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涛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2.河南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的历史教育工作,多次发表相关重要讲话或论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1]18。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高校要“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明确要求[2]158。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他又进一步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的新要求[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办公厅于2021年4月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
高校搞好“四史”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意义重大。当前,对各高校来讲,怎样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克服形式主义,在方式方法创新中把“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整体格局中是当务之急。这就不得不引出怎样构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机制问题。结合河南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必然意味着用以约束该工作的诸项制度的规范化。进而,通过此类制度运行的动能系统, 保障高校“四史”教育顺利开展的长效机制得以逐步形成。
思政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学业必修课,是高校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高校思政工作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要想实现高校“四史”教育的长效化、规范化,构建其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机制是关键。“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在教学目标上是相互契合的、在教学内容上是基本贯通的,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天然融合性。不过,“四史”内容丰富、体系庞杂,高校五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又各有自身的课程定位和侧重点,“四史”知识体系与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耦合关系,这就需要通过相应机制的构建,实现两者之间有机的深度融合。
构建“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机制要求多方面的制度创新。首先,针对“四史”教育内容在各门思政课教材中的碎片化呈现状况,思政课承担部门必须加强“四史”教育内容体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加强这一整体规划的基本途径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教学部各教研室联合备课制度。这种大集体备课活动最好于期初、期中和期末各举行一次,这有助于承担不同课程的思政课教师,相互间充分沟通、协商,根据各门思政课的课程定位和特点,做好“四史”教育内容在各自承担课程中的自我规划。这种经过任课教师充分讨论和协商的自我规划,避免了“四史”教育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重复或阙如。从而使得各门思政课在“四史”教育中各有侧重,内容互补而又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教学体系。
其次,思政课承担部门应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制度,形成正负双向激励机制,引导思政课任课教师在教学模块确定、教学案例筛选、教学素材应用、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充分挖掘“四史”蕴涵的丰富教学资源。具体来看,在思政课教材体系向具体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在给大学新生讲好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的红色故事,帮助大学生领悟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发大学生勇担时代使命方面发挥主干课程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在“党史、新中国史”与思政课的融合中发挥主干课程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在“改革开放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思政课的融合中发挥主干课程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思政课的融合中发挥主干课程作用;“形势与政策”课可在帮助大学生彻底荡涤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方面发挥关键课程作用。
再次,校系两级督导应充分发挥听课、评课制度对“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的导向作用。高校思政课是理论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相统一的课程。知识讲授是价值引导的基础,价值引导是知识讲授的归宿。一堂思政课,如果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必定灵魂缺失、空洞乏味。缺乏正确价值观引领的思政课教学,即使手段先进、方法多样,也应该被评价为“水课”“次课”。这种督导评课的理念应规范化为具体的显性制度,在思政“金课”的打造中发挥导向作用。
概述之,思政课教学部门要保证各个教学环节上,“四史”教育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有机嵌入和显性呈现。只要“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实现了深度融合,其本身的规范化、长效化就有了基本保障。
构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长效机制,离不开相应的可持续的教育资源投入。这些保障资源主要包括“四史”教育的必要师资、专门的平台基地和配套的专项经费等。
第一,师资队伍保障是前提。实现“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主要依赖于三支师资队伍: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及班主任教师。关于第一支队伍,当前紧要的任务是尽快充实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思政课承担部门应重点提高思政课教师挖掘利用“四史”教育资源的能力。关于第二支队伍,依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高校教务部门要在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四史”知识培训基础上,重点提高专业课教师将“四史”教育内容有机适量地融入专业课知识体系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的第三支队伍是广大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对于抓好青少年的“四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的要求[3]。应该说,担负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由于和大学生年龄接近、情感亲近,在给他们讲解“三个故事”时能起到相较其他教师队伍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平台基地保障是基础。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曾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111把红色基因库利用好,是当前实现“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工作有机融合的一项基础工程。建设好这一工程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建造校内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和开辟校外“四史”教育实践基地。
建造校内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将其作为大学生“四史”教育基地,是当前各高校的普遍做法。根据各类高校的已有实践,这一路径可细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部分高校利用校园内现成的红色遗址遗迹,打造“四史”教育基地;第二类是有些高校以校史馆为平台载体,对大学生开展爱党爱国爱校教育;第三类是有些高校通过专门建造功能多元的校内红色展馆,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第二条路径是开辟校外“四史”教育实践基地。此类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般由政府投资兴建与维护,并不需要学校投入建设资金。各高校应加强与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签订校地合作协议等方式,逐步形成畅通的校地合作机制,从而将这些教育基地打造成为高校“四史”教育的稳定基地。
第三,配套经费保障是关键。高校各类“四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不过,由于高校思政工作经费投入并不像实验室建设、学生顶岗实习活动经费投入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教育产出效果,因此,各高校往往缺乏把“四史”教育经费开支列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的动力。基于这种局面,要想避免“四史”教育也跌入“说起来重要,落实起来可以不要”的尴尬境地,各高校就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构建起“四史”教育融入思政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在配套经费问题上,各高校应在合理核定投入基数的基础上,逐步开辟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学校可在年度经费预算中把“四史”教育所需经费列入专门预算,专款专用;思政课承担部门应从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中预留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四史”教育活动;各教学院系应从大学生思政工作活动经费中预留一定比例用于“四史”教育活动;各高校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社会赞助等形式,开辟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保障“四史”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当前,仍有不少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主要是思政课教学部门的职责,其他部门各有各的“管理”摊子,“四史”教育与他们基本无关。这种思想认识,不单与“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格格不入,也与新时代对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相差甚远。实际上,实现“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校内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四史”教育的合力共管机制,这一系统工程才可能顺利完成。
首先,校级领导应注重校级层面“四史”教育融入思政工作的顶层设计,将该事项纳入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调配各方面的资源力量,保证各项学习教育任务落到实处。校级领导还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通过主动“进课堂、进宿舍、进讲座、进网络”等途径,对师生进行“四史”教育。
其次,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利用好学生“第二课堂”。这里的“第二课堂”主要指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在内的“大思政课堂”[4]55。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学到“第一课堂”中难以学到的知识,体悟到“第一课堂”中难以生发的感受。例如,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编自演革命历史情境剧、红色话剧等,实现了“四史”教育内容的艺术转换,也传颂了红色经典、弘扬了革命先烈精神。
再次,高校党委宣传部、基建处等部门应与各院系合作,为“四史”教育营造适宜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另外,高校教务处、网管中心等部门应会同各院系,通过“四史”教育在线开放课、微信公众号和新媒体传播平台等,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红色网络育人环境。
“四史”教育是整个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工作的长效机制,在保证高校“四史”教育活动规范化运行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崭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