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聪 武汉江山图画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类相关企业在进行项目的规划和成本预算时,对于工程测量技术的考虑往往都放在首位。它决定着施工企业某一阶段的资金流动和投资回报,更影响着企业的变革和长久发展,也就是说,建筑工程的测绘技术在生产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与此同时,影响着相关行业的管理和整改。因此,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必须将建筑技术与项目中其他要素进行适当的互动和联系,增强资金管理的效果,扩大技术操作的影响,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规范的流程与程序是保证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相对来说,在一些较为知名的企业进行施工时,更注重流程的合理性和程序化,比如:汤臣一品、碧桂园,它们在建设初期的任务和目标就相当明确,因此,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就会非常的有规律、有条理、有技术。其次,越是成功的企业,其审核和验收的标准也更为严格,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因技术不到位而造成的隐患。
建筑工程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要想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花大力气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扩大高素质和复合型人才的队伍,使他们对于工程测量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也就是说,良性的市场需求倒逼着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提升市场效益所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1]。比如:在某一项目的开始阶段,要和客户进行洽谈,这是就需要显示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交流能力。通过管理层的高标准和严要求,预见性地对相应的能力做出要求,有针对性地加以提高和改善。
在大部分施工队的测绘操作程序中,项目结束之后往往缺少对其的反思、归纳和总结,导致这一过程中暴露的弊端和冲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使在其他方面发展得再好,也依旧不能弥补这一层面上的缺陷。因此,在项目结束施工时,要注意对整个阶段进行回顾和复盘,把这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包括相关参数、工件数目、参与人数等,其次,共同商讨应对和处理的方法,保证每次项目结束之后都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可供回顾和整理,用最小的成本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相关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所以,在项目开展之后,要综合勘察项目的特点、技术人员的流动,以及实地地理状况等多方因素进行考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后期测绘工程的开展保驾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工程开始之后的某些重要阶段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比如:玻璃幕墙造型设计、社区绿化建筑等,以便在之后的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所借鉴[2]。
首先,在项目开始前,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取得材料的合格证书,拒绝使用市场上那些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材料,将泥沙和混凝土这一类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在施工小组内进行有关技术方案的讨论和探究,制定出符合客户要求,适应于工程进度的阶段性目标。其次,关于施工人员的临时更换或调整要做到互相连贯,当上一任负责人在离开岗位之前要将所负责任务的具体流程和相关资料整理无误后交代给之后的负责人,原则上不准留下复印件或其他重要文件,规范企业管理流程。
在企业对项目进行建设或者改造时,要注意遵守“审查、施工、竣工”三阶段中的重要原则,及时对所负责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性的登记,适当条件下对不合理的内容或条例进行修改,比如:竣工图往往与施工图存在较大的出入,负责人必须在绘制相关图片时尊重客观事实,依据时间和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装订和调整,加强对负责的有关建筑工程技术的资料的整理和核对,将变动真实的反映在具体的方案和提议中,从实际出发,从企业自身的目标和利益出发,保证技术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3]。
要想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变革,真正实现产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就必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建筑工程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施工质量、档案管理、设计绘制、安全审核各方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核心测绘技术,参与实践培训和定期调研,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唤醒他们的专业意识。比如:在一些项目开始之前,将一些高素质人才分成不同的小组:建设小组、设计小组以及安全审核小组,发挥集体的力量,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共同推进企业的长远发展[4]。
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的技术创新,本质上还是要注意平时施工的细节,补足生产过程中的测绘漏洞和技术短板,增加项目的附加值,在工艺和装备上研发新的创造性技术,利用知识和技术更新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工程的技术含量,应用合理的配置和有关资源,建立企业的技术档案和图稿汇编,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严格意义上并不能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提并论,因此,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技术,主动与行业内的专家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困惑和不足之处,以便于在未来的发展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