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策略分析

2021-01-16 04:25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生会民办高校管理工作

李 嘉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大高校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校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有必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使得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学到一定的、对自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同时,学校通过科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 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1.1 以思政工作为主体的教育管理形式单一

首先,是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其一体现在主要以思政教育为突破口,没有任何的创新之处,在组织思政教育时过于流程化、形式化,思想政治教育未融入现实生活元素,难以,导致难以起到“教化”效果,造成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再或者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未能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没有继续拓宽思政工作的经常性教育路径,与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严重脱节,古板的授课教育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学生课余时间,且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使思政教育工作无法取得成效。再就是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实际教化价值,不能解决学生实际的生活问题,背离学生的经验实际,反而在学生的“成材观”“苦乐观”“恋爱观”“择业观”等价值取向方面又极度匮乏,没有将思政教育与沟通、心理疏导等人文关爱有机结合起来。而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格独立性最强的时期阶段,更容易受到网络上媒体上不良风气和价值观的扭曲影响,一旦思政教育工作脱离了实际生活背离了教育本质意义,就会失去了思想防线作用,成为“空头”口号,很容易使思政教育工作适得其反,滋生不利于校园学生管理的不良风气。

1.2 注重行为管控,缺乏沟通疏导等“软管控”环节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管理教职工缺乏服务意识,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学生服务管理意识并不强,没有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多的将自己的精力放在科研方面上,不能完全照顾到学生的感受,因此造成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不高,学校学生管理质量低下。这样的管理氛围中,对学生的管理十分简单粗暴,仅仅以班级评分或者宿舍评分等行为管控内容作为主要管理内容,缺乏对学生的“软管理”环节。一些担任学生管理任务的教职工,不仅缺乏有效的沟通管理手段,难以做到把握不同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特点,对自身要求上也不够高,没有做好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而是带着“特权意识”,准许一些学业成绩优秀或工作突出的学生带头违反一些校内规章制度,对学生管理不能一视同仁,尤其是涉及奖学金评比、贫困补助等涉及学生利益的活动,容易出现区别对待,这样的管理体系自然难以在高校起到应有的公信力和威望。

1.3 学生组织建设问题

我国高校均具有学生会等学生社团,学生社团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学校开展学生管理各项工作。但是就当下而言,很多高校的学生社团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无法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同时,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学生的严格制约,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诉求。另外,学校教师和管理工作者掌握着所有学生的成绩,这种不对等的地位和不合理的管理模式造成学校社团独立性较差,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学生会理应是联系学生与学校党支部的纽带,应当本着服务学生的原则开展学生发展、权益维护、身心健康、社会融入等重要工作,但如今高校中普遍存在学生组织独立性原则较低的问题,一些高校的学生会民主意识差,在学生会成员、部长等位置任选上未开展民主投票进行,而是由系或院校的教务部直接任命,这样使学生会在正常行使权利时,会受到“师生”之间身份的阻碍,使学生会脱离为学生服务的本质,沦为教职工的“工具”。而另一些高校为了便于学生管理,选择“走捷径”,在学生会的职能上将原本应由教职工负责的管理工作全权交由学生会负责,而学生会干部显然无法满足日常的管理工作需求,尤其是重要的管理工作中因学生私交问题,难以做到公正处理,反而在管理权能下的刺激下,在学生会的环境中滋生官僚主义,使学生会成员在日常开展工作时,与普通学生关系急剧恶化,给学生会协助管理的工作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阻碍。

2 高校学生管理原则

2.1 以人为本

高校要想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学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将学生的利益放于第一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地位,最大限度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的管理下健康成长。学生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需要时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高校承担着服务、教育、引导以及管理等项职责,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推动学校的全面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下,不仅仅是要在行为约束与道德教育上要始终尊重学生主体,在学生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上:如奖学金评定、入党推荐、就业分配、困难补助等切实关系到学生利益的问题上,要充分发挥民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要严格做好公示制度,并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群体的监督与建议。在高校内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时,要充分保护与尊重学生的合理权利,营造“诚信、笃实、求真、进取”的良好学术氛围,为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基础。

2.2 全面参与

高校要始终坚持全面参与的原则,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全面参与原则要求高校应当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时高校自身也需要最大限度参与到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从内容上来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紧密连接在一起,因此需要学生全面参与进来。同时,从管理目标来讲,学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学生基本利益,因此学生有必要全面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另外,从管理执行的角度来看,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广泛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因此,为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学校应当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对各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有效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2.3 自主自治

自主自治原则要求高校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有一定的程度的自治。自主自治原则属于一个有限原则,只体现在学生处理的部分特定事情之上,比如社团文化活动等。我国很多高校均有社团组织,社团组织具有组织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休闲活动的功能。同时高校社团组织还具有一定的管理功能,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去执行和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学校社团的参与,能够推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高校学生管理难度,有效推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公共视角下民办高校加强学生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运用公共管理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属于文化教育公共事业单位,对我国的教育意义重大,承担着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学识和思想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职责。民办高校虽不同于公办高校,但是也属于公共事业单位,拥有着一定的公共财产,且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公共资源不断向着校外开放,具备强烈的公共色彩。民办高校承担了社会分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些任务主要包括为国家培养专门领域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等,以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作为准公共产品,民办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具备了准公共管理的性质。广大学生是民办高校的主要管理对象,为确保学生管理质量,民办高校需要依据公共管理学对学生管理的要求,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将学校视为一个“社区”,将学生视为社区“居民”,社区要服务于居民,学校要服务于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民办高校能够有效维护学生的基本利益,使得学生能够完全信任学校,可有效推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民办高校充分认识到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指导意义,并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的科学运用,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1]。

3.2 强化学校组织的学生服务管理功能

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民办高校要依据公共管理学提出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宗旨的并承担服务功能的学校管理组织,使学校学生控制者转变为学生服务者,有效推动学生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就目前来看,我国各大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学校要始终坚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并结合公共管理学提到的相关做法,采取具体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服务和管理。首先,民办高校各层组织领导要基于“学生本位”思想指导规划工作下,开展学生管理规划工作。其次,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做好对学生的日常服务与协调工作,教务部门要加强对教学服务的监督,同时后勤部门要采取具体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最后,高校广大教师要通过结合教书、育人、服务三者,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推动社会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学校可将一些具有社会性的工作交给中介以及社会组织等去完成,切实做好对广大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有效推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

3.3 建立健全的学生成长服务管理体系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广大学生争取合法的权益,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民办高校有必要建立健全的学生成长服务管理体系。该服务管理体系涉及的内容繁多,包括相关规章制度的确立、制度实施与优化、服务管理部门结构框架建设以及各管理部门责任分工确认等。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学生成长服务管理体系,民办高校才能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同时,通过服务体系的建立,高校还能及时发现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服务体系作为寻找解决办法的原始资料,不断完善学生服务管理工作制度,有效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另外,建立完善的学生成长服务管理体系后,能够帮助学校看到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进行预见性的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服务平台,同时所有教职工的全面参与能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助力。

3.4 注重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民办高校每年九月份都会涌入一大批新生,新入学的学生在素质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为确保新生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校要加强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效果、办学时间以及社会民生等方面和公办学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民办学校的学生会自认为低人一等。而民办学校作为扩充全日制高等教育形式的办学主体,除了承担主要的职业技能专业类的知识教育外,更应肩负起学生的人生启发、教理想育等深层次主题的教育任务。对于这种情况,民办高校要重视对新生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新生入学时的焦虑、不自信以及失落等心理进行教育疏导,有效淡化高考对他们心理的打击。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要耐心说服、教育新生,并用心对待新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学校的信心,消除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保证所有新生能够以饱满的心态接受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入学教育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理想信念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为学生日后全身心投入专业的学术钻研起到“导航信标”作用。二是校园文化教育,为学生介绍本校创立专业为社会各个渠道输送培养的历届优秀人才,以及该专业在社会广阔的就业渠道前景,让学生在入学教育中体会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早日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路径。通过开展入学教育工作,民办高校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引,确保学生能够明白上大学的意义,从而有利于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3]。

3.5 建立素质水平优良的学生管理队伍

优秀的学生管理队伍是推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动力,因此民办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提升,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民办高校要定期对学生管理队伍进行素质培训,通过开展素质培训讲座以及名人宣讲讲座等方式,还要开展“师德”教育,强化任教职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四个教育意识,从提升管理队伍本身的建设水平出发,确保任教职工尽职尽责地搞好管理工作,为人师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与校园纪律准则,严格要求任教职工作风正派、平等公正,为学生做好带头表率作用,在生活中要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扰,严格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其次,民办高校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基础。长期下来,教师的教学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优质学生管理队伍的建成。最后,建立学生管理队伍后,学校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例如通过加大奖励政策等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的意义重大,科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民办高校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需要合理运用公共管理学,强化学校组织学生管理功能,注重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管理队伍,有效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学生会民办高校管理工作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