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为 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
人的呼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胸腹联合式呼吸。
胸式呼吸又称肋式呼吸、横式呼吸。顾名思义,呼吸者两侧肋骨外张,主要通过利用肋间肌肉向上抬举肋骨进而达到扩大胸腔吸入更多气体的目的。不同人在胸式呼吸的特点不同,有人习惯于吸气时双肩抬起,也有人习惯胸腔横阔调整胸腔空间大小。腹式呼吸并非像字面所指,仅仅挺大肚子唱歌,而是要将气息吸入到我们常说的“丹田”之中,并且始终保持腹部肌肉扩张的状态。但以上两种呼吸的方法均会由于气息吸入的过浅或过深,造成对声乐演唱气息支持的不良影响。
相较以上两种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是声乐演唱中应用最普遍的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演唱者通过打开口腔,应用腹腔胸腔的联合扩张,控制在胸腹腔连接处的横膈膜向下运动,使空气受空间压力自然吸入身体,进而有利于声乐演唱中身体更方位的相互协调。同时对于歌曲演唱中乐句的唱段和情感表达,也可以有效运用横膈膜肌肉有意识的控制满足气息容量和速度的需要。
声乐演唱当中的气息就是要将我们平时所练习的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达到肌肉记忆,在演唱当中达到自然的应用。只有气息和声音完美的融合,才能够发出动听悦耳的声音。而我们常说的演唱当中气息的控制、支持和保持,实际上就是指通过横膈膜的合理控制,以最合适的气息匹配每一个乐句,正确呼吸合理发声,进而演唱好每一首歌曲。
不同歌曲有不同的旋律,在演唱当中也需要不同的气息,但无论是哪一种气息,都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吸气的位置和呼气的保持。吸气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的支点——丹田。尽管从生理上讲,人们将气体吸入进入肺部,但我们要在意识上,将气体吸入相对位置也就是小腹部,这样才能达到深度呼吸的效果,有利于在演唱时更好地运用气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理解为是闻花香的感觉。
在声乐演唱的具体呼吸训练当中,主要有四种常用的呼吸方法,分别是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和快吸——快呼。细化到具体演唱,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好,每一个乐句的音高,节奏,旋律以及时长的变化。乐句较短吸入的气体可以相对较少,乐句较短吸入的气体要更加大量;节奏较快呼吸要相对急促有弹跳力,节奏较慢呼吸可以相对自然深入。同时针对不同歌曲的情感处理,也需要配合不同的气息达到不同的音量及音色需求。
(1)控制乐句长短
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当中,熟练掌握歌唱的呼吸控制技巧是能够完美演绎歌曲的关键。没有了气息,合理的控制,即便是职业歌手,也没有办法做到。以高音为例,歌者如果掌握不好气息的控制常常会出现破音或声音没有底气,不够圆润的情况。因此,在练习当中,应当及时熟悉谱面,根据乐句长短,调控自己的呼吸,把握歌曲节奏,找准换气点,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气息,进而有效控制乐句演唱的时间长短。
(2)提高歌曲演唱效果
一首歌曲有开始和高潮部分之分,尽管前奏的渲染十分必要,但不可否认,歌曲的高潮部分往往起到影响歌曲整体效果的重要作用。如果演唱者不能够合理的分配演唱气息,在高潮部分时就很容易因为紧张或不安的心态,导致高潮部分呼吸不规律或气息不稳的情况发生。以对演唱者来说常出现破音情况的高音部分为例,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格外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规律,放松心态,通常选择,在前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音,结尾时提前进行呼吸调整,身体其他部位应当放松,避免身体僵硬对呼吸造成的不良影响。
(3)更好地表达情感
作曲者经常用音的强弱处理来表达情感,这就需要演唱者通过气息的控制优化歌曲演唱的技巧表达完成作曲者对歌曲的表达要求,或者进一步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细化,产生有个人风格的演唱表达,进而与听众产生共鸣。例如,歌曲在表达欢快轻松心情时,歌者可以通过使用柔和的气息进行舒缓的表达,歌曲表达愤怒激烈的情绪时,歌者就需要用坚实且饱满的气息支撑好力量感极强的乐句表达。
声乐的演唱无法脱离良好的呼吸而存在,可谓是其根本,需要引起极度的重视。在训练中可以尝试顿音“嘟”练习、跳音“嘟”练习、跳音“哈”练习、连音“哈”练习、无旋律“哈”练习等方法训练,打好声乐演唱的基础。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方法进行大量练习,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警惕训练误区,才掌握好相关技巧,完美运用到实际演唱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