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鹏贤 赵跃堂 李治中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组针对地质学基础在线教学的特点,在教学活动的导入、讲授、总结、作业等环节,通过综合运用地质学发展史料、时事、身边人的先进事迹和行业、地域特色等,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文章以“地震”的教学过程为例,介绍了结合“云实习”和思政教育的具体做法,使用现场考察导入、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采用英雄事迹小结、结合课后作业深化的办法,使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深度融合、贯穿始终,有效唤起学员的身份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强化使命担当意识。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在线教学;云实习;地震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2-0049-03
地质学基础课程内容涵盖了多个地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1],课程的实践性强[2],很多概念或原理需要通过实习实践才能深入地了解和认知。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春季学期的授课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难以开展,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手段的选择,但也为课程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课程组在开学之初就研判了疫情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摸索确定了比较合适的在线教学形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在线课程资源,制订了在线教学的实施方案。
在线教学环境缺少了教员与学员的面对面交流,教员难以直接看到学员对讲解的反馈。在线教学过程中,反馈的延迟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教学过程控制的难度增大[3]。如何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把学员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进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是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一个全新课题。
在地质学基础的在线教学中,教员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的导向作用[4]。教员通过综合运用地质学发展史料、新闻时事、身边人的先进事迹和行业、地域特色等,有机融入多样化的思政元素,唤起学员的身份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有效提高了学员在线学习的投入程度,为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实际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思政教学素材的积累和使用
地质学基础的知识体系庞杂,兼容并蓄,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总的来说,课程思政素材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质学发展史
现代地质学起源于西方,很多理论观点从西方肇始,并由西方掌握话语权。但自李四光先生以降,我国在地质学不同分支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先后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观点和学说。在讲述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不能“唯教材、唯西方”,而应结合我国的实际,介绍我国地质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和有影响力的理论,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如:关于东非大裂谷的未来发展趋势,不能仅介绍西方主张的威尔逊旋回“大陆分裂”的观点,同时可引申开来,结合东亚裂谷、北美裂谷、莱茵河裂谷等大陆裂谷的最终走向,介绍刘嘉麒院士提出的“闭合说”;在讲述人类起源的时候,不能仅介绍“非洲单一起源说”,而应同时介绍我国学界广泛持有的“多地区进化说”,其认为出现在非洲的“现代人”只是其中的一支,而非全部,从而解释东亚地区古人类在解剖学和石器文明的地区连续性。
(二)与地质学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
结合最近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时事,在引入、总结或讲解具体知识点时,合理地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让学员体会到知识的用处,为学以致用做好铺垫,以提高学员学习的“意义感”。如:2020年3月30日京广线T179次列车运行至湖南郴州附近时撞上了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倾覆起火。教员可借此结合滑坡特点介绍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规律,以及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也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和南海权益斗争局势讲解珊瑚礁岛的生成和演化过程、生物成因灰岩的特征,以及岛礁工程面临的岛基在爆炸冲击和自然灾害作用下的稳定性和人工活动扰动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等地质工程难题。
(三)身边事物和先进人物事迹
思政教育在具体实施中应该避免讲大而空的道理,而应该以身边的事物和先进人物为案例,通过具体化的实例和有据可考的事迹,提高学员的“参与感”,通过翔实的资料和鲜活的事迹激励学员。如讲解岩石的分类与鉴定时,可以我校中心校区“抗震石”(石灰岩)、“南极石”(黑云母石榴石斜长片麻岩)、“饮水思源石”(大理岩)等纪念石或景观石为例,将汶川抗震精神、南极科考精神和饮水思源的不忘初心精神融入具体的知识点;在讲地震效应时,可通过实物照片、真实感人的小故事等,讲述我校专家抢险队在汶川地震灾区的惊险历程和科技救灾的鲜活事例,尤其是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的事迹,其影响力大,曾被央视、搜狐网、凤凰网等广为报道。
(四)地域、行业特色
利用本地化的案例可以拉近理论与学员的距离,而利用本行业的案例则更容易建立身份“認同感”。南京作为我国地学的摇篮,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和历史逸闻趣事,很多地学名家在此留下了科学考察的足迹。如带领学员进行火成岩和火山地貌实习时,可重走程裕祺先生在1947~1948年考察江宁方山时走过的“十八盘”;讲解沉积岩时,则可以李四光参与绘制的《栖霞山地质图》及栖霞灰岩命名的故事丰富知识点的内涵;在讲地震抢险救灾时,可结合学员自身是未来军官的身份特点,用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的事迹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强化军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地震”教学过程中的思政融入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自然地发生和完成。但在某些课次中,课程思政元素也可以强化,从而占有更加重要的比重。
我国是地震频发的国家,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曾不止一次给我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认识和了解地震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地震是老少皆知的概念,但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却知之不详,极易陷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5]。在讲解构造地质学部分“地震”一节的相关知识点时,课程组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安排,尤其是合理结合历史与时事,并将其充分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注重增强学员的初心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一)导入新课
为了上好“地震”这一课,笔者在2019年夏天专程赴北川地震遗址公园考察,亲历地震中心断壁残垣的现场,重温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事迹,感受了地震带给我们的灾难与感动,并采集了大量地震遗迹的图片资料。
在课上,笔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沿当时考察的路线,带着学员一起分享了见闻、知识与情感。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行走在北川地震遗址的废墟之间,当年山崩地裂的场景犹如昨天。笔者结合大量现场照片,讲述了地震给中华大地带来的深重灾难。
作为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地震灾难遗址,北川县城地震效应导致的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是认识地震不可多得的天然博物馆。笔者讲述期间除了适度穿插地裂、倒塌、山崩、滑坡、堰塞湖等地震效应知识外,还以北川中学遗址为重点,通过2008年5月11日该校运动会的场景和废墟的对比,形成强烈的感情冲击和思想共振,并以“多学一点知识,少流一些血泪”引导学员认真学习抗震救灾知识,避免悲剧重演。
导入环节以胡锦涛同志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经典论述为结尾,以北川新县城地震纪念碑(见图1)为纽带联系到当前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好好学习,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知识讲授中的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各类课程要以符合自己特点的方式,建构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堂教学中如盐在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6]。
“地震”一课主要分为构造运动与地震的关系、关于地震基本概念、地震类型和成因、地震的时空分布规律、地震效应和预测预报五个部分。课上依托汶川地震这一主线,将主要知识点有效串联,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重点突出了科技防灾救灾和身边榜样的力量。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校前身解放军理工大学第一时间成立专家抢险队,奔赴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先后转战都江堰、北川、绵阳、绵竹、崇州、青川等重灾区,依靠科技优势,成功实施50余次排险爆破,及时消除次生灾害隐患,被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称为“科技抗震的一面旗帜”(见图2)。尤其是指导完成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嘉陵江宝成铁路109号隧道山体大滑坡处置等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科技在防灾救灾中的力量[7-8],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十余年过去后,地震遗址的山崩、泥石流遗迹已被植被覆盖,但当年冲锋在前的英雄人物很多还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仍坚守三尺讲台,和学员们工作生活在同一片校园。
以大家熟悉的身边人、身边事拉近与英雄的时空距离,使学员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一个宏大历史事件的叙事格局当中,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震荡与洗涤。与此同时,这些榜样和事例也展示了平凡人也可以成为历史的主角,进而促进大家向上向善,坚定保家卫国的信仰。
(三)当次课小结
我校的学员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大学学生,又是人民子弟兵,还是未来共和国军队的指挥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基本方面,还应该在“忠诚、博识、卓越”等方面有更高的追求。
在课程准备阶段,笔者以汶川地震救灾中“空降兵十五勇士”的事迹为核心,精心剪辑了3分钟短视频《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在课程直播的小结阶段,笔者安排学员们观看此视频,激励大家不忘过去、不惧将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作为军校学员,他们肩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在这短短的三分钟的视频里,可以看到我军身先士卒的优良传统,可以看到为了祖国和人民奋不顾身的责任担当,可以看到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当年逾四十的老兵带领勇士们在恶劣天气下义无反顾地跳下飞机的那一刻,迸发的强大精神能量足以涤荡学员心灵。作为这一光荣集体的一员,在受到英雄感召的同时,更能真切地感到肩负的责任。
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这些精神不仅不会被时光磨灭,经过沉淀反而愈显珍贵。对于教员自己,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何尝不是一次关于初心使命的精神拷问。当年轻时从军报国的光荣与梦想在经年累月的琐事中逐渐地趋于平淡,也需要时刻教育自己,不忘初心使命,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
(四)课后作业
线上教学大大弱化了课堂的实践性,大部分实践环节无法开展,这对实践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9]。通过教员大量幕后工作,把部分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卫星地图、现场照片搬到屏幕前,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了实物、实景的支撑,既方便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又可以促进学员地质学基本素养的形成。但仅有课堂内的实践、思政元素融入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强化。
本次课的课后作业除传统的在线测试外,还要求学员观看纪录片《解密:5·12大地震》,和《震撼——汶川大地震纪实》。一方面通过“云实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地震的发生过程、破坏效应、发生机制以及地震引起的地质构造变化情况,获得宝贵的现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利用碎片化的课余时间进一步拓宽思政教育的边界,使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深度融合、贯穿始终。
三、结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应该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针对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地质学发展史、与地质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身边人的先进事迹和行业、地域特色等,有机地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本文以“地震”的教学过程为例,按照课程教学开展顺序介绍了结合“云实习”的思政教育的具体做法,使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深度融合、贯穿始终,有效唤起学员的身份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强化了学员的使命担当意识,初步实现了价值、知识、能力三个基本要素的融合。学员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只是知识和技能,还塑造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了忠诚意识。相关做法可为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提供借鉴和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宋青春,邱维理,张振春. 地质学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聂明龙,郭合芹,盧国斌. “地质学基础”课程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47-48.
[3] 张志祯,王永忠. 如何认识与应对在线教学活动的高失控感[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6):4-6.
[4] 王浩铮,范存辉,陈曦,等. “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2):70-71.
[5] David Dunning. Chapter five - The Dunning–Kruger Effect: On Being Ignorant of One's Own Ignorance[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1(44):247-296.
[6] 彭刚. 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N]. 中国青年报,2020-06-08.
[7] 施永才,王辉东,冯春梅. 抗震救灾英雄谱:解放军理工大学专家抢险队:科技抗震的尖兵[N]. 人民日报,2008-06-22.
[8] 张艳中,卢遵侯,温庆生. 科技抗震一面旗:解放军理工大学专家抢险队纪事[N]. 光明日报,2008-06-22.
[9] 范鹏贤,赵跃堂,王波. “地质学基础”课程在线教学的回顾与反思[C]. 陆军工程大学在线教学征文研讨活动,2018.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20-06-21
[基金项目]陆军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GJ20ZX026);陆军工程大学教改示范课项目。
[作者简介]范鹏贤(1983-),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学、弹塑性力学等方面的教学工作。