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燃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审计部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大部分的经济命脉,在当今改革开放深化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环境下,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带来的挑战也日趋激烈,国有企业要想化挑战为机遇并做强做优做大,必须认真梳理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及时排除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从始至终关注企业的风险和企业的目标,利用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审计计划,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于财务的监督和资产的安全,而是立足于企业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和执行的效率,关注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影响风险因素,为企业管理风险、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从而促进企业改善风险管理和治理水平。
风险评估是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评价三个步骤。识别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并对风险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下达审计计划,确定年度审计项目。审计项目的确定建立在对各业务板块和国有企业各分子公司风险量化排序的基础上,再结合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要求以及内控有效性等因素,将审计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给不同的项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审计项目可以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财务审计、基建项目审计等,以及项目后评价审计、物资采购审计、资金管理审计等专项审计。
首先,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控制测试。一方面执行穿行测试,审查控制措施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健全;另一方面测试识别出的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一贯的执行。接下来判断被审计单位在目前已执行的控制措施下,还有哪些风险没有得到控制,即确认剩余风险。然后确认控制缺陷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评估可接受的剩余风险,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经过实质性测试程序,最后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指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
出具审计报告后,还应持续跟踪落实是否对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事项进行了有效整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风险水平越高,后续审计的范围越大,深度也相应增加,如果风险水平很高且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后续审计将要持续关注此风险。加强审计成果的运用,严格落实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事项的整改落实,有助于形成整个风险导向审计闭环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作为特殊的经济实体,由于经营条件、控制环境、企业文化、人员素质以及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方法本身的制约,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还存在风险导向审计开展不够全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约束。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根据国有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从企业总部到下级分子公司逐级推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最终实现全面覆盖、层级分明、关关把控的风险管理机制。另外,完善公司治理环境是确保内部审计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使各个业务领域均制定有风险管理策略,并对常规风险采取日常监控,对重大风险建立制动措施,让国有企业每个部门及每个下属单位都参与到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基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审计结论的独立性三个方面。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并由审计部门独立向董事会报告的形式是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措施,也是风险导向审计实施有效的前提。一般来讲,采取在董事会下面设置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来管理内部审计各项事务的方式能够充分地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合理使用人才资源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更是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条件之一。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具有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尤其在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时,需要对企业整体环境或某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需要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同时,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审计人员,将拥有各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审计项目中,不仅促进审计岗位与其他业务岗位交流,更能提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国有企业治理层、管理层以及风险管理人员也应当提高风险敏锐度,运用风险评价方法和专业判断来防控风险。
在如今市场化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实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控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帮助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价值。国有企业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全面融入风险概念,大力开展风险评估,将企业内部重要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将风险及时提供给管理层关注,促使国有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