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财务风险管控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6 06:18:58陈义华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9期
关键词:管控制造业经营

陈义华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信息化是随信息化技术成熟而出现的全新管理手段,它的出现使得财务信息的快速传递、共享成为可能,并由此使财务风险控制不必再完全依赖既往财务信息,进而极大促进了财务风险控制的发展。

一、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一)财务风险概念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因各种难以预测的财务因素而导致相关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是所有工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需要面对的。

(二)财务风险种类

对于制造行业来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风险:

1.投资风险

在部分现金流较为充裕的企业中,将盈余资金投入主营业务之外的其他经营活动中,以获得投资收益是其提高资本收益率,进一步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常用手段。而作为投资活动本身来说,则充斥着各种各样投资企业无法控制的风险。正是由于这种风险的存在,才使得企业投资活动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进而形成了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第一种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投资风险[1]。

2.融资风险

装备制造业作为一种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产业资本需求较大。相关企业常需要通过股权融资或债券融资活动在债券市场或股权市场中募集资金,以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活动。而资本市场千变万化,尤其是国家相关政策对企业融资环境影响巨大。在目前“宽货币、紧信用”的宏观政策指导下,流动性虽暂未明显收紧,而相关信贷环境却已不比从前。这也使得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相应变动,并形成了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第二种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融资风险。

3.运营风险

企业作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对于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有着天然的需求。企业各种经营活动均围绕该项需求而展开,而其中主营业务又是企业运用生产要素取得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作为企业经营中最重大也是最根本的财务风险,运营风险会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每当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企业运营风险便会随之增加,形成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第三种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运营风险。

二、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财务风险管控中的问题

(一)无法匹配企业实际业务经营活动

在制造业企业当中,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长期存在,不能有效匹配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的初期阶段,部分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也无法想象管理信息化建成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以至于无法基于企业远期战略目标统筹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工作,造成财务管理信息化无法匹配实际业务需要的问题[2]。

另外,由于部分制造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展开前对自身原有管理体系认识有限,未能正确抓住前期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痛点,以至无法有针对性的展开信息化建设工作,使财务管理信息化空有其表,所谓的“管理”亦不免流于形式。

(二)信息化程度亟待提升

财务管理信息化,其对象不仅仅停留在财务信息层面,其工作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职能部门之内。所谓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以财务信息为主要抓手和具体表现,对全公司内部各环节展开的信息化工作,其工作对象应当贯穿企业内部各部门,包含企业所有经营活动。虽然目前囿于技术、人员等条件的制约,大部分企业无法将其全部经营活动纳入信息化范围,但即便如此,仍应将主要经营活动全部纳入有关范围。

然而,由于当前部分制造业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认识的局限性,使得信息化工作仅仅停留在财务职能部门当中。信息化工作应用范围不广,应用程度不深,甚至于部分企业信息化工作仅在财务部门内部展开,其他诸如业务管理模块等则弃置不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真正沦为了字面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这使得财务部门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实效性均大打折扣,业务信息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快速传递、充分共享也只能沦为空谈。

(三)风控机制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位

在制造行业过去长期的行业发展与市场扩张之中,多数企业将其主要精力投入到市场开发与业务改善之中,或多或少忽视了风险管控机制与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的缺位,使企业很难真正规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行为,形成了事实上的无效管理。部分企业中甚至出现了资金、物料账实不符的严重管理事故。

三、原因分析及其对应策略

(一)传统观念限制及其对应策略

由于在此之前制造业企业并未全面接触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其带来的深刻变革缺乏正确认识,这使得企业中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很容易将其与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不过是一种更高程度的会计电算化。这造成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仅仅围绕会计核算的职能展开,而对于诸如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从未或很少涉及,其财务数据也不过是更高电算化水平下的核算数据,并未向监管、控制等管理会计职能进行延伸,与原先并无本质区别。

即使在相关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被引入管理体系之后,仍然固守原有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仅仅大量应用财务模块,而忽略管理模块和分析模块的重要功能,使信息化流于表面。

在当前市场规模不断收缩,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应当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明确各部门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尤其是要突破传统财务理念,将财务工作从核算职能中解放出来,从而为管理会计转型打下坚实基础,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人才储备不足及其对应策略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人员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息息相关。但在过去的会计工作实践当中,由于传统会计核算职能的重要地位,造成了高素质、高水平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缺口,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制造业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对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更高要求。许多制造业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核算业务当中,对企业主营业务并不十分了解,业务、财务无法有效融合的矛盾十分突出。除此之外,很多制造业企业对于财务人员在信息化培训方面的投入也存在不足,使得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

有鉴于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风险管控中的核心地位,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借鉴马斯洛需求理论吸引目标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内部培训强度,注重内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同时督促原有财务人员转型,以满足新环境下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

(三)无法保障信息安全及其对应策略

信息技术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依托,信息安全一旦遭受破坏,财务管理信息化下的财务风险管控也必然岌岌可危。尤其是外部联网的环境下,很难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一旦信息遭到破坏,信息安全风险便很可能转化成财务风险,威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某制造企业为例,其企业财务部门以原有财务信息平台为基础,与企业内部信息部门充分联动,对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系统进行了大幅优化,使原先企业引入的各个标准化模块在较大程度上结合了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经营状况,满足了企业的特殊需求,保障了企业的信息安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同时也正在成为各企业风险控制的主要渠道。制造业企业应当在后续的管理实践当中积极探究企业经营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的源头,并以此为导向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下的财务风险管控。

猜你喜欢
管控制造业经营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失控还是管控?
军工文化(2015年10期)2015-05-14 07:03:14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