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
(黄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愿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政党执政规律认识深化和升华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及现实利益,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奋斗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人民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的辩证统一,具有人民性、共享性和实践性等价值品质。
美好生活需要最显著最重要的价值品质在于人民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价值立场。作为旨在改变世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历史性、唯物性和实践性。这些特征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抛开历史的社会实践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就看不到人民的主体性;而脱离人民也就无法洞悉历史发展和物质生产的脉络规律。立足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发展了唯物史观,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历史的前提是具有社会关系的人民,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民的生活,从“人间”到“天国”既是现实到理想的运动,也是人民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的过程。“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519,无论是物质生活的提高,还是精神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于具体的、现实的人,在于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人。人民群众不仅具有历史主体性的地位,而且蕴含着历史创造性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2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共产党人的特质,即它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本质相一致。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既是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也是共产党人的实践担当,还是唯物史观价值立场的当代确证。
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追求,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都是以人民性的主体建构为旨归的。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是党的根基和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时指出的那样:“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3]中国共产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一切发展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葆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凝聚民心、攻坚克难,聚焦脱贫攻坚事业,着力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共同迈向美好生活新样态。当前,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根本目标,把倾听人民心声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4]139。新时代中国人民美好生活与世界人民美好生活也是紧密相连的,“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3]545。我们要积极促进世界各国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生活需要既立足中国现实,又把握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为人类解放和幸福事业倾力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立场和为世界人民谋幸福的人类情怀。
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共享发展成果,人民才有可能共享美好生活。共享体现了美好生活的普惠性和公平性,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由追求物质增长转向追求人的发展需要,实现了发展价值取向的“人本”回归。共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价值品质。
美好生活是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全体人民共同的目标追求,它属于广大人民群众,而非少部分人或被某一社会阶层独享,充分体现了党带领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4]66。近年来,党的脱贫攻战坚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凸显社会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旨归。美好生活由全体人民共享具有以下含义:一是共建共享是实现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就是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3]215,它“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3]215,从而深刻回答了全面共享发展的维度,即不仅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也要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是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是对传统“资本逻辑”发展理论的超越,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人本发展理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以共建共享促进人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的统一。人的需求不仅包括外在的物质享受,还包括价值实现和能力提升的精神享受,即物质充裕、精神富足、公平正义、生态安全等多元化需要,这需要全体人民共享共建来完成。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而全体人民参与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三是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美好生活一方面是发展成果的共享,另一方面是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共享发展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创造性的劳动实践中去,投入到共建生活中去,使得共享发展方式更加合理、更加多样,体现了人民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共享价值的辩证统一。
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公平而充分的共享是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美好生活需要不能用单一标准来衡量,它具有全面性特点,即除了共享社会物质财富外,还要不断加强公民政治权益的保障,以更大的力度、更切实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让人民的政治地位得以彰显,感受到作为国家主人的尊严;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要共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扩大社会发展成果,让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全体人民,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宜居的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更舒适、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图景的追求……因此,共享是一切发展成果的共享,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享理念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3]214他指明了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一个从不均衡到均衡、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发展过程。为此,我们首先要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税收制度,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减轻中等及以下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调节高收入者税收,依法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距。其次,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调动国有资本的活力,提高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推进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的融合,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让资本得到充分涌流。最后,要注重效率与公平,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加强对口支援,增加公共医疗、教育等投入,为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创造更加公平的机会,由“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形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良性互动。
人的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96。认识源自实践,观念是对现实的反映,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以此不断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是人的对象性活动结果,实践创造了美好生活的全部内容,因而实践也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价值品质。
以实践为中介的价值创造是人的主体性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价值实现的基础,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必须在人民群众不断实践中才能实现。马克思指出,人“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5]405。客观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要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毛泽东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6]283实践分为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美好生活需要同样离不开这三种实践活动。第一,从物质生产实践来说,我国现阶段人民对物质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从生产端着手,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让市场能够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解决好总体布局中最根本的经济建设问题。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变发展模式,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能耗,进一步增强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扩大“三重一创”政策支持的范围,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从社会政治实践来说,应当立足改善民生、推进民主法治,切实解决好人们最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如在就业问题上,要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加大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引导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创业,并根据当地情况提供创业补贴,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教育问题上,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注重基础学科建设,扭转人们对学科建设的功利性偏见,树立正确人才观,统筹协调东、中、西部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在医疗问题上,应加快建立医疗便民机制,简化医疗异地结算流程等。第三,从科学文化实践来说,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赓续的血脉,也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科学文化在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此,必须推动文化强国目标建设,搭建精神文化生活共享平台,建立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文化创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在不断地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的。
人们从事实践活动不仅在于改造客体以满足主体的需要,更在于检验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毛泽东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6]284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及其满足程度必须遵循科学的实践评价标准,即以生产力、制度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标准进行公正、客观和科学的价值评价。
其一,生产力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性评价标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离开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无法前进。马克思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7]601即是说,人们必须先满足最基础的生存需要,才能进一步追求和享受发展的需要。当前,人们的生存性需要和文化需要业已解决并得到基本满足,开始追求美好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物质文化不再需要,相反,我们更应该注重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因为它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物质文化供给水平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越高,产品供给就越充足和丰富。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为人民群众追求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态创造物质条件,实现社会充分均衡发展。生产力标准在美好生活需要价值的评价标准中相对客观、具体,在对美好生活需要进行价值评价时,必须注重对生产力实践标准的把握。
其二,制度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性评价标准。制度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协调作用,关系着人类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生产力发展必须要有与其相匹配的制度做保障,美好生活需要本身就以制度为价值呈现,对美好生活需要进行价值评价必须关注制度建设。在价值评价中要仔细考察各项制度,考察制度是否充分反映民意,是否真正保障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科学贯彻执行,是否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等等。如果制度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未能充分保障群众利益,那么难免会产生负面作用,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支撑,必须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和维护人民的权益,引导和规范大众的行为,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社会资源充分涌流。制度建设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因此,对美好生活需要进行价值评价时,必须关注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标准意识。
其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需要的最高评价标准。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既是当下的,也是指向未来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3。他对此作了美妙的畅想:“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537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了固定的社会分工,人们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得以扬弃,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己的兴趣。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需要的终极价值目标和最高评价标准。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不仅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和制度建设,也需要个体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评价美好生活需要时,要立足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能力、素质、个性以及社会关系等的充分发展。
总之,美好生活需从尊重人的需要出发,立足现实生活中的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人民性、共享性与实践性等价值品质。作为一种价值引领,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逻辑基础,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水平将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