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欣奕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现阶段我国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正在全面发展,但是随着退休人员数量增加以及地区流动,退休人员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异地认证难度进一步增加,不利于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运行。因此在当前工作下,为了能够确保养老金得以顺利落实,则需要进一步优化退休人员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异地认证经办的方法,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目前山东省在异地认证社保待遇领取资格时,主要采取了身份认证、社会保险机构核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对于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资格认证次数保持一年一次以上。在认证过程中,早期方法是通过给异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发放异地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表,由退休人员本人填写报表之后,将居住地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或者社保经办机构的认证,在加盖公章后,寄回烟台市的社保中心。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异地退管系统逐步推广,并成为异地认证的新方法,对于离退休人员而言,在异地认证期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途径完成传输,不需要寄回异地认证的表格,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退休人员社保待领取资格在异地认证经办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而造成信息缺失。目前山东省主要使用过社会保险网上公共服务系统以及民政丧葬管理机构所共享的信息来避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冒领等问题。但是在实际上,上述部门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还存在传输时间延误、信息不全面等情况,导致社保单位无法及时停发死亡退休人员的社保金[1]。(2)离退休人员对异地领取资格认证的支持度低。开展异地资格认证是避免养老金被冒领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正常领取社保资金的退休人员而言是不公平的,这是因为他们在异地领取中不会出现冒领的情况。同时,在异地认证经办期间所采用的网上在线认证、照片视频认证等,都会给异地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导致离退休人员出现抵触情绪。
在退休人员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异地认证经办期间,数据是整个认证工作的核心,所以应该积极打造以数据为导向的数据认证管理方案,坚持“用数据判断”成为其中的核心内容,所以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完善异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1)合理利用占有数据资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该使用多种方法消除社保待遇异地认证中存在的数据壁垒问题,形成完整的数据通道,最终达到以省单位为核心的资源池。在外部数据更新阶段,应该与烟台市以及其他地区的民政丧葬、公安人口管理部门等相互之间的信息衔接,保证各类信息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系统数据协同处理。在社保部门内部数据处理中,要彻底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下的信息不畅通问题,确保烟台市民政部门内部的信息有效衔接。(2)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异地认证期间应关注数据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保信息的转换以及排查过程,尽可能实现各类数据处理的“零误差”。所以在异地认证经办的数据处理中,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退休人员的社保信息进行认证;通过烟台市社保部门的内部筛查对比结果,通过多层次的筛查与对比,提高各类数据的可靠性。(3)打造异地认证的数据闭环结构。在社保资格的异地认证期间,需要认真落实相关责任机构,强化各类数据识别与分析能力,形成基于异地认证的责任链。所以应该以省级部门为单位,扎实落实退休人员社保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过程,落实管理责任。市级社保经办单位应该与乡镇等下级单位平台进行交流,针对异地认证中的疑点进行审核,并逐级反映其中的异常数据,完善异地认证处理过程。
根据当前社保领取资格异地认证的现状来看,关于基层的认证工作一直是其中的重难点,因此相关人员应该积极转变工作理念,采用科学手段来解决基层异地认证的重难点问题,包括:(1)强化对异地认证经办队伍的认证,完善工作督导路径。以烟台市社保局为单位,强化对各级乡镇(街道)为单位,对于异地认证服务质量、业务经办水平以及上门服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针对异地认证经办中的常见问题展开分析,强化工作人员对各类异地认证的应对能力,提高服务水平。(2)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意识。针对异地经办认证工作的复杂性,基层认证部门需要落实“谁核实、谁负责”的岗位责任,保证每一笔异地认证都能经得起核查。在基层数据处理中需要夯实数据基础,准确采集退休人员以及其亲属的信息,必要情况下通过上门登记等方法,重点处理异地认证下残疾、重症等特殊人群的登记工作,可主动提供远程视频认证服务。(3)强化对宣传力度。在基层为进一步激发退休人员社保待遇领取异地认证经办的积极性,应该进一步拓展宣传路径,保证宣传质量。如利用村委会、社区等为单位公开异地认证经办的相关重点内容,包括咨询电话、准确位置等,使群众能够掌握异地认证经办的工作路径,强化宣传效果。
基于退休人员社保待遇异地认证期间,应该充分认识到退休参保人员流动性日趋加快以及异地认证服务诉求增加的情况,利用烟台市在网络技术创新上的优势,依托“互联网+”以及生物识别方法,提供多样化的技术认证路径,包括:(1)合理运用国家社保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广大用户合理使用“掌上12333”App,利用网络渠道授权进行退休人员社保的认证管理,并将且各级社保机构应定期下载本辖区内进行异地认证人员的相关数据,形成数据库。(2)优化省级社保平台与市级平台的异地认证衔接,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异地认证逐渐拓展至镇村级别,保障所有参与到异地认证的群众都能就近完成登记核查。(3)加快市级的人脸识别系统建设,在远程异地认证中认证结合群众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自助认证,能够更全面的采集异地认证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在远程自助认证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跨省协助认证的工作要求,有研究认为,现阶段参保地经办机构直接与居住地省级社保机构联系,但由于省里没有直接进行此类业务经办,需要再向地市或区县转述协调,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需要通过“互联网+”构建平台,为各地区的信息交互奠定基础;在互联网网络数据处理过程中,针对已经死亡的退休人员第一时间更新数据,减少远程认证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认证处理效率[2]。
异地认证不仅有助于提高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也能避免社保资金的浪费,具有深远影响。而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离退休人员的认证需求,在异地认证中应该主动融合人为思想模式。以烟台市为例,在异地认证中应该充分利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平台,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将异地养老退休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落实到社区工作的第一线,要求发挥社区的优势,能够针对长期卧床等特殊退休人员提供便利,当上门确认核实之后,保障社保待遇得以顺利发放[3]。同时按照人文管理要求,所有异地养老的退休人员在认证期间,也可以对认证模式进行改进,例如由家属提出申请,社保部门在批准之后可指派专人登门认证。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保障了基金的安全,也能使退休人员感受到社保部门的关心。
为更好的满足退休人员社保待遇领取资格的异地认证工作,则需要相关人员能够进一步转变工作路径,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异地认证要求,则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将人为思想理念体现在认证经办中,完善基层部门的相关工作细节,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异地认证经办效果,以更好的满足未来社保工作要求,为增强社会服务质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