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
2006年国家开始在高校本科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公共必修课程。15年来,纲要课程在教材编写、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比如,金冲及认为,纲要课与历史系的专业课不同,纲要教材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不讲空道理,而是从对事实的叙述中得出历史的规律和结论。[1]李学桃认为,纲要教学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要注意结合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理论性。[2]但是他们主要强调纲要本身的学科特点及其理论性,很少涉及纲要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共党史(以下简称“党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理论武装和实践指导。比如,杨奎松指出,从政治角度研究党史仍是主流,党史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持。[3]刘家桂认为,高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要性,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历史的主流和本质,科学地、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历史。[4]他们主要论述党史的学科特点,强调党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没有涉及党史和纲要的融合与互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自此,学者们开始探讨思政课和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现状、对策和意义。石书臣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树人的育人合力。[6]刘在洲和唐春燕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管理,增强课程思政实效,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7]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宏观角度论述专业课程如何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很少具体论述党史和纲要如何同向同行。整体来看,学术界关于纲要课程和党史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大多侧重于对纲要和党史的分别阐述,关于纲要和党史研究如何同向同行的探讨相对缺乏。有鉴于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纲要和党史研究融合互动的视角进行研究,探讨纲要和党史研究同向同行的内涵、必要性和实践路径,为纲要课和党史研究协同育人尽微薄之力。
同向强调指导方向上步调一致,同行强调行动上协同推进。纲要和党史研究同向同行,就是要在政治方向和育人目标上保持同向,在立德树人和知识能力培养上保持同行。
我国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8]纲要和党史研究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色,本身就包含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意蕴,承担着树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标杆的重要职责。无论是纲要课还是党史研究,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9]18-19从这方面来看,纲要和党史研究的目的都是育人,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纲要和党史都强调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者在政治方向上达成共识,在育人目标上达成一致。
纲要和党史研究的协同发展,既要坚持德育为先,又要坚持德育、智育并重。首先,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纲要和党史都强调德育渗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纲要和党史育人目标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0]其次,知识能力培养要坚持德智并举原则。一方面,党史研究对纲要的教学起着知识奠基和学科支撑作用,党史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历史资源,可以在增强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素养;另一方面,纲要作为一门集历史性、理论性、政治性、科学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可以使党史研究更加整体化,也可以助推党史中思想理论、组织建设、实践斗争(包括路线、方针、政策)、经验教训等方面的研究。总之,纲要和党史研究同向同行,就是强调二者在教学资源上共享,实现立德树人和知识能力培养共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目前,纲要和党史研究存在教师同向同行意识缺失、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难以实现二者同向同行。纲要和党史研究同向同行,是思政育人的呼唤,也是课程改革的推动,更是立德树人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诸多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这就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高等教育全局的新高度,对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和构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有重要引领作用。但是现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学校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力;教师知识更新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理论素养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其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总会出现新的问题。[11]新形势下,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深化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模式,通过学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学生唱响主旋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和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引导和知识传递的统一。也就是说,既要在价值传播中体现知识底蕴,又要在知识传授中突出价值引领,切实做到“课程与思政互融,建设同向型育人课程”[12]。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但是近年来,受功利主义影响,高等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导,思政课和专业课脱离,思政课受到轻视。特别是有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存在照搬西方理论、反映中国实践较少、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等问题。[6]为此,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各类课程与高校思政课的同向同行。纲要和党史,虽然研究的重点不一样,但都研究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以及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奋斗的过程,有共同的教育性要求。所以,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党史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找到纲要和党史研究的契合点,提高二者的契合度。
立德树人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13]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还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既有分工,又相互渗透,共同为立德树人服务。但是,目前学校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育人出现空心化和功利化现象。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4]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讲,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环节,所以专业课教学要由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来引领,做到既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技能,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纲要与党史研究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同频共振,协同合作,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5]学习党史和国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从历史经验和革命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实现纲要和党史研究的同向同行,就要探讨纲要课和党史研究共同涉及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和三次“伟大历史飞跃”等中国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做到用历史事实解释理论知识,用通俗语言表达历史知识,用政策法规约束历史学习,用理论思想指引课程学习。
历史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16]纲要和党史研究思想性较强,但是纯粹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难以为学生接受,这就需要借助历史知识来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在教学中,既要突出纲要课的通识性,又要突出党史研究的整体性,更要突出二者的教育性,做到“论从史出”,充分挖掘理论知识背后的历史素材,找到理论知识和历史事实的契合点。以纲要课为例,高校要优化整合各类课程与纲要课的知识结构和价值结构,促进纲要课和各类课程在价值观传递、知识点学习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集成和共享。[17]比如,在给历史学院的学生授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历史学院学生本身的历史素养,充分挖掘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特别是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挖掘课堂教学的深度。这样,就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得以历史化,促进纲要课与学生专业志趣的契合,使纲要课与党史研究以及专业课程协同推进。
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18]2-3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除了读权威部门编著的通史和专著,还要读通俗的历史读物,从中汲取营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俗历史读物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在历史中有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有与人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料。[19]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体现人类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的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体现我国人民不畏苦难、奋发向上精神的史实也不乏其例,如果能把这些人物和事例大众化、通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白寿彝先生多次撰文强调普及历史知识是一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并号召历史学家撰写通俗读物,强调通俗历史读物是通俗不是粗俗,撰写者需要很高的学术修养。[20]288-289纲要和党史研究要想更广泛地为学生所接受,就需要通过通俗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讲述党史和国史,就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导。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利用符合大众心理和娱乐习惯的文化消费形式,把核心观点转化为夺人眼球的通俗文字或感性的艺术形象,吸引部分不明就里的大学生的眼球。[21]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暴露史学”“翻案史学”等严重泛滥,并借助自媒体广泛传播,对唯物史观的学术权威性构成严重挑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能空喊口号,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水平和能力。[22]因此,教师要正确利用法律武器,对各种形式的恶意歪曲、丑化、否定革命先烈和英雄的错误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
研究中共历史,不仅要有史料根据,还需要以科学理论做指导。政党方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主要形式,强调政治方向,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发展,新的发展着的实践需要用新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在社会转型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的新形势下,要在党史、纲要学习中贯彻党政方针,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规范和指引,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3]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正确地宣讲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使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的过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现实,领会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不断提高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纲要和中共党史研究同向同行,有利于遏制党史研究中存在的碎片化、娱乐化的现象。二者同向同行,既要强调纲要课的通识性,也要强调党史研究的整体性。二者同向同行,既要用党史研究的成果增强纲要课的说服力,进一步提升纲要课的通识性;也要用纲要课的教学经验增强党史研究的整体性,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由此,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教育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