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利 李晓玲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变化提出来的战略思想[1],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也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边疆地区高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需要同频共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的提出,可以为新发展格局提供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当前,边疆地区高校要置身于新发展新格局中,深刻思考和探究新媒体时代边疆高校的舆情稳定和正态化发展之路,为筑牢边疆地区的意识形态防线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为民族团结奠定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是筑牢祖国边疆安全屏障的必然要求。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国家若没有统一的价值追求,缺乏共同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家园,那么这个国家必然会四分五裂,无法统一。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在内涵和外延上更加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和追求统一的群体心理定势,更是完整、科学地表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目标追求。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这种矛盾的转化必然决定了我国社会中各项事业的工作思路也需要转换和升级,不能只关注物质层面的建设,更要关注精神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
边疆地区是我国特定的区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语言文化、社会语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但是无论哪一个民族,都不应该将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心理认同、民族认同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所以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五个认同”“四观”和“三个意识”,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国家进一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2]。当前,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需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国内、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的各项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理念指导,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共创祖国的繁荣和富强。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共性是根本、是方向,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认识到各民族交往具有时间性、历史性和可变性的特点,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一体。中华民族是多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群众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家庭成员中谁也离不开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心中执着追寻的梦想。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可以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3]。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国内外严峻形势,我们要更清醒地认识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解决中华民族共同发展、携手共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各项工作应该紧紧围绕进行的核心原则与思想。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研究,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争取凝聚人心,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只有思想统一,行动才会一致,只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共鸣,才能转化为各民族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意识直接影响着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进步。所以,在边疆地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教育立足于新发展新格局下,着眼于未来的一项重大工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新媒体成了边疆地区高校学生获取资源信息、发表观点、表达思想的重要平台。因此,“网络”这一阵地成为培育边疆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选择。
如今,我们正面临着全球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学生对“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多元,而忽略了一体,对多元是一体下的多元,多元“充溢一体”的认识不足。过于强调多元,而缺乏“一体”作为保障,很容易在思想层面产生分裂想法,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理清“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高校要不折不扣地将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广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落实到位,切实增强各民族师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引导广大教师更好地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职责,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师要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真正成为青年学生促进民族团结引路人。高校要引领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引领力,构筑全方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大思政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强大合力。
西方文化传播在技术与宣传手段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从而享有较多的话语权。例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通过一个又一个被神话了的个人英雄,推销自己国家的文化与价值理念。抽象的精神宣讲会引发受众的排斥心理,但是被演绎成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却可以令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而这些被巧妙植入到影视文化中的西方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如,动漫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中国青少年中也极具影响力,动漫可以悄无声息地改造人们的思维模式。通过这种动漫传播,其价值观也逐步渗透和影响着广大青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不利影响。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原因在于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囿于知识积累与阅历方面的不足,致使很多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渗透缺乏辨识能力,从而在部分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现象。
新媒体时代,网络走向了平民化和个体化,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微博、微信、直播等现代化的信息媒介也成为边疆地区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和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新媒体在他们的社交和信息获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边疆地区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聚集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民族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关系复杂。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本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但是因为网络信息的不对称,对有些政策和突发事件不能及时了解到位,容易被反华敌对势力蛊惑或利用,容易引发民族利益问题,网络舆情危机若处理不当,就会激发和加剧社会矛盾,从而上升为政治性事件。
边疆地区高校应该了解不同阶段网络舆情的特点,构建动态的研判机制,定期开展学生的思想动态状况调查,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根据网络舆情发展阶段,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应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舆情信息,增强对舆情动态的解读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动员能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加强正面引导,用宽容健康的心态沟通,建构主流媒体话语的主导地位。综合分析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所具有的规律和特点,立足基本点,抓住本质,提高舆情信息研判的精准性,明确思想研判方向,对舆情的传播路径、模式、规律和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夯实边疆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地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边疆地区社会发展的人才储备力量,在边疆大学生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不言而喻。第一,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其核心是价值观的认同,而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二,用红色文化认同教育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素材,如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结合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民族团结才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其次要充分挖掘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开展班会、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引导学生不忘历史,激发和夯实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精神的共识文化,增强边疆地区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凝聚文化共识,尊重多元文化,强调一体文化。边疆地区高校要提炼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寻求各民族文化的契合点,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用现代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创造高校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融合“新文化”。
边疆地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阵地,加强网络安全机制建设,净化网络环境,用新媒体的方式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注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的网络育人的功能,利用手机两微一端,使网络教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着力于民族学生的特点与爱好,依托校内已有的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文化节、建设好学校的官微官博等新媒体,既要传播党和国家的官方声音,又要传播师生的身边小事,让温度与情怀相融合,在新媒体的传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校要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同时要牢牢把握住网络舆论的阵地,加强正面舆论宣传与引导,强化新媒体的有效监管,加强对新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舆情调研,坚决惩治不利于民族团结的网络言论,及时处置突发的舆情事件。
边疆地区高校需要运用新媒体手段,推动和解决边疆地区高校学生在管理教育,服务创新,解决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边疆地区高校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偏远,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学生成为“贫困生多、心理问题多、学习成绩较低”的人群,这对他们的民族情绪和心理都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大学前一直是本民族语言授课,到了新的环境后,基础课与汉族学生存在着差异,导致成绩较低。再加上语言沟通和行为能力的差异性,人际关系也成了困扰他们的问题。因此,高校要擅于使用新媒体,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创业就业等方面的现实困难,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扎实有效的推进各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举措。在学生资助方面,用新媒体进行家访和谈心谈话,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设计学生资助方案,并用新媒体方式传播生动的素材,进行感恩、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在学业方面,依托校园信息化平台和教学平台,建立有针对性的学业帮扶制度,为少数民族学生配备学业导师,用新媒体形式助力师生共同学习;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进行精准扶持,引导学生用新媒体形式来提升自身社会资本,同时丰富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
边疆地区高校应坚守网络舆论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讲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相关政治理论。边疆地区高校要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构架关系,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学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引导各民族学生树立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观念。此外,边疆地区高校还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认真解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把握边疆地区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掌握舆情动态;掌握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习惯与特点,迅速鉴别新媒体中传播的错误言论、非法虚假信息和西方一些敌对势力的“西化”言行。教育工作者必须政治立场坚定,态度明确,有宣传思想意识,具备抢占新媒体时代语境最高点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寻找到舆论引导的方法,构建出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新要求,新媒体已经成为边疆地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品。边疆地区高校教师应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需求、新闻媒介的使用行为和途径特点,牢牢把握住舆论引导方向,形成舆情研判机制。在新格局下的新媒体时代,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都应加强全方位多维度多角度立体交叉共同参与意识,助力边疆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