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工程效益的核心要素。安全施工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还会造成社会舆论影响,对建筑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产生不良干扰。尤其是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建筑的普及,建筑施工中既有深基坑、高边坡作业项目,同时还有高空作业。一旦安全施工管理不足,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可以说,建筑工程项目是施工阶段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阶段,施工作业的每个环节和工序都存在安全风险,需要项目管理人员根据风险特征和危害情况制定预防管理措施,将工程质量与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建筑工程本身作业项目复杂,参与人数众多,施工阶段的每个环节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所以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控具有系统性与综合性,与工程质量、效益关系紧密,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将所有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安全施工发生概率无限趋近于零。施工安全管理需要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编制安全管理预案、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同时基于安全风险因素调查,制定针对性的安防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护体系[1]。通过这些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为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实现工程建设零事故。
施工安全管理以保障人员安全为核心,通过“零事故”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同时具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建设。首先,就工程建设而言,施工安全得到保障,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加舒适可靠的安全环境,促进效率的提升,间接产生经济效益。其次,在社会价值方面,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发展与规划提供助力。最后,高质量的安全管控,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进步,完善安保措施和创新安防技术[2]。
为了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企业需要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安全培训需要自上而下贯穿整个施工项目。上到项目的管理人员,下到具体施工人员,都需要通过培训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以保障自身安全为第一要务,避免鲁莽作业,导致安全风险增加。管理人员通过安全培训提升自身安全管理能力,通过加强管理消除风险隐患。施工人员通过培训树立形成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自身受到伤害。
制度是安全施工的有力保障。通过安全事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安全管理部门没有重视安全工作的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或者没有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和指导文件,安全工作开展质量不高。由此可见,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安全事故预防和日常安全管理非常重要[3]。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为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监督体系是确保安全工作落实的主要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自身安全管理工作通常会存在漏洞和弊端,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导致安全施工管理效果不佳。通过建立安全施工监督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对工作内容的监督和工作成果的考核,引起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工作的重视。安全监督体系还可以建立考核制度,以考核结果衡量安全工作开展质量,建立奖惩机制,避免管理人员懈怠造成安全风险增加。
相较于普通安全事故,机械造成的安全事故通常更加严重,伤害程度更高、更重。尤其是大型起重吊装机械、土方运输、开挖机械等。所以在施工中需要做好机械安全作业的管理工作。建立机械安全操作指南和调度使用规章制度,为机械作业提供安全保障。尤其是对于机械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强化教育,使其认识到机械操作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避免机械伤害事故发生[4]。
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是安全施工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众多,高空坠物、坑洞、材料倾倒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现场巡查。对现场安全风险源进行清理,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例如,材料堆放超高进行调整、规划场地道路,避免车辆碰撞事故,洞口和临边部位进行防护,避免人员坠落等。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对于企业和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安全施工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为社会发展营造和谐氛围。因此,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对机械的管理、施工安全环境的建设、人员的培训和制度的建设,形成全面的施工安全防护体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为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