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霞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高职大学生是我国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化人才的代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体力量。高职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无论是生理、心理或是思想、意志等方面均逐渐走向成熟、稳定。然而,受学习环境、就业环境、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亟需开展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9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可见,对高职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在“互联网+”时空场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因时而变、因势而为,积极嵌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传授心理调适方法,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不断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帮助高职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为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厚实根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教育的必修课,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健康调节方法、实施心理健康帮扶,对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阈值。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受大学生成长环境、个体因素、文化因素、教育手段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导致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不容乐观。
高职院校虽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高职教育以培育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化人才为目标,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确保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就业好”,导致高职院校教育存在“重专业课程轻人文课程”教育的弊端。心理健康教育类属于人文教育课程,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即把大量的教育资源向专业课程倾斜,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徒有其名”,逐渐“被边缘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采用“坐班式”“等待式”“被动式”的工作方法,课程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殊不知,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倾向于扮演“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最终消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此外,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个人成长压力的不断增大,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惑也不断增多,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急需发挥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而由于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课程重视程度的不足,就大大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导致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无法有效得到化解,甚至演变为严重的心理疾患,进而对学生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方法从教育的本质上看,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即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性兼实践性教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既要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亦要引导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调适能力的相关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相关方法比心理健康知识更加重要。然而,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对于“怎样应对大学生活”“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处理情感挫折”“怎样应付就业压力”等大学生较为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涉及的较少,却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心理健康理论”“心理健康内容”等陈述性知识的传授上,且在教育过程中,偏重于“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把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被动接收器”,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能力建构的主体性,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彰。特别是从学习动机来看,高职学生们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机一般都是学以致用,大多数都是为了预防和治疗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果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过于关注理论知识,过于强调按部就班地从理论到实际的过度,就会导致高职学生们丧失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进而影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开展。
教育内容载体是实现教育效果的重要承载。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倾向于“碎片化”,是一种典型的读图模式,要求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模式,以激发大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和能力的动力。然而,从当前教学内容载体的选择来看,仍然是传统的“PPT多媒体”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模式并未完全起作用。高职院校亦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更新内容少、学生点击率少,导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发挥其效用。需要看到的是,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学生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惑,有的甚至以心理疾患为耻,害怕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歧视,一旦遇到心理问题更愿意用比较私密的方式去寻求帮助,而很少在课堂上向教师寻求帮助。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教育内容的载体过于传统,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们主动获取心理帮助和心理咨询造成阻碍。
2019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可见,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建构“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场域,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建构“互联网+”模式,首当其冲是领导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同等对待”,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筑牢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嵌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通“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打造“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大学生的全员覆盖、全程贯穿,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张力。一方面,要打造多种媒介联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包括微信、微博、APP客户端、QQ等,引导大学生通过匿名的方式咨询心理健康问题,减少“面对面”心理咨询带来的心理压力,为大学生铺设心理问题咨询、心理压力释放的网络出口,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2]。另一方面,要打造大学生心理教育家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内容,增加心理健康推文、心理健康电影、心理健康调适方法、心理健康案例、心理健康论坛等板块,强化师生网络互动,引导大学生进入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泛在学习,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谋势而动、因时而化、顺势而为,积极对接大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育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通过参与式、任务式、案例式、分享式等鲜活的教学方法,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心理健康教学模式[3]。一方面,要整合教学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制作成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推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其建构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图谱,提升其心理健康知识含量。另一方面,要优化线下教学,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规避传统大班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建构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和讨论、心理健康问题互动交流等方式,打造开放性心理健康教育时空场域,发挥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建构的主体效能,使其能掌握关于校园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困惑、就业压力等相应的心理减压方法,真正成长为心理健康的职业化人才。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应用性极强的教育工作。研究表明:提高个体社会认知及社会实践能力,能有效增强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事实上,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社会接触过少不无关系[4]。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公益助残、助孤、文艺汇演等主题性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勇于攀登的高贵品质,进而涵养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帮助其形成乐观、勇敢、自强的心理品质。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教育下乡等鲜活的形式,引导大学生体验乡村生活、体味人生百态、体悟生命情感,进而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同时,也要在高职校园内努力营造一种拼搏向上、顽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通过建立先进的校园文化,弘扬优良的学习精神,不断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作用。要注重发挥典型人物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从学生之中选取和找寻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学生榜样,通过对他们的感人事迹正面地宣传和引导,进一步鼓舞和推动广大高职学生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困境和难题,以更加乐观和向上的态度面对心理疾患和问题,不断锤炼自身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高职大学生是我国职业化人才的主力军,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要强化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搭建“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建“校内+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方面着力,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