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娟,胡 春
(三江学院,南京 210012)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和增强其文化自信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需要,也是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需要。随着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校数量越来越多,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整体的文化自信水平。因此,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的调研分析,探索其有效的培育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学界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还处在初探阶段,呈现出的研究成果较少,实证研究更少,本研究拟在实证研究上做一些拓展。
对于文化的理解,一直以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艾略特认为文化一定是整体性的[1]。这就意味着当我们谈到“文化”这一概念时,一般是指一个集体、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即不存在没有边界的所谓的泛文化。文化囊括精神活动的所有成果,包括各个领域的知识、价值观、传统习俗、行为、语言、宗教、哲学等。托尼·比彻(Tony Bache)对文化做了比较综合的概括:共同的思维方式与集体的行为方式[2]。可见,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心理特征以及反映到行为层面上的具象部分,一旦将文化的概念赋予国家的身份,就会有很多具体的文化要素,比如语言文字、国家历史、民族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宗教信仰、历法纪年、民俗、图腾崇拜、山川地形等共同构筑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系统,并使任何一种文化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3]。
Coppersmith认为,自信是个体做出的,并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说明自己在何种程度上认为自己能干、重要和有价值[3]。我国学者张春兴认为,自信指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者与所能者具有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和所下的判断不存怀疑[4]。以上观点都认为自信与能力、价值的自我积极评价有关。结合前人的研究及个人的理解,笔者认为,自信是指建立在对自己客观、全面、理性认知的基础上,经历社会实践、环境反馈、社会比较、正确的归因、愉快的情绪体验之后,所形成的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文化自信是自信的一种,是对自身文化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做出的客观、理性的积极评价;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髓、时代价值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光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外来文化以辩证、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我们所要培育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孕育而成的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包含认知、情感、态度、意志、行为,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主要通过学生报告方式进行考察。为了尽可能真实呈现民办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状况,研究团队编制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调查问卷》,从文化氛围、刺激条件、认知、态度、情感体验、文化参与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历时半年收回有效问卷1 486份,调查对象地理分布广,涉及本科、高职学历层次,涵盖文、理、工、经、管、医学、艺术等专业,调研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53%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与中华文化的契合度一般,认为关系不大的占11%;61%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授课时只是偶尔结合中国历史文化,8%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从未结合中国历史文化讲解知识,强调文化自信的大多数是思政课教师。民办高校要提高校园文化活动与中华文化的契合度,专业课教师要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程思政建设有待加强。
几乎不关注中华文化的占11.2%,偶尔关注占70.4%;35.1%的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源头、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不清楚;15%的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不了解;23.4%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不是很了解,67.4%的大学生有一点了解。此项调查结果同吕海滨(2019)[5]的调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48.8%的学生喜欢来自欧美的影视作品,59%的学生喜欢国产影视作品,35.1%的学生选择日、韩,6%的学生选择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和态度方面,54.7%的大学生认为我们应理性地对待西方文化,警惕其不良的方面。只有5%的学生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我们可以完全借鉴。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文化选择多样化。
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87.7%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影响,应当尊重、传承其优秀的部分。这与秦娟(2018)的研究结果相当吻合[6]。78.1%的学生认同革命文化,但也有23.4%的学生认为年代久远,近乎遗忘,希望学校等相关教育机构明确其内涵,加强教育和传播。76.4%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3.3%的学生希望学校等相关教育机构明确其内涵。
只有21.6%的学生认为中华文化对自己及身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较大影响,甚至7%的学生没有体会到文化的影响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66.9%的学生会选择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主动宣传中华文化的只有23.1%。可见,大学生主动宣传、传播文化的意识还有待增强。
民办高校大学生整体上对文化兴趣不浓、认知度不深、理性认同度偏低,对文化的影响力认识不足、体会不深刻,主动传播文化的意识较弱。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需要由自发的情感认同向自觉的理性认同方向转变。
民办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学校的人才培育理念,自身的成才观都是影响其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部分市场主体诚信缺失、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等不良现象频繁曝出,给整个社会正能量的输出带来了负面影响。数字、通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海量的知识、信息,在重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裹挟着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尤其在网络安全和思想文化监管机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低俗、庸俗文化有了可乘之机。娱乐文化、偶像追星文化也有上升趋势。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阻碍了文化自信的形成。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成长的契机。但是民办高校因缺少办学经费支持,办学压力大,导致有些民办高校确实存在人才培养中的短视行为,存在重智轻志的情况。表现在过于专注学科、专业建设,偏重于科研生产力的提高;重视硬件设施设备,比如实验室建设、图书采购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人、感染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方面,行动迟缓或不力。课程体系中文、史、哲课程开设得少,对其考核力度不大。校园活动偏娱乐性,与中华文化进行深度融合的活动偏少。这些情况延缓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形成的进程。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家庭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家长的文化素质、教养方式,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子女的文化素养、民族文化认同、完善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家长大多生长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他们视野开阔、具有很强的奋斗拼搏精神,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在子女的教养方面片面地提供物质保障,忽视了对孩子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生理想等精神层面的关注和培养。更有甚者,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表现出功利、实用的价值观,对子女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产生不良的示范作用,家长的文化示范缺位是影响学生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观念认为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自身是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因素,外部条件再好,没有学生自己的学习、领悟、反思和实践,文化自信也难以形成。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成才观过于功利化,导致文化自信的培育难度加大。首先,学习上功利心强,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忽视文化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文化认知的自主性不强,导致整体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再有,自媒体环境下,对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兴趣较高,反而对主流的思想文化兴趣不浓,这些都反映了大学生的成才观还存在问题,需要改变。学生对文化的辨识力,即是否有能力自觉规避不良的文化现象,主动亲近优秀文化,也会影响文化自信的顺利形成。
文化自信培育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都是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各自发挥作用并形成合力,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路径。同时,文化自信的形成有其特有的心理机制,尊重并运用心理机制可提高文化自信培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是一个一元主导、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各种文化共同作用于生存场景中的人。其中,主流文化对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被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接受和认同的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非主流文化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学生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社会要特别重视学生群体的文化熏陶,加大主流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力度。新时期,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除了要立足自身主流文化外,还要培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胸怀,提高文化活动参与度,提高文化包容性,增强文化的甄别力,对非主流元文化进行批判的吸纳,这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民办高校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必须统筹专业教学和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应转变办学理念,提升文化内涵,提高育人能力。民办高校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转变过去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的批量式人才培养方式,为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识、有担当、有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建设历史文化等人文类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将文化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涵养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父母的文化素养、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子女的文化素养、性情品行。要培育下一代成为具有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的人,必须呼吁所有的家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子女做好榜样。呼吁家长同学校一起同频共振,加强对子女文化素养的培养,提高文化自信培育效果。
文化自信的的形成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有着特定的心理形成机制。首先,环境对人具有暗示作用,学校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供足够的文化刺激,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利用环境育人的目的。其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指出,如果对个体某个行为进行奖赏则可以强化该行为,使其反复发生,进而加深对行为对象的认知和理解。该理论提示教育者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文化实践给予及时的、正面的反馈,来强化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全面认知。对文化越了解越感到博大精深,内心深处越容易产生自豪感,态度上越容易发生质的变化形成文化自信。再次,外部积极或消极评价使得个体形成好坏、对错的概念,个体在文化实践中进行应用和佐证,渐渐内化形成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文化行为。在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利用价值观形成心理机制,充分发掘、表扬榜样典型,旗帜鲜明地表明文化价值内核,并将其植入学生的大脑中。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社会交往和归属的需要,一旦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归属感,因此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多参与文化活动,满足其交往归属的需要。积极情绪对文化评价的性质、文化活动的效率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正确的归因是促使自信生成的重要推手。因此,在文化自信的培育中,要帮助学生练习正确归因,引导学生将文化自信归因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归因于持续学习、实践和交流。
只有充分掌握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整合多方力量形成优势互补态势,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