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01-16 02:47:12赵志林
种子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病虫害防治

赵志林

摘    要:银杏树属于重要栽培作物之一,为确保银杏树栽培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应当对应用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探究,明确技术细节并了解执行方式,为未来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打下坚实基础。文章主要针对银杏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银杏树栽培;病虫害防治;应用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11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2.95       文献标志码:B

在银杏树种植过程中,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应用效果会对生长质量与速率造成影响。为确保银杏树价值能够得到正常发挥,需要从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角度出发,对应用方案进行深入探究,为后续进一步推广银杏树栽培打下坚实基础。

1   银杏树价值简述

银杏树又被称作公孙、鸭掌树,其类别属于银杏科落叶树,在树木中具有长寿的特征[1]。为确保银杏树能够达到理想栽培效果,需要结合相关技术方案,对整体栽培流程进行改进。同时,还需要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后续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理想条件。

2   银杏树栽培技术分析

2.1   合理选择栽培区域

在栽培技术中,园地选择对银杏树生长速率影响较大,若园地选择存在问题,则会导致栽培生长速率减缓,甚至引发枯死问题出现。常规情况下,银杏树种植区域应当避免同时移植马铃薯、茄子等植物。这些植物存在携带病原体的可能,同时还会产生大量具备抑制作用的分泌物,对银杏幼苗产生负面影响。在土地质量筛选过程中,需要保证基础运输条件符合需求,并尽可能选择排水速率优秀、土壤酸碱性适中的区域。在选择过程中,可将成熟耕地或灌溉条件完备的区域作为银杏树栽培位置,确保其出苗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2.2   重视品种筛选

在银杏树栽培阶段,品种选择与树苗质量检查是较为关键的。在检查过程中,应当保证树干处于笔直状态,避免弯曲部位过多,同时表面应当不存在虫蛀或机械损伤现象。树苗叶色泽需要偏常绿,同时根系发达程度符合标准[2]。树冠体积应当大于土球体积,同时需要利用草绳对土球进行包裹处理,防止出现异常问题。在栽培过程中,若土壤湿度较低,则需要在出苗前进行灌溉,并根据实际条件完成修剪操作。品种选择应当符合抗恶劣环境、无病虫害、健壮程度高的苗木进行栽培,同时保证采种活动在9—10月底完全成熟的条件下進行。在采种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洁处理,使饱满状态的种子能够立即沙藏,避免出现水分蒸发现象,提高后续栽培效果。

2.3   进行催芽处理

在栽培过程中为确保苗木生长效率与质量达到理想标准,应当在播种开始前先进行催芽处理。实践过程中,需要利用温度达到60 ℃的水浸泡种子48 h。浸泡结束后再移动至40 ℃温水内进行浸泡48 h。在浸泡过程中,需要每隔1 d更换1次水源,等待种子完全洗水后,再移动至竹筐内,加入沙土在温室条件下进行催芽处理。催芽过程中需要每隔1 d进行1次水源灌溉,并保证温度超过20 ℃,湿度大于80%。催芽时间需要控制在15~20 d内,避免过长或过短的问题出现。

2.4   规划种植时间

常规情况下,种植时间选择对银杏树栽培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种植时间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地理位置、环境气温、气象条件等。不同地区的种植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我国较为温暖的地区进行栽培时,可选择秋季末期作为种植时间。在这种条件下土地即使进入冬季仍然留存一定程度的热量,可以使银杏树在栽培移植后出现的根系细微损伤得到有效修复。同时,需要在一年中的早期时间进行种植,可选择春分时节后作为栽培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内种植,可以避免土地温度过低导致的根系损伤问题,有利于银杏树正常生长。

2.5   处理种植穴区域

在银杏树栽培阶段,应当对种植穴位置进行科学处理,确保其能够为种植流程提供理想环境条件。实践过程中,可根据种植土壤特性与地下水位状态判断银杏种植穴应当采取的处理措施。例如土壤条件为沙土时,种植穴规模相对较小,因此需要利用保水措施进行处理。同时,银杏栽培还需要结合根系情况对种植穴进行处理。如需要进行密植,则应当保证坑穴规模达到较大级别,通常为银杏根系大小的2倍[3]。在完成种植穴处理后,还应当加入固定量的基肥,如农家肥、有机肥等,确保栽培效果达到理想标准。

2.6   保证栽植科学性

在栽植过程中,需要对行距等关键部分进行科学处理,避免种植出现负面问题。通常情况下,栽培行距应当设置为4.5 m,若需要进行密植则可适当缩短基础距离。高密度栽培情况下,行距可缩短为1 m,尽可能提高种植效果。在需要扩大行间距的情况下,则可以将其设置为6~8 m,使树冠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较为良好的观赏景观。在移植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避免根系受到意外损伤,防止恢复速度慢导致的不良问题。

3    银杏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3.1   茎腐病

茎腐病属于常见银杏树病害之一,其发病初始阶段会导致幼苗根基位置呈现褐色,进而使叶片枯萎并下垂,茎腐病会导致叶片下垂,但不会引发脱落现象,因此需要注重鉴别相关细节,避免出现误判问题。出现茎腐病害的树苗患病区域会迅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体枯死现象。在防治茎腐病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治理虫害问题。虫害会引发根茎损伤,导致银杏树苗感染病菌的概率增加,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杀灭虫害,保护银杏树苗根系的完整性。同时,还需要避免对根系造成机械性损害,重点关注栽植、松土除草过程,尽可能提高保护效果。若茎腐病已经产生,则需要利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溶液进行治理,通过喷雾或灌根等形式,保证病菌得到完全杀灭,有效治疗茎腐病问题。

3.2   枯叶病

枯叶病发病较为迅速,在病程进展过程中,银杏树外表可能会出现大量斑点,斑点形状可能为圆形,也可能为不规则形状,外表斑点范围会逐渐扩大,进而导致树皮层面出现裂痕,通常为纵向状态。枯叶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浇水、施肥、管理存在密切联系,如氮肥释放量过高、环境流动性差、积水过多等因素均会导致枯叶病发病率上升。在防治过程中,需要保证银杏树病株得到彻底清除,避免进一步扩散导致其他树木受到感染。在病害斑点第一次出现时,采取刮除方式可以有效防治枯叶病问题。在刮除过程中需要保证力度适中,避免损害外皮导致不良情况出现。在刮除时还可以辅以多菌灵或波尔多液喷洒治理,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为银杏树正常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3.3   超小卷蛾

银杏树与其他树种相同,经常会受到虫害影响,导致枯萎情况出现。常见虫害包括银杏超小卷蛾等,此虫害会对树木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不利于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在防治此虫害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处理、农药喷涂等方式操作。人工处理需要在4月成虫进入羽化阶段的过程中,针对树干中下部粗皮区域进行处理。处理流程可利用人工捕杀或喷药灭杀的方式,防止卷蛾再次大量繁殖。同时,人工处理还需要对落枝与枯叶进行清扫,并利用集中烧毁的方式治理虫害问题,避免幼虫生长为成虫。农药喷涂治理方式需要将2.5%敌杀死乳油500倍液和50%杀螟松乳油250倍液以1∶1配比,随后将其喷涂于树干基础区域以及主干枝芽位置。在完成喷涂后,需要采用塑料材质薄膜进行密封,使羽化成虫能被有效杀灭。

3.4   大蚕蛾

银杏大蚕蛾属于常见病害之一,此病虫属于体积较大的蛾类,一年仅产一代。幼年期蚕蛾以银杏叶片为食物,通过群居方式在叶片边缘位置进行蚕食,整体食用规模相对较小。在进入4龄期后,蚕食范围会逐渐分散化,同时食量也会迅速增加,在进入5龄期后能够快速蚕食所有叶片,进而导致银杏树受到严重损害[4]。在治理过程中,可采用黑光灯诱杀方式,使幼虫能够在3龄期阶段得到全部灭除,避免进一步生长损害银杏树木。在虫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采用50%敌百虫150倍液进行喷洒,使幼蟲得到完全杀灭,实现防治目标。

3.5   豆荚螟

除超小卷蛾与大蚕蛾外,豆荚螟也是为害银杏树种的虫害之一。主要在幼虫阶段侵蚀银杏树种核,在极端情况下会将核仁全部吃光。豆荚螟主要通过钻入土壤化蛹的方式进行繁殖,其繁殖效率与土壤湿度、类型存在密切关联。若土壤坚实程度高、降水量较多,则虫害繁殖速度相对较低。在治理过程中,可大量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敌敌畏,并在10 d后进行第二次喷洒,以达到彻底杀灭豆荚螟的目标。

4   结语

在银杏树栽培过程中,应当重视种植技术的应用,并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尽可能提高整体产量,并维持树木成活率。通过分析相关技术细节,能够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秀辉.银杏树种植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8(8):27.

[2]冯坤乔,周语军,丁学农,等.探析银杏树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4):25-27.

[3]石从广,陈雅静,沈泉,等.切根和施肥对银杏大苗生长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9(2):102-103.

[4]金桂香,刘海轩,刘瑜,等.基于叶片反射光谱特征的银杏健康量化评价技术[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38(4):194-200.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病虫害防治
基于产业需求的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5期)2017-01-16 10:24:10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常用外加剂应用技术
刍议工程测绘工作的技术应用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新型水稻除草剂丙嗪嘧磺隆及其应用技术探讨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探讨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