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普查中心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及生活水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三农数据信息更加关注,农村统计数据在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和各项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偏低,不但增加调查人员调查负担,还将影响到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如何正确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可以克服这些现有的技术问题,如何有效提高统计信息化在我国农村基层统计调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率和质量等已成为当前我国基层农村统计工作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的重点研究课题对象。
当前乡镇及村一级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当中仍有部分从业人员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存在应付了事,工作不细致不认真的现象,如在调查过程中做不到直接调查,或者虽然直接调查,但是调查数据录入过程中,误差笔数较多等现象导致数据质量下降。此外,许多基层的干部或工作人员,由于缺乏有必要的微机操作能力,在整理数据的过程当中,不熟悉不掌握常用统计办公软件相关数据处理功能。最后许多工作人员对于基层统计数据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未按《统计法》规定,及时归档原始数据文件及汇总文件。电子数据记录还经常面临文件命名不规范、存储不规范等问题,及易导致原始数据及汇总数据丢失的现象发生。并且纸表传送数据等调查方式,信息化技术要求不高,使得对统计工作认识不高的乡镇级政府个别领导选派人员上倾向于用年龄大,能力差的闲置人员从事统计工作。导致人员在调查方案理解及数据上报过程中频繁出错。
尽管近年来,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已具备操作办公软件相关技能,但由于乡镇级报表缺乏平台审核,仅凭经验审核,或者没有审核单纯数据汇总后就上报。当源头数据出现误差后,受限于上级部门的审核能力,误差容易被汇总数据掩盖,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更正。很难保证数据质量。乡镇及村等基层数据上报途径缺乏专业系统上报平台进行规范报送。
人员的不稳定是严重影响统计工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基础统计机构人员现状多是专职人员比较缺少,更多的是大量临时人员和兼职人员。经常会出现后来的人员不认上期数据,导致数据审核出现障碍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由于统计人员身上包含有多项任务,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工作重心的偏差现象。数据上报不及时,台账交接不及时,历史资料丢失,不按规定进行资料存档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影响工作衔接。虽然现行统计法中有对更换统计人员须经上级统计部门同意的要求,但在现实具体操作中却很难把控。
推进农村统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前提是提高从业人员认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一是要重点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认识水平。首先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统计法律法规相关解读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能在日常工作中知法、敬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法规规范日常工作,提升人员专业认识。二是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方案和方法制度的掌握程度,从业前应接受上级统计部门的专业培训,使从业人员能够明确指标含义及相关的统计核算范围,消除因概念模糊导致的数据处理错误。三是加大从业人员专业软件和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常用办公软件基本上能满足基层常规计算需求,相关培训对提升基层数据质量大有益处。建议相关部门应有计划地定期组织基层统计人员进行规范化常用统计办公软件操作培训及相关统计平台操作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软件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基层从业人员日常工作信息化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数据上报途径的相对落后。目前,乡镇及村以下机构统计上报数据大数仍局限于纸表传输数据,纸质报表的传输不但影响上报效率造成数据迟报,个别指标漏填的现象,也不利于数据的直观审核。鉴于此,建议改进基层农村统计工作调查方式和上报方式一方面扩大乡村统计数据联网直报规模。另一方面建议多用抽样调查代替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有着快速,精准、经济等诸多优点,是提升数据质量以及减少基层统计调查负担有效手段。
现行的农村统计调查中有很大比例指标数据与部门行政记录数据重复,如农村统计调查方案中,涉及民政、人口、社保、财税等数据明确要求需要从部门取数。一方面基层统计部门在协调部门数据获取上还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另一方面基层统计部门由于行业专业信息掌握情况不全面,汇总数据往往与行业主管部门行政记录有出入。推进部门行政记录与统计数据的共享是减少重复调查,重复人力物力浪费的效解决途径。建议上级统计部门能从制度设计等相关工作环节打通数据共享堵点,提升行政记录共享效率。
基层农村统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将助力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各级政府精准施策提供更加可靠决策依据,对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基层农村统计信息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是上级统计部门进行大力推广,科学设计调查方案及报送途径;二是需要广大从业人员提高认识,熟练掌握从业技能;最后需要相关软件及平台提升相关技术兼容性和操控性,提供使用者更加便捷友好操控感受,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数据准确度,提高统计资料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