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虹
(广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006)
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议题,提及人才培养必须关注两个主题报告。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2019年11月19日在四川大学举行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上作的题为“创新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深刻变革”的主题报告。二是吴岩司长2020年6月15日在全国高教处长会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中作的题为“谋大局 应变局 开新局——落实落实再落实 提高提高再提高”的主题报告。吴岩司长提出要持续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特别强调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是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由此可见,从人才培养模式到人才培养范式的转变,以及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势在必行。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018年9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促进交叉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为拔尖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进行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譬如笔者所在高校为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设置了“拔尖人才创新班”项目,其中包括不同专业的“卓越教师创新班”。然而,大多拔尖人才培养实践还是以单学科模式为主,无法真正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把促进交叉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的精神。因此,本文将依托BICS理念,即Blending(融合)、Innovation(创新)、Cooperation(协同)和 Sharing(共享),以英语卓越教师培养为例,探究跨学科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提倡人才培养模式,但如前所述,高等教育今后应关注人才培养范式的变革。那什么是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范式就某一共同体而言是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是他们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集合,是他们开展研究、进行实践的方向性指引,以此来研究和解决新问题[1]。
不同的学者对范式的定义不尽相同,在人才培养语境下,相比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范式是基于理论或理念,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科学、系统、客观的标准。拔尖人才培养范式正是这一教育实践活动标准的总结。因此,学界对拔尖人才培养的观点渐趋开放多元,对拔尖人才的定义标准也不再是单一的维度,学术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领导力、艺术或体育才能等都逐渐被纳入拔尖人才培养范式考量范畴。同时,对拔尖人才关注的重点“也不仅局限在个体本身的能力和成就,还包括在各领域中体现的创新精神、 谋求共同利益的同理心甚至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情怀”[2]。
然而,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探讨拔尖人才培养范式的研究极少,更多研究呈现的是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或具体实践。在国内高等教育语境下,研究者同样更多关注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特别是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各高校通过选拔人才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方式进行培养实践。因此,探究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及吻合国内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有其必要性。
如前所述,教育部颁发的《意见》强调了跨学科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言,跨学科教育今后更应成为一种主要途径。相较于在单一学科领域内的学习,跨学科教育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知识结构,还可促进其创新思维和跨界沟通能力的训练。但是,跨学科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取代传统学科,而是为了实现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与整合、不同思维方式的相互交融与综合[3]。因此,高校中的跨学科教育是“运用跨学科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一种新型教育范式”[4]。
跨学科作为高等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之一,已在不少世界著名学府得到实践,它们通过独特的跨学科项目、通识课程、系列课程、复合专业设置等方法,对本科生开展跨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在国外已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实践模式;国内对跨学科教育亦十分重视,不少高校开展了实践。纵观国内外跨学科教育,有学者指出,“国外大学内部的学科组织体系能够顺应跨学科发展趋势而做动态调整、转型和重构;跨学科不仅停留于学术层面,而是将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国内有些高校往往把相近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课程简单叠加在一起,或者由多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合作开设一门拼盘式课程,即构成了所谓的学科交叉课程,然而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教育。”[3]此外,国内不少学者对跨学科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涉及不同专业,如新工科、环境类、外语等,然而鲜见将跨学科教育运用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中。
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历来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国内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探索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但有学者指出高校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项目覆盖范围欠广、 项目形式单一、开放性不够、相关配套举措有待完善等[5]。此外,有学者调查国内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发现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期望较高,但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不高,对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不高,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不满。同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性,教学计划的统一性忽视了个体差异,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性不突出,教学方式和方法陈旧[6]。综上所述,探究创新能力培养应成为拔尖人才培养范式的关键点之一。
事实上,早在2011年,国家就提出“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协同创新概念”作为国家创新战略发展的一个指引方向,将高等院校、行政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结合过程交由“协同创新中心”和“协同育人基地”来具体表现。自此,协同育人理念得到了高度认可,不少高校纷纷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以U-G-S协同育人模式应用最广泛,该模式整合高校(university)、政府(government)、中小学(school)三方力量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该模式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加大地方政府的教育调控力度、丰富中小学教师人才储备、增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以及促进高校与中小学资源共享具有重要作用[7]。然而,从跨学科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分析,U-G-S模式是大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及教育背景,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加入其他方力量,令协同育人的主体更多元化,例如企业、研究所等,以此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提供更广的平台。此外,提及协同育人,离不开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因此,将协同共享纳入人才培养范式研究有其必要性。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本文旨在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亦即英语卓越教师培养范式。该范式的基本框架借鉴李国茂等的融合创新范式,以及顾佩华的新工科教育范式,以BICS(融合创新协同共享)理念为引领,从新模式、新课程、新方法、新内容、新质量五个方面构建英语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范式框架,基本内容如下[1,8]。
英语卓越教师培养要贯彻落实融合(Blending)、创新(Innovation)、协同(Cooperation)和共享(Sharing)四要素的发展理念,其中融合、创新为核心要素。
1. 体现融合。首先指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其次是与新科技的深度融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技术等,其中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再次,与学习革命的高度融合。
2. 注重创新。首先,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等多维度培养英语卓越教师的创新能力;其次,实现英语卓越教师培养理念层面的创新;再次,促进英语卓越教师培养实施层面的创新。
3. 加强协同。加强高校、政府部门、中小学校、企业、研究所等多主体协同的教育及实践模式。
4. 推进共享。形成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境内与境外等多维度资源共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创建卓越目标和结果导向、跨学科融合的英语卓越教师培养新模式应该包括:一是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国内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经验,创建英语卓越教师培养新模式;二是综合“卓越教师计划2.0”和师范认证要求,分析未来英语卓越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等;三是根据新科技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后疫情时期教育教学的需求,将跨学科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师范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学术能力、科研能力等多元化发展的英语卓越教师。
新范式的创建离不开课程体系的创新,因此需构建融合贯通、整体协调以及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设计跨学科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同时将创新能力培养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等元素渗透到课程中。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课程体系的需求,创新英语卓越教师教育方法和手段。尤其须紧贴新科技发展趋势及后疫情时期教育教学需求,关注学习化(时时、处处、人人)、个性化、智能化、项目化、国际化等多元化方法,采用双线混融等多种方式,同时打破原有线下教学的限制,探索“互联网+跨校跨界跨境教学”等的可能性。
有了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还须有先进的教学和学习内容。除了文理音体美等不同学科的内容,教育教学领域的内容应及时更新,尤其将新技术渗透到教学中,如知识图谱辅助教学、文本数据驱动等等、Python等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需构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标准的构建需以国家标准(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师范认证标准)、学校标准为基础。吴岩司长提出的“质量革命”的五个度可作为新质量标准的参考,即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技术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学习的满意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五个方面的“新”,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新”,而且随着新科技发展和教育进步,将会有更新的“新”出现,因此它们不可避免地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
本文在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跨学科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BICS理念探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呈现了融合(Blending)、创新(Innovation)、协同(Cooperation)和共享(Sharing)四要素的发展理念。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框架,将跨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培养过程,符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要求。目前,卓越教师的培养大多以单一学科为主,本文构建的培养范式框架将打破单一学科教育主导或独导的模式,探讨跨学科教育模式,加强文理交融,并将创新能力渗透到培养过程中,由此可提升卓越教师人才的培养质量,卓越教师学科融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目前,国内外关于拔尖人才培养范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已有的少量研究中尚未有针对教师教育人才群体,本文探讨的框架能够丰富拔尖人才培养范式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群体。此外,还可促进跨学科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理念的多元化发展。
新的人才培养范式框架构建,在落实的同时需要进行思考:如何融合?跨学科教育如何融合到英语卓越教师人才培养中?通过人才培养范式方案和课程新体系的制定,以及方案的实施,探索将跨学科教育真正融合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如何创新?一是如何培养英语卓越教师的创新能力,二是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及实施如何创新。这些问题都有待框架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