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青,朱铁军,刘 俊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2 41000; 2.安徽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我国的砖雕艺术历史悠久且璀璨绚丽,是独具文化表现的工艺美术,不同的砖雕艺术所表现出的人文风情、社会思潮、历史文脉等都反映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表象。苏州砖雕与徽州砖雕是南方砖雕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砖雕流派,虽同属于砖雕领域,但在作品艺术表现和人文内涵倾向等方面却各有不同,例如画面表现上苏州砖雕朴素雅致,而徽州砖雕华丽宏伟;情感意象上苏州砖雕深藏若虚;但徽州砖雕却张扬豪放。通过研究苏州与徽州门楼人物砖雕艺术,对两者砖雕体现的艺术形式及风俗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地域之间文化的不同与联系,以强化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
砖雕艺术极其注重构图之美,画面结构是砖雕艺术表现的灵魂,精彩的构图会使整个画面的主题更为突出。在人物砖雕设计上,苏州、徽州门楼砖雕通常会借鉴我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法,但也有戏曲的“虚拟空间”特征。苏州门楼人物砖雕一般运用山水画散点式构图,将画面分为前、中、后三部分,画面组合相互交融、相互贯通。前景和中景主要突出人物,且每一组人物都是一个单元。在后景中,为了突出主题,使其有更强的层次感,则倾向于运用建筑素材充当人物之间的媒介,将三个层次有序的结合使画面透视感更强。虽然在徽州门楼人物砖雕中也常用绘画的散点透视方法,但总体来说徽州的人物门楼砖雕中主体人物占幅较大,在通景额枋处,人物山水画的特点便一览无余的得以呈现。人物部分一般雕刻面积不大,但主体人物却占幅很大,画面紧紧围绕着主体人物并加以建筑或者花草树木进行修饰。每一场景常常围绕人物为主体展开刻画,而人物的位置也如山水画那般,不是置于前景就是中景,人物前一般会饰以花草树木、吉祥图案,在主体人物后面以建筑、树冠、山水来进行一个背景的分割,使之主次分明。例如徽州人物砖雕作品“舞龙灯”,整个雕刻场景层层递进,运用高浮雕与透雕的手法,使整个画面在空间组合上恰到好处,也让人物与背景的融合处理和谐饱满,人们欢呼雀跃的表情神态、舞动的大龙更是惟妙惟肖,人景交融无不洋溢着过节喜庆的气氛。
纹样装饰在门楼人物砖雕中起到丰富画面构成及缓和人物主体层次的作用。苏州尤其在意门楼装饰图案的细节处理,徽派人物砖雕则更倾向于大场景的装饰烘托,苏州门楼人物砖雕常常聚焦于小场景的描绘,但一般由于场景小所以留白区域更小。如东山陆巷的一砖雕门楼,只在中枋处留白,其他地方都有密集雕刻装饰,疏密对比强烈[1]。虽然二者都注重雕刻疏密与留白,但徽州门楼在对图案布置进行考虑时更注重体现材料本色,密的部分精雕细刻,而疏的部分就是以“水磨青砖”呈现,在图案布置上做到雕刻与青砖有序排列,对于复杂门楼设多层梁枋,雕刻也疏密相间,有的特意在砖面中留出几处粉墙,显得特别醒目。
苏州门楼人物砖雕造型雅致细腻,风格多样且富有人文气息。一般来说,在人物造型上恰到好处的雕刻,不但能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还能使整个画面活灵活现。如一生活场景砖雕中正在下棋的两个老人衣着细节乃至胜券在握的表情动作都尤为生动,而对装饰性的背景图案则只做了简单描绘。主次分明的画面,更突出人物造型的重要性。苏州门楼砖雕造型雕刻手法常采用高浮雕,镂雕等技法,又以圆雕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展示空间效果。总体上在同一平面对人、物、景分层次雕刻,使其造型更加立体。如“八仙过海”中,砖雕中八个人物男女老少姿态各异,背景饰以云朵浪花并置于不同层次中[2]。徽州门楼砖雕则除了高浮雕,还辅以透雕、半圆雕、镂雕,整个空间效果、物体造型逼真形象,如休宁一书生窗前夜读的场景中,窗户都能用牙签拨动[3]。对比苏州门楼砖雕,人物造型更为严谨,人物比例也更为合理,内容也更加丰富。如安徽博物院收藏陈列的徽州古民居门楼人物砖雕“游春图”,人物虽然数量多、尺寸小,但每个人物造型比例都十分得体考究。总体来说,苏州注重人物造型的神似,徽州更注重形似,不管神似还是形似都展现出了两地砖雕在造型上的独特魅力。
从地域上来看,两地同属于江南,江南水乡的色彩总体上给人以淡雅、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所以建筑色彩上不同于北方的红砖红瓦,而多倾向于冷色调。所以两者砖雕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为青砖或青灰砖,墙面饰以粉白,加以黑青瓦,黑白的强烈对比使视觉冲击力更强,再以门楼砖雕的青砖做过渡颜色,整个建筑环境色就会柔和许多[4]。虽然建筑主体颜色大同小异,但在门楼砖雕的色彩呼应上却区别明显。
苏州门楼砖雕的色彩与建筑的粉墙黛瓦相呼应,在环境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苏州门楼的砖雕主要采用质地朴素的青砖,刚好与之雕塑风格一致[5]。工匠在青砖上进行雕刻,将整个画面的明暗区分全在雕刻线条的表现中体现,暗部雕刻的更深,亮部直接使用青砖本身色彩。青砖与江南独有的粉墙黛瓦的统一使建筑本身在水乡环境中显得更冷静柔和。徽州砖雕也擅长使用青灰砖材料,所以整个门楼砖雕的基本色彩是青灰色,与之建筑相融合,形成了徽州独具的黑白灰建筑的主色调。青灰砖的色彩变化也同样出现在雕刻线条上[6],在青砖上进行精雕细琢的徽州砖雕密布更多的线条,远看则会使原本青灰砖色的颜色更深一些,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突出。
门楼砖雕人物题材、创作风格的区别,反映出了两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在门楼砖雕中,两者以不同的雕刻表述着不同的文化内蕴。砖雕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苏州门楼人物砖雕传递着文人雅士的谦逊礼让、乐天达观。徽州门楼人物砖雕传递的更多是儒商为人处世的经商之道,面对生活困境,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生活态度[7]。
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使苏州和徽州的门楼人物砖雕的艺术审美、技法表现、创作方式产生区别,这些艺术元素的迥异也正反映出两地文化的差异,可以说不同的地域文化对门楼人物砖雕艺术特征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苏州门楼人物砖雕发展起初受到了徽州砖雕很大程度的影响,它不但具备徽州砖雕的儒雅,而且在与徽州浓烈的贸易和市民文化相融合的同时,又不失苏州当地文化的特色,具备精致而不纤细、典雅而不失华贵的特色[8]。这是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的影响,发展出了自身的艺术特点。苏州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书香气韵的环境使得人文氛围变得谦逊礼让。也正因为这种谦逊的态度,其门楼砖雕的位置朝向于庭院内,面对大厅。这是苏州砖雕与其它砖雕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最能体现其地域文化之处,其“市隐”“谦和”“藏富”的心态贯穿于苏州建筑。而门楼又是以字牌为中心,更体现出对文字文化的重视,门楼人物砖雕也是围绕着字牌而进行装饰,字牌面朝大厅对其家中学子更有警示教育之意。字牌的表现映射出苏州地域无论贫困富有都对家风教育极为重视,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着苏州门楼不一样的风采。
徽商在“重农抑商”时代背景下处于一种被动的压抑状态,他们通过大兴土木,极度奢华的建造宅院将其内心的情感转移到它物之上,以此来慰藉受到不公待遇的心灵[9]。这也是徽州门楼砖雕文化内涵与大多数南方流派砖雕不同的原因之一。宏伟气派又不乏精致的门楼砖雕更多是主人家财富显赫、身份高贵的象征,所以徽州的门楼又叫门脸,形容恰当写实。从徽州门楼人物砖雕艺术中体现出不求神似而求形似的特点,可以看出地域不同会给砖雕艺术带来不同的呈现效果。例如砖雕艺术深受新安画派影响,在明清时期的砖雕上可以明显看出砖雕展现出来的新安画派的风格特点。
从地理位置看,苏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再之四季分明的气候,不但给苏州带来了商机与财富,文人墨客也喜好群聚于此地。这种环境使得苏州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也变得高雅别致。而徽州地处山区,农业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当地没有繁荣的商业经济,使得多数徽州人选择外出经商[10],而徽州人经商又秉持“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的经营理念,在市场上也取得良好声誉,因而逐渐形成了徽商文化。在外经商致富后,大部分徽州人会大修祠堂宅邸,故喜好用豪华的宅邸彰显自身雄厚的财力,表现宅邸主人的风光体面,另一方面由于受新安理学的长久影响,在徽州人心里从商牟利通常是为了成为达官显贵或光宗耀祖,长期以往逐渐形成了徽州门楼砖雕的繁缛风格,各类题材大多数表现望子成龙,状元及第的寓意。
总体看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就形成了苏州门楼人物砖雕由内而外散发的“高雅气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又会发现苏州砖雕的深藏若虚。而徽州门楼人物砖雕外表精美,对其深入了解研究就会发现徽州砖雕的“内藏”与“格调”。
门楼砖雕的各类题材中都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愿望的向往,在题材中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着相似内心情感的诉求,人们赋予门楼人物砖雕各种寓意。苏州门楼砖雕题材中人物故事包含内容较广,人物类题材大多数是一些民间故事、经典戏曲、人物传说等。作为状元聚集地的苏州,其实更注重的是文化的外在体现,所以状元、文化、教育类素材的砖雕偏多而且富有深意[11],例如“一路连科”意寓在考取功名的路上一帆风顺,功成名就。还有砖雕“状元荣归”内涵之意既有为后人做榜样,也有光宗耀祖之意。
徽州人经商后虽家财万贯但他们认为状元及第、考取功名、为相入宰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12]。徽州地区入仕题材的门楼砖雕表现出对当官光宗耀祖行为的赞许和表扬,是家族其他成员学习的榜样与追求,所以在整个门楼砖雕中登科及第美好寓意题材的占比较多,如黔县南屏砖雕门楼上“鲤鱼跳龙门”砖雕,一方面表现出宅院主人经商后荣归故里的财力,另一方面又反映其望子成龙,状元及第的美好愿望。根据两地人物题材种类来看差别不大,人物故事占比较重。根据选题内容来看,两地居民对于美好寓意的追求又极为相似,例如“郭子仪上寿”“文王仿闲”等。通过题材可以看出不管是苏州还是徽州大都体现出了对文化的极大重视。
门楼砖雕艺术会受到民族传统和封建礼制的影响,所以在艺术特色上来说二者都有各自的独特研究价值。在民族传统中苏州地区的文化受到吴文化的影响,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地区的砖雕文化在发展中也不断演变,就比如古苏州门楼的人物砖雕会出现在院内,人们坐在客厅内朝南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砖雕门楼[13],体现出来更多的是含蓄内敛的风格,而当今苏州的含蓄内敛也融合到了开放教育里,促进了教育的张弛有度。徽州虽然经商多,不管是先儒后贾,还是先贾后儒,都体现出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正是因为徽州人经商是为了教育,在发家致富后倾向于投入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传统,所以兴建宅邸表达其光宗耀祖的心态。兴办学堂,对建筑的装饰题材及图案的精雕细琢,都无不体现着对教育文化的重视。
同处于江南文化的两地居民对于门楼人物砖雕的选题的寓意相差无几,大都是为了美好愿景的实现。地域不同导致的审美差距、性格差距、思维差距无不展现在门楼砖雕的画面上。徽州对门楼人物砖雕的描绘刻画更细致且壮观,而苏州的门楼人物砖雕更多的作为装饰字牌而表现得更简洁大方。这细微的不同展示出两地居民生活状态、思想文化、经济水平以及审美情趣的迥异。对两地域门楼人物砖雕的探讨与研究发现不同地域文化对其艺术作品的不同影响,继而可以实现对江南文化与安徽地域文化在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关联性的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