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太原 030031)
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以高校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论坛(BBS)、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网络平台,对关注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发表评论和意见,并且往往带有这个群体倾向性的态度和情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在行业、产业内的运用,人们借助新媒体使网络成为各种思想交汇、交错的虚拟阵地,学生的群体性特质又使其在网络上的意见交流趋于同一,形成导向性。尤其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网络成为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手段。对高校思政工作者而言,开展网络舆情影响和对策研究,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有的放矢,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质、高效。
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网络接触渠道。据网信办数据显示,国际互联网诞生近50年,进入中国20多年,国内网站数量已超过500万,网页超过3 000亿,网民超过7.5亿(其中青少年网民高达5.4亿),手机网民超过7亿,中央国家部委及31省区市政务微博超过16万,微信公号超过3 000万,活跃微信群超过7 500万,QQ群超过3 300万。根据我院前期调查数据,网络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达到100 %,学生认为自己接触的信息近80 %来自新媒体,多于50 %的学生每周平均上网超过20小时,再加上“00后”大学生有乐于表现自我和抒发个性意见的群体特质,很多时候因为三观不成熟、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容易导致错误舆论迅速蔓延于网络媒体之上。
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主要为大学生,他们易于且擅于通过虚拟环境自由地表达观点、发表言论,并且对国内外舆论环境、热点问题关注度高、敏感度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容易接受新思想。基于相似的价值观、年龄、背景和喜好,对于气质场域内逐渐凝聚的“人气”话题,会不断投以关注并急于表现自我,从心理学的“从众心理”来看,“团体成员在最开始便有某些倾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倾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主要舆论最终获得群体认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舆情导向。
新媒体依托网络,“生产”出大量信息数据,内容涵盖科学文化、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信息来源广泛。青年学生天性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社会参与形式,互联网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开放无边界的虚拟空间,重大公共事件、社会典型案例、国内民生就业,甚至学校制度、教师授课、后勤管理等,都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而形成网络舆情。社会思想意识既有多元内容,也有多样载体,这种多元多样性通过网络外化为意见、观点数据,成为网络舆情的显著特征。
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是“信息传播”。从信息在PC端的静态传播、到微博的互动传播、微信的即时传播、网络云的集束传播及未来全息技术的光波传播,发展历程十分生动,这些途径也不断成为多元多样社会思想意识传播的新载体、新渠道。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大学生第一时间借助这些新载体、新渠道进行意见交流和思想碰撞,因阅历缺陷和认知局限,这些非理性的个体意见会迅速壮大、迅速传播,集聚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极易引发校园突发事件,挑战高校思政工作者防范化解风险和疏导不利舆论的能力。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引”和“化”的问题。信息化飞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开展思政工作的趋势不可逆转。网络作为社会治理和高校管理的新平台,不可避免地带有两面性:既能凝聚爱国主义共识、也能为错误的思想和舆情推波助澜。网络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其它安全的载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为高校思政队伍维护好网络安全提供了内容要素和工作思路。
进入新时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实下,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在走向复兴、昂首步入“十四五”的向好形势中,多元文化及西方各类错误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日趋频繁,如何巩固党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从而占据舆论高地,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思政工作不能松懈的问题。在当前新媒体甚至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巩固意识形态的引领和教化,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与此同时,还需有力掌握网络阵地这一关键要素,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实践成就,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网上影响力。
高校网络舆情还需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趋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为大学生,教育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理想是开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方法为内化而非外灌,成效可量化为能担复兴使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与此相对,网络舆情工作同样需要将主流价值体系融通于立德树人中,兼有把方向、定原则的政治属性,当其有了高校属权范围后,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联系,成为后者的重点工作,即高校通过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管理策略,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目标同步于网络舆情引导中,使学生掌握网络道德、网络素养内涵,同时以理论指导实践,使教育成果通过网络舆情引导实现知行合一,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以人为本在高校的落脚点就是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说服人、塑造人的工作。关注人的主体发展、解读人存在的意义、构建人的精神世界都彰显出“以人为本”的终极诉求和目标归宿,“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其价值所在。新媒体形势下,做好网络舆情引导,是每一个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提升的职业素养,只有坚持学生本位思路,才能产生亲和力。当工作主体面对学生客体开展思政工作,首先需摒弃“中心”“权威”思想,充分关注学生所想所需,肯定学生人格价值,将大学生视为能动的、自由的、独立的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各领域以及网络舆情工作中与其进行平等对话,有效疏解青年学生的叛逆情绪。其次,要以实现学生全面、自由的进步为工作内驱力,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从学生内心渴望出发,从学生现实基础出发,推动建立师生对等地位,从而启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做好思想引导的前提下,发挥网络舆情引领的积极作用,实现学生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网络是把双刃剑。当异想异见和多元文化充斥网络甚至触及我国意识形态底线时,面对三观正在塑造,目标选择和是非明辨能力尚有缺陷,自尊心强但容易逆反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必须健全机制,思政工作者必须冲锋在前,勇担职责,构建起网络舆情引领的坚固屏障。首先,高校应明确职责分工,发挥好宣传部门的领导作用,统筹思政教育元素,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和实践课堂,丰富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精心设计类如文明上网、文明网站创建、违法上网警示教育会等主题活动,不断引导大学生讲网络公德、自觉遵纪守法,唤起学生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抵制有害信息、网络谣言、低俗之风的主动意识和行为能力。其次,提高网络管控的预见性。提高认识,提升大局观,发现不利的网络信息及时报告,迅速处置;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焦点案例主动出击,提前关注提前引导,发表学生能够理解也乐于认同的网络正见,吸引学生点击并交流,掌握舆论主动权,形成正面舆论强势。最后,做好舆情反应与回应。一是要通过培训提高辅导员对舆情内涵、外延、结果的认知,发挥其早期发现、迅速反应、防微杜渐的舆情应对优势;另外,需由专人专职对一些网络敏感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置,对容易引起舆情事件的各类信息提前关注、定期研判、全程监控,对已经出现的消极舆情事件果断表态、阻断传播,逐渐形成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配合,协调统一、反应迅敏、畅通高效的网络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
舆情的内核是“民意”,而民意的形成倚仗文化。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涵组成部分,也具有社会化、娱乐化、约束化、导向性和激励性等功能。“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直接决定着校园网络文化对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效用……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内容,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网络文化需要进行系统化构建。建设底蕴深厚、品位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将对维护高校稳定、促建和谐校园、培养高质量人才产生不可替代作用。
1.挖掘网络思政要素,积极建设主流文化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工作语境,以顺应学生学习兴趣为工作方法,利用大数据寻找思政课教学改革和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契合点,不断创新网络平台载体,在内容上以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要素为支点,转载名言名篇、制作网络精品课程、撰写学生感同身受的爆款贴文、设置学生讨论和互动专区,丰富学生的网络学习内容;在形式上以时事、热点、文艺、网上学习、小视频点播等活动主动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同时积极打造具有校园影响力的网络品牌,例如鼓励深受学生喜爱的教职人员开设个人公众号或自媒体账号,依托高校办学特色设置校园文化、省域文化、红色文化的网上宣传窗口,使这些品牌项目朝着深入化、特色化、形象化方向发展,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分享观点、塑造三观的重要渠道,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建设目标。
2.提升高校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正视:信息化背景下,新媒体兴起之势不可阻挡。面对信息传播良莠不齐现状,必须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来抑制网络传媒副作用。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这一群体的新媒体媒介素养体现在网络知识基本明确,基本具备创造和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并能依靠网络信息为生存和发展服务。高校大学生接触的传媒范围广,使用媒介频次多,已具有网络媒介素养的初级基础,但受限于社会和个人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条件,部分学生会出现媒介素养能力与媒体发展趋势不能并驾齐行,从而对网络舆情产生错误导向的现象和问题,需要通过开设公选课进行专题教学,或者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政课、人文素养课课程教学。另外,高校还需拓宽视野,统筹整合校内外新媒体媒介资源,扩大学生对媒介资源的接触范围,使其能够广泛地利用媒介资源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在不断提高媒介素养理论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科学转化。
3.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高校还需组建一支专业突出、能力出众、结构合理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队伍由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领导、教师、网络技术人员、辅导员等组成,从保障机制建设、把关教育内容、营造网络环境、主导网络意见、错误意见疏导各环节开展好网络舆情教育和引导工作,占据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高地。首先,要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工作,为队伍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和考察机会,创新思维、拓宽视野、提升素质,保证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高效运转;其次,可重点培育优秀学生干部,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调动其积极性,在网页制作、信息监控、舆情反馈等各项具体工作中提供辅助支持;最后,这支队伍的人员还要积极参与网络评论,并能以高素养、宽视野、大格局的队伍特质做好网络发言人,引领师生和社会的注意焦点,增强网络阵地的正面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