的尺度”。[2]普罗泰戈拉认为事物的存在都是以人的感觉来衡量,这是早期学者对人的理解,也可看出人们已经开始对人关注。启蒙时期代表人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这样讲:“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他强调人的自由平等,以此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而康德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探索,提出重要命题“人是目的”,强调人是有理性的,人就本性来说,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从《提纲》第六条和第七条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定义为“类”,理解为集合体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性,在费尔巴哈哲学中,“类”有三层含义:一是与特定的个体相对立的其他一切人的个体;二是人的自然本性;三是完整的人即具有理智和爱的人。可以看出,费尔巴哈从自然性的角度考察了人的本质,而忽略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也就是把人抽象成一种孤立的个体,而抽象物就是每个个体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比如理性、意志、情感等。而费尔巴哈只考察了人的自然属性,脱离了人的社会关系去考察人的本质,不了解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人,很难把握人的社会性。
对此,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重要论断。[3]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马克思给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具体定义,而是为了反驳费尔巴哈的一些观点。实际上,对于人的本质的考察,可以运用“种差加属”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人是人,而不是动物,所以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作为主体的人所具备的根本性质即人的本质。对于人的属性的把握应该从四个方面去着手分析,人应该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实践属性和意识属性。第一,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征,人与生俱来的性质,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一些属性,比如吃饭、喝水、繁殖等行为,这些是人的真正的机能,但这些机能不能脱离人的各种活动和各种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会给人们提供生存和发展所赖以需要的资料,所以人不能离开自然界去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的自然属性是其在世界上生存所必要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活动包括物质活动以及精神活动等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27)马克思以社会关系为切入点,说明人不是单个的独立的个体,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既然是社会中的人,是现实中的个人,必然在实践中从事一定的生产活动,从而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形式的不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不同和产品分配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因此,人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因为只要存在交往,就会发生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的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应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第三,实践属性是指人们通过发挥能动性,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物质性的活动,是人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认为,人要生存,就必须先解决衣食住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必须要实践,这就是人的实践属性。实践属性是人的本质的根本的属性。第四,意识属性是说人具有的目的意识性与主观能动性。人们在认识以及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目的意识性,而不是盲目的,即按照自己的目的计划去认识以及改造世界,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会预先规定活动的方式和步骤。意识属性也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属性。
因此,人的本质是作为主体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并且具有目的意识性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人的本质是具体历史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同时,由于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也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必然会不断发展。同时,人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本质是复杂多样的,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
2.实践观维度解析“新世界观”。在《提纲》第一条和第四条中,马克思直接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费尔巴哈强调客体的直观,只是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或认识的对象,而未从实践层面去理解,也不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那么这个对象便是独立于主体的“客体”,毫无疑问,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是有缺陷的。接着,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做法,忽略了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也就是现实中的人的实践活动。实际上,马克思认为应从对象性的关系层面去分析客观世界,而所谓的对象性关系只有处于关系中才有意义,只有体现主体的关系才有意义。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在实践中展开的,即离不开所谓的实践活动。因此,要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必须在实践中去把握主客体的统一。
在《提纲》第二条中,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认识源于感性直观,认为感性直观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比如说“地里长得是不是玉米”,只要亲眼看一下就知道真假,这无疑是偏颇的论断。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观点的基础上,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提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P2)马克思阐明主观和客观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只能在实践中去检验,这在认识论中再次验证了实践的重要性,说明了只有实践才是主体和客体相沟通的桥梁。
《提纲》第三条中的唯物主义学说,指的是18世纪以法国爱尔维修和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的学说,爱尔维修曾提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4]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和孟德斯鸠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起着决定作用,这无疑是偏激的论断。马克思认为应该辩证的理性看待问题,虽然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因此,人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这里统一的基础便是革命的实践。《提纲》第八条中指出:“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3]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再次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实践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离开了实践,只从思维层面去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行不通的。
3.宗教观维度剖析“新世界观”。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贡献。从《提纲》第七条可以看出,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提纲》第四条中,费尔巴哈把世界分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并认为世俗世界是其基础;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认为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想象构建出来的模型描绘出所谓的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由此揭开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即:费尔巴哈没有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没有阐明世俗世界是如何把自己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独立王国的,也没有从世俗世界的矛盾中寻找根源,更没有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马克思阐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提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的观点,[3]认为宗教是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中产生的,即:宗教是社会矛盾的产物,而不是从来就有的,这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5]这里,马克思无情地批判了宗教,并指出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即坚持革命实践的观点,认为只有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压迫,消灭了私有制,宗教才会消亡。
4.革命观维度分析“新世界观”。要想更好的领悟马克思革命观的深层意蕴,就必须先分析马克思《提纲》的时代背景。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两极分化严重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极是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继续压迫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另一极是工人的异化发展到了极端,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甚至达到无法生存的地步,这就必然会激起工人阶级的不满,当这种不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暴发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矛盾激化。在此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新的阶级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3]这里的“市民社会”指的是资产阶级,“人类社会”指的是无产阶级,马克思看到资产阶级的腐朽与贪婪,找到了新的阶级基础即无产阶级,要依靠无产阶级去“改变世界”。接着,马克思阐明了哲学家真正的历史使命:“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马克思创造的新的世界观,给斗争中的工人阶级提供理论支撑,鼓励工人去“改变世界”,去消灭资产阶级以及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消除异化,实现人们真正的解放,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把握《提纲》中的实践和唯物主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提纲》中实践和唯物主义可谓是“新世界观”的灵魂和根基所在,也是当前我们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行动指南。当下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同时,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给改革造成极大的破坏,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要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地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
2.把握《提纲》中对人的关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提纲》中,马克思坚持人民的立场,特别重视对人的关注,并认为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康德认为,“人是目的,而非手段。”[7]这些人本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的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人民就业问题,提高人民收入,提高落实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这些措施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使得社会建设上升到新的高度,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3.把握《提纲》中的“新世界观”,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把握《提纲》中的人、环境和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要去积极地适应环境和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另一方面,只有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通过自身的实践改变恶劣的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才能实现人的更好的发展。其次,把握《提纲》中的实践观,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大胆的积极投身实践,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自主性,切勿做空想主义者、幻想主义者,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此外,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确立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立足点,强调“现实的人”,是为了正确理解人及其活动的本质,理解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而绝不是倡导所谓的个人主义以及无限度的自由。因此,把握《提纲》中的“新世界观”,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处理好自由和法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对旧哲学观的批判与超越,体现在马克思转变了以往旧哲学的思维方式,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结构范畴阐释了新世界观,主要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的思维方式,打开了马克思新哲学的大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尤其是实践观在当下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不管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