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强
马万里(1904—1979),字允甫,号曼庐、大年,江苏常州武进人,书画家、美术教育家。马万里原名瑞图,后改为万里。马万里从小受到传统书画艺术的熏陶,少年时便临摹古代书画作品,练就了一定的笔墨基础。1922年进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主攻中国画,受到萧俊贤、陶冷月等名家的指导。毕业后便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其后又辗转南京第四师范学校、上海真如暨南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广西文史馆等单位工作。马万里擅长书画篆刻、花鸟画,1935年马万里第一次到广西,他与黄宾虹在南宁博物馆举办画展,影响甚大。1936年马万里在南宁举办个人书画展,徐悲鸿为其画展作序,盛赞马万里的书法、绘画艺术水平。1936年,马万里与徐悲鸿、魏岸觉等一起筹办广西第一届美术展览会,为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38年,马万里与张大千、徐悲鸿相聚桂林,谈画论道,马万里与张大千合作《桂林独秀峰》,传为佳话。马万里的绘画水平高超,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肯定,其绘画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力,从传统中来,但又不受传统束缚,在写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绘画,兼容并蓄,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花鸟画风格。他的花鸟画不是萧散荒寒、了无生机的水墨样式,而是以色彩加水墨的方式表现了广西亚热带气候区勃勃生机的大自然,他善于用色,色彩典雅清丽,但不浓艳,处处显示着生活气息。
陈健毛《论马万里绘画风格形成的脉络及特点》认为马万里早年的花鸟画受到海派绘画影响很大,他任职于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其间,往来于上海与南京,与吴昌硕、吴湖帆、曾熙等画家交往频繁,因此受海派花鸟画影响也是情理之中。作者指出马万里到广西之后,受到徐悲鸿影响很大,开始运用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他的花鸟画虽然讲求传统笔墨功力,但却舍弃了传统水墨画酣畅淋漓的水墨性与肌理趣味,力求将西画的写实性与明暗关系引入中国画,使其花鸟画有着视觉形象真实、色相饱满的艺术特点。马万里运用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对自身海派花鸟画风格的改造,凸显了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画家们立足自身、紧随时代,在传统绘画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的思考。
周丕华《论马万里的绘画艺术及对广西当代地域美术发展的启示》一文主要对马万里的绘画风格演变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其对广西当代地域美术发展的启示。作者将马万里的风格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04年至1935年,此时马万里主要活动在南京、上海,其绘画风格偏向传统,笔墨功夫扎实,文人气息浓郁;第二个阶段是1935年至1977年,即马万里到广西之后,受广西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的影响,开始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与风格。作者指出,通过对马万里绘画艺术的研究,认为广西当代美术发展需要在两个方面继续努力,其一是对广西地域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主要是对广西近现代以来的美术名家进行系统梳理;其二是广西的美术理论研究力量薄弱,研究队伍需要进一步壮大,只有通过理论研究,才能更加丰富广西美术史,增加广西文化艺术的积淀。
徐珂《马万里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及形成过程》主要对马万里的绘画师承、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马万里藤本花卉题材的笔墨变化进行了梳理。作者认为马万里早期对恽寿平与吴昌硕学习颇多,并在此基础上,也借鉴了西方绘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者将马万里的花鸟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阶段,即传统绘画的研习;第二个阶段是艺术风格的成熟时期;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回归本真状态的晚年时期。最后,作者着重对马万里藤本花卉题材的笔墨变化进行研究,因为藤本花卉在马万里花鸟画中最具代表性,马万里笔下的藤本花卉生机勃勃、刚柔并济、颇有气势,体现了广西亚热带气候区的藤蔓植物的自然特点。作者进一步指出马万里的花鸟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融合问题、大众审美与个人趣味的平衡问题,对当时不少美术家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陈淋淋《马万里在广西的花鸟画创作与改良》主要研究了马万里从旅居到定居广西的经历对其花鸟画的影响。作者指出马万里定居广西后,其花鸟画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绘画风格都有了较大改变,定居广西后的花鸟画更具时代性、地域性与生命力。作者指出马万里在两个方面对广西美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一是他以求真的写实主义来改良花鸟画,并为广西美术留下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二是他积极举办展览、发展美术教育,推动了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