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究

2021-01-16 06:18:58何远航英德市环境监测站
环球市场 2021年29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何远航 英德市环境监测站

所谓的环境监测指的是利用可以搜集和测量的环境信息,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和对比之后,运用对应的监测分析模型和框架,对其中的环境影响因子和环境指标开展观测,对制定目标的变动情况进行持续的跟踪记录,从而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作用。监测技术通常包括了化学、生物等技术,主要是对环境中的产出物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的数据指标,对本地区的环境污染进行研判。监测工作和当地的环境污染物特征和环境现状紧密地结合,运用技术手段采集分析,专业性强。

一、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的重大意义

从上述的环境监测技术定义可以发现,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全面准确的提取。生态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数值。通过对数据的比对,来明确当前环境的污染类型,污染程度。从而确定防治的基本方向和措施。有利于对生态环境做好监控工作。对于当前常见的大气、土壤、水域、重金属污染等都可以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做好防治工作。政府数据能够为技术人员开展环境状态的评判,数据分析以及应对性措施的制定,做好基础性的信息支撑。通过监测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近几年在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环境保护中的监测技术应用。频次和深度都有所提升。为环保监察部门和环境治理部门开展科学决策实施保护方案,做出了巨大的帮助。与此同时,环境监测还能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科学的生活生产。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对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从而更好地推进环保工作。环境监测技术要结合不同地区环境和发展状态,综合选用对应技术。

二、主要的几种主要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简述

(一)生物类监测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应用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检测方法也在持续的创新优化。在很多环境检测领域,生物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技术应用模式也在不断优化改革。以微核技术应用为例,该技术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在外部环境的化学物质作用下,会形成微核。利用对细胞微核生成率的检测,可以获得染色体受损现状的相关指标,并根据指标数值来判断环境污染的深度和广度。该方法的优势是精确度高,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便于样本获取。此外,PCR技术也是主要的应用方式,该项技术是利用了RNA 片段检验测量的方法,在环境的监测中寻求相关指标,通过相关技术来提取其中的核酸,运用PCR 仪对扩增,从而增加扩增对象的含量。该技术的优点是灵敏度较好。生物传感技术,此技术利用生物质的传感装置分析检测对象的基本浓度值,并就其中的化学信号转换,变为电信号,通过传感设备去计算检测对象的浓度,该技术的耗时少,特异性明显。

(二)固相萃取技术

该技术可以对环境监测中样品中的待检测物质实施归集和分离操作,在环境保护过程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溶液状态下被吸附的溶剂析出后,生成沉淀。这样就可以使凝结在一起不同物质相互分离。操作过程中提取样品的准备阶段,要选取合适的溶剂冲刷固相萃取柱,经过湿润之后,可以起到对吸附剂的活化作用。而后在柱中倒入适量的液态样品,在水压的作用下,能够使样品溶液更好地进入萃取装置。该技术主要优势是较为便利,精确度高。结合该技术的相关原理,可以在监测中对空气污染物和金属类元素进行检测。

(三)光谱监测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光化学反应的相关特质,因为在环境当中,氢氧自由基,实现有效的光化学反应。就相关的硫化污染物进行有效地去除,突出了空气净化的效果。因此根据氢氧机的含量来判断,大气的污染物程度。在缺氧机监测时,可以利用光谱应用技术。例如常用的放射性一氧化碳技术。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到定量监测,在该技术持续健全的情况下。可以更加充分的。显示大气的氢氧机信息,并具有信息,做好全面分析。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判断和预测大气环境污染状态。此外,在信息化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检测方法也朝着智能化和独立化的趋势发展,可以就生态环境中的多个污染源开展监控[1]。例如水质监控作业能结合已有的环境数据。采用自动化检测技术开展实时的,超远程的数据监控和管理。对技术应用中的部分问题做好精准管控,以提升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避免人员接触过多的污染物质而造成职业伤害。

三、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成效和不足分析

(一)相关成果

以往的环境监测多是利用单一的统计分析方式,目前的检测方法也已经有一次检查。提升为多个连环检查的循环进行。传统模式下,由于检测技术方法较少,且水平相对落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物质监测,适用性不强,难以达到检测要求。在目前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相应的检测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检查的范围也已扩展到微生物,环境卫生和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监控方法同时也有很大的改善。从原来的间断性改为流畅不停顿的模式。这就破解了原来的间断性检查受到天气等客观因素限制的困境。可以在烟雨、雾霾和大风天气中持续地进行监测。减少了监测结果的差异性。误差和偏离度都有所降低[2]。

(二)面临的挑战

环境监测技会受到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多重影响。当极端天气出现时,很多的监测结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监测技术在应对天气因素的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对该问题做出整体的规划。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来针对性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监测水平差异。

四、提高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成效的措施建议

(一)坚持创新理念,推动技术的持续优化改善

环境监测技术是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下而持续进行调整和提升的。相关环保工作部门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推动相关监测技术的转型升级。要积极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应用学科的先进技术成果[3]。更好地推动进监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同时也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为技术升级做好保障措施。

(二)从国家层面建立监控网络

环境监测的重点方面在于大气污染防治。要提升工作的成效性,凸显经济效益。就要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监测网络机制。以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网络为基础,同时做好对噪声,水资源土壤等多个领域的污染监测。实现多元的实时动态监测机制。制定科学的监测方案,进一步细化实施计划。在确定了规范化的保护规划后,要推动计划的有效执行。依托国家级的互联网监控平台。利用分级分层管理模式,稳步地推广到县市一级,从而实现主要城市监测平台的全覆盖。

(三)加强环境监测天气预报系统的建设

环境监测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环保监控的成效提升。其中的核心则是以天气预报管理为基础的综合支撑系统[4]。该系统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详细的情况模拟,同时对环境污染潜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做了有效地排查,并且向上反映相关问题,有利于相关人员开展严格的操作,并且开展相关的培训。强化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养,可以及时地对环境问题做出有效地应对措施,其实的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天气预报管理系统可以按照相关人员的设定要求,执行检查程序,所以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有更高的标准。能引导他们持续地做好各种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对监测区域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报告,在发现和报告问题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如果遇到未知问题,要及时地向相关部门进行求助,把问题特征和相关线索进行上传,等待专业答复。防止因为误操作造成其他的不安全因素。

(四)做好监测技术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一方面可以从监测队伍着手,建立人员管控机制,把检查内容纳入监测系统,落实系统管理人员的生态保护责任。另一方面是升级技术检测标准,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在维护设计中加入检查策略,防止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五、结束语

总之,态环境保护有关部门应当把环境监测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做好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突出特色,使环境监测在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冶金设备(2020年2期)2020-12-28 00:15:32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