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缺失及构建

2021-01-17 02:12胡锦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制度制度

胡锦霞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引言

教学管理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发展,管理者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及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计划、指挥、协调、监控高校的教学工作,还能顺利推进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着教学管理,两者有着密切联系。规范、有序地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当前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还阻碍了高校的整体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缺失问题

近年来,高校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高度重视,但是受高校内外环境与条件急速变化的影响,再加上制度建设需要的是逐渐完善的过程,所以普遍存在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缺失的现象,从而对管理的最终效果产生很大影响。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缺失:

(一)制度设计理念方面存在很大偏差

如今,高校在设计教学管理制度时将制度效率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忽视了制度对自身发展及师生所具有的价值。一直以来,因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产生的诸多影响,使高校管理者将自己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当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且还对其进行了简化,成为单向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在制度的设计中,有明显的错误倾向存在,即没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以学生为本,而是以管理者为主导,对教学进行控制,致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难以共同合作,也无法彼此理解、一起合作。

(二)制度设计过程过于简单

通常来说,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设计前应该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管理目标、管理层次、管理机制、管理边界、制度协同、职责权限等。同时,对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也要做重点强调。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总是缺失对该环节的把握和分析,即使有也不到位。作为高校管理者,他们大多数是从局部利益考虑或者是从即时需要出发的,没有系统地规划制度设计问题,随意性较为明显,没有提前去判断新制度的出台将产生哪些利与弊,并且对出台的新制度是否对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能发挥出作用也没有进行全面分析[1]。

(三)管理制度单一、不严谨

有些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较为单一,并且将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都向优化的模式上进行统一。在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下,必然会出现跨部门无法适应新制度的问题,所以行政干预逐渐加强,其结果就导致无法兼顾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高校整体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也无法保证教学管理质量,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还受到很大的阻碍。此外,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流程不够严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都是临时起草的,而且是由校领导来决定教学管理制度的颁布实施,师生员工在这个过程中都是被动地参与进来,有的新制度在制定时并未向群众征求意见,所以最终制定出的是缺少群众基础且不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真正体现出师生员工的实际诉求。采用这种方式来制定管理制度不利于后期执行,且制定过程不规范,这些都将导致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作用无法全面发挥出来。

(四)教学管理缺少弹性

高校为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逐渐在教学管理中实行了学分制教学。必修课建设和选修课建设是该教学管理体系中的两大部分,将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的职能发挥出来是需要重点强调的。从本质上说,学分制实际上就是弹性教学的一种,教学时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教学管理体系中对学分制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决定提前毕业或者是留学时间适当延长,学校应尊重学生。然而,当学分制应用到实践中却又面临很多问题,受国家制度规定的限制,很少有学生会选择提前毕业,有些学生出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将自己的毕业时间推迟,他们基本都会选择结业离校。这就足以证明,高校难以发挥出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的弹性管理特性,所以也体现不出其具有的优越性。另外,造成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缺少弹性的又一原因是学生在选课上有不合理之处。

(五)制度执行力欠缺

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没有全面考虑执行成本的认识和预期,并且忽视了执行制度成本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之间的“性价比”,制度利益人在制度执行时博弈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不做预期。由此可见,制度不具有科学性。总的来说,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有的相对比较笼统、不精细,不具备可操作性,也不利于执行,出台的制度难以产生实际效力;有些制度一直在“试行”阶段、“暂行”阶段停留着,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还有的制度包含的信息不对称,也得不到认可,无法顺利地得到执行[2]。

(六)教学存在失衡问题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缺失会产生很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比如,无法有序地开展各方面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等。课程结构失衡是当前一个明显问题,一些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没有将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此便出现较为常见的重理论而轻实践课程的现象。此外,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所以就影响了教学管理效率,教学管理水平得不到根本提升。

(七)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制度无序、制度冲突等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残缺的制度体系,相关问题缺乏相关的制度做合理支撑,制度之间无法衔接,有矛盾存在,合力难以形成。不仅如此,制度内容上还出现交叉,不能明确责任,由此导致利益冲突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二是某些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多年,即使有的制度不合时宜也没有对其进行及时修正及完善。三是没有安排相应的制度对教学管理制度中的重点环节及行为加以规范,监控和反馈环节有所欠缺,制度体系中的“漏洞”也由此形成。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的途径

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管理水平的体现,更是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大力度探索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应采取的有效策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以及高校的发展要求。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高校应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制定多元考评制度,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

(一)融入“以人为本”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始终坚持的办学宗旨都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融入“以人为本”理念,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师、课堂、书本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中心,对教育工具本身的价值尤为重视,却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严重限制。然而,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能给予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足够尊重,并且强调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应对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到人本理念的重要性,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做正确的处理,实现学生的大发展。此外,在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招聘、培训、考核环节,还是分配、奖惩环节,都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师生员工管理制度时,应该让所有师生员工真正地参与到制度决策中来。各学院有必要建立一个集体民主机构,从而使师生员工可以将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积极参与各项管理活动,由此可以对管理制度缺失问题进行弥补,最终才能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3]。

(二)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为此,高校应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效结合,建立可以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教师员工的上岗机制要科学有效,从目标管理层面开始深化,逐步推进。除此之外,人力资源配置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出人才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知识和科技资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建立完善的决策机构和咨询机构,以专业角度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完善管理制度

构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经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要保证工作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都是科学合理的。高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应该注意细致分工,各自的职能要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教学管理制度的最大作用,产生较好的管理效果,更好地落实教学管理工作。

(四)制定多元考核制度

要丰富多元考核形式,以学科特点的差异性作为前提,实践、面试、讨论等环节可以适当增加。调整好考核内容,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做到主观与客观并行,主观思维方式以及客观的知识积累是考核的重点所在,并不断地扩展考核范围,对综合评价高度重视。同时还应做到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关注学术动态,引入新知识,通过对慕课、翻转课堂的合理借鉴,可以达到共享优秀教学资源的目的。

(五)创造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

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产生了很大影响。从社会层面来看,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保证自身职能得到发挥,通过宏观调控为高校提供优良的教学管理环境,使高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决策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学校这一层面看,还要对教学管理制度加以调整,并做好硬、软件资源配置,保障校内有完备的机房,为师生提供好的学习和实验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

(六)制定大学生保障权益的管理制度

高校是为大学生设立的,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学生的学习权和发展权得到保障,教育设计从“教”变为“学”,对校内规章制度的设计应该从以管理者为主体转变为将学生作为主体。为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制度,体现出弹性和自主性,不断实施及完善学分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对当前高校学籍管理的规定要重新审视,在制度安排上,针对学生学习失败是可以接受的;教学考评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以创新为基础,确保最终形成的运行机制是“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学习困难生的帮扶制度以及优秀生的奖励制度都要加以完善。

(七)完善实习制度

高校要与企业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做到校企间无缝衔接,输送实习生去企业实习,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高校、企业、学生的共赢。此外,为了实现学生培养目标,建立实训基地非常重要;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招聘专业对口的实习生,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将其作为企业的后备力量,降低企业引进人才的成本。在校期间,学生对书本知识已有了全面掌握,更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有利于他们毕业后顺利就业。同时还要重视经费的使用,财政能够给予更大的支持,教学与实践双投入,解决好经费的使用问题。

(八)健全教学服务制度

“服务为本”的理念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重点体现的一部分,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教学服务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教学服务制度及学生学习指导制度,为学生做积极的指导。同时,建立和完善学习信息咨询服务制度,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信息。高校为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持服务应该在制度上得到体现,比如,有针对性的培训、海量的教学信息及资料。为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各高校应发挥教学管理、服务与研究职能,履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此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详细分析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优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高高校的社会竞争地位,从而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制度制度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