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 婧,徐 杨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昆山 215332)
在这个多元文化和各种意识形态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充斥网络信息的新时代,不乏各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主要体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基本目标,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更应该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移动新媒体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依托于网络环境、搭载APP、随时接收回复网络信息、以便携性作为其突出优势的新媒体设备。移动新媒体自最早以MP3、MP4、MP5等为代表的播放器,逐渐更新换代的到以 PSP、PSV、3DS 为代表的多功能掌机,再到现在不断开发搭载新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等设备。移动新媒体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虚拟互动、交互性强等特点,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携性和即时性,且融合转账、刷码乘车、缴费、购物、网络直播学习、新闻浏览、视频会议、视频音频剪辑等各项功能于一体。也就是说移动新媒体能即时接收任何最新信息,且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评论、回复和转发,并进行虚拟平台信息交换,这使得大学生群体能接收的信息更加快速和多元。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搭载互联网来运行的移动新媒体逐渐呈现出新特点:在其外在形态方面,便携性逐渐增强,搭载各种互联网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操作运用方面,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少,操作更便捷,且慢慢代替传统的互联网设备被青年人所青睐;在信息传播形态方面,以单一文字形式逐渐向以视频、动画、直播等形态进行扩展;在应用领域方面,从以信息传递为主逐渐向以娱乐消费的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从单一的信息传递服务向平台交易服务拓展。
1.丰富了教育资源。以移动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依托于互联网的移动新媒体,不仅搭载信息量大,且搭载信息更新快,极具时效性,再加上其便携性、使用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特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最新的信息资源,丰富了教师的备课内容和素材,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激发了大学生主体性。移动新媒体进一步加快了交互性的信息传递速度,让大学生在接收信息、学习最新相关知识时,具有“受众者”和“信息传播者”双重身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并方便通过移动新媒体和老师展开互动交流。
3.扩大了教育途径。移动新媒体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进一步方便了课下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以及通过移动新媒体完成“体验式和实践式”思想政治作业。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移动新媒体录像记录生活中点滴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等真实案例,或者拍下自己在旅游时恰巧路过的“红色文化基地”相关场景,业余时间可以通过移动新媒体APP进行视频剪辑、拼接等制作快闪或者宣传片作为思想政治作业。老师可以选取优秀的作业,发布到朋友圈、校园网、学生群等进行宣传,互相学习,弘扬正能量。这样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加强了学生实践体验,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内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首先,移动新媒体能够将最新信息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呈现在每一个使用移动新媒体浏览者的面前,这使得高校教育的内容和时效滞后于大学生通过移动新媒体浏览到的内容,且移动新媒体传递的最新信息较课堂教育往往更图文并茂、生动直观,从而无形中削减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使得教育权威性受到挑战。其次,由于移动新媒体进一步方便了信息的交互性传递,当大学生对于充斥网络各种意识形态思想存在疑问和不解时,其求解渠道不是仅仅只有老师,更多的学生会通过移动新媒体搜索相关问题,更容易使得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关内容产生质疑,导致教育权威性受到挑战,教育环境愈加复杂。同时,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挤占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时空,使得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教育难度普遍增加。
1.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一是增强主流权威媒体的宣传度。主流权威媒体是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信息传播渠道,高校应加强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网络电子版和学习强国、央视新闻等APP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主流权威媒体,进而加强对主流权威媒体信息的关注度。二是积极开发应用新媒体平台,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高校应积极建立并运营好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校园网等,并定期选取主流权威媒体信息中的某些热点进行解读,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引导教育工作,其中语言风格和话语方式可以更加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通过新媒体更加细致且有教育针对性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抢占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弘扬正能量,促使学生明确立场与价值观。
2.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测和运用。一是建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适时监测机制。通过网络媒体留言评论、点击率等学生动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并进行有效地数据分析,为掌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动态状况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二是构建高校新媒体平台治理体系。坚决杜绝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的言论信息出现在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若发现思想动态有问题的学生,应及时进行教育,纠正个个别学生的错误思想,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中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糟粕。
1.提升新媒体素养。新时代,移动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备工具。因而,提升教师的媒体素养和移动新媒体使用技能,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教育的前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育人教师队伍,及时捕捉并合理运用网络途径开展教育,不断关注热点APP及其功能,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前沿新媒体使用技能,提升自身媒体素养,才能走到学生前面,用移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教育。
2.转换话语体系。新时代,移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离不开网络,这就需要教师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转化成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网络话语体系,进行以移动新媒体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异,话语体系的转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教育时效性和学生认同度,需要掌握网络话语体系和交流语言艺术,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1.提升认知能力。由于移动新媒体信息更新极具时效性且传播迅速,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接收的最新信息要早于从教师教育中得到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着重以提升学生认知、辨别能力为主,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去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付诸于实践,在实际行动中去践行、去传播,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支持者和贡献者。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移动新媒体传播的文字、视频和潜在的各种意识形态输出的信息中,坚定自己的立场,端正自己的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贯彻落实到生活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辨别信息真假对错,做到知行合一。
2.自律意识增强。搭载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且极具便携性和即时性的移动新媒体设备,成为了大学生信息接收、思想交汇、情感碰撞情绪宣泄的媒介。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复杂、多样、碎片化的开放世界,同时又是一个互相见不到面、完全不知道信息发布和传播者背景的“去中心化”虚拟空间,传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约束力,在公共网络空间中显得更弱。因此,更需要大学生加强自律意识、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要学习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移动新媒体使用行为、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正规APP软件,不偷拍偷录。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理性对待各种信息,坚决抵御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背离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不盲信、不跟风,有效遏制虚假信息传播,在移动新媒体的使用中做到自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